张鸿雁 北京知青 1969年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七团,1977年困退回京。曾在北京市食品公司宣传部工作,已退休。
那年那事(饥饿年代)
作者:张鸿雁
上世纪60年代初,全国人民在饥饿中挣扎,史称“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北京也不例外。大人们饿的面黄肌瘦,头晕眼花;孩子们骨瘦如柴,面带菜色。那年我刚7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却不幸赶上了饥饿年代。每到吃饭的时候,我都眼巴巴的看着锅里的棒子面粥,希望能多盛一点儿。母亲每次都把自己碗里的粥,再倒给我一点儿。吃完饭都不用刷碗,我早就把碗舔得干干净净了。
父亲在一家贸易公司做事,晚上经常加班,休息日有时还开会。大家饿得晕头转向的,都不愿加班开会。领导想了个办法,给加班开会的每人一小张薄饼,作为补贴。他们开玩笑说“开饼会”。父亲舍不得吃,每次都忍着饥饿拿回家给孩子们吃。我觉得那是世界上最好的食物了,虽然只有一小口。
为填饱肚子,邻居们到永定门外挖野菜、撸榆树叶,回来蒸窝窝吃。记得有一次父亲带我到六部口摘槐树豆,刚摘了几串儿就被执勤的警卫阻止了,还挨了好一顿训。其实槐树豆可苦了,我们叫他黄连豆,要一遍一遍的洗、泡才能去些苦味。煮熟的豆是黑色的,撒上盐,只有来客人时才端出来吃几粒。每当来客时我都往桌前凑,为的是吃两粒黄连豆。
有一年山东老家的二叔来看我们,带了一口袋白薯秧。出了永定门火车站,没走多远就被一个骑车的人拦住了,非要用自行车换白薯秧。二叔说从山东大老远的背来,是为了救人的,不换。可经不住那人的死磨硬泡,只好给他分了一半儿,那人扔下自行车千恩万谢的走了。二叔骑车来到我家,父亲吓了一跳说:你从山东骑车来的呀?二叔说了经过,全家人笑了好一阵,都说可惜了,不值啊。
记忆深刻的还有一次是跟爷爷回老家,在火车上看到的一幕。火车上没有饭吃,快半夜了人们都困得东倒西歪的。列车员挎着篮子卖饼干,只卖给带孩子的旅客。我旁边一个妇女正抱着孩子睡觉,列车员过来时,对面一个中年男人要买饼干。列车员问你的孩子呢?那人指了指妇女抱的孩子。列车员问你们是一家的?那人点点头。列车员卖了那人一包饼干。那时候一包饼干两毛钱,算得上是奢侈品了。野菜都吃不饱,更甭说吃饼干了,周围的人都羡慕的看着他。只见他撕开包装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人们大吃一惊。爷爷赶紧推醒了睡觉的妇女,指着那男人问你们是一家的吗?妇女茫然的摇摇头说,不是啊。人们被激怒了,纷纷指责那人是骗子,缺德。妇女明白了怎么回事,伸手就去抢饼干。那男人不顾别人的指责,三口两口吃完了饼干,噎得直瞪眼。妇女见状连哭带骂,怀里的孩子也惊醒了一起大哭。爷爷看不过去,起身去找列车员。列车员回来问明了情况,骂了几句,那男人低着头一声不吭。又对妇女说饼干卖完了,还有一小包水果糖给你吧。那年代水果糖也是稀罕物啊,妇女接过水果糖,孩子也不哭了。为感谢爷爷的仗义执言,那妇女给了爷爷一块糖,爷爷咬了半块塞到我嘴里。没想到在那饥荒的年代,我竟尝到了一丝丝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