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注射甲氨蝶呤怎么用?一文解答!

文摘   2024-11-26 18:00   上海  


前言:甲氨蝶呤(methotrexate, MTX)作为一种叶酸类似物,具有显著的抗增殖、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广泛应用于免疫性及肿瘤性疾病的治疗。在2023年至2024年期间,MTX皮下注射液(美泰彤®)相继获得了银屑病(Ps)和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适应症批准。与口服MTX相比,皮下注射形式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并显著减少了胃肠道不良反应。自MTX皮下注射液(美泰彤®)上市以来,已引起临床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旨在梳理当前临床用药中关注的热点问题,以期为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为什么要首选甲氨蝶呤作为RA的治疗药物?

甲氨蝶呤是世界范围内最常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已在临床使用了40余年。甲氨蝶呤可以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活化,被认为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锚定药”,只要没有禁忌症,所有的类风湿关节类患者都应该首选甲氨蝶呤来进行治疗。甲氨蝶呤作为一个基础用药,经常和其他改善病情抗风湿药或生物制剂联合使用,增强疗效1一般情况下,2/3的 RA 患者单用甲氨蝶呤,或与其他传统合成 DMARDs联用,即可达到治疗目标2


为什么选择皮下注射甲氨蝶呤?

① 快速起效,24h消退关节肿痛

  • 10/15mg剂量下,皮下注射甲氨蝶呤生物利用度更高,分别是口服给药的1.21倍、1.14倍3

  • 口服给药后需要1-2个小时血药浓度达最高峰,皮下注射甲氨蝶呤血药浓度达峰时间仅需30 min4

  • 急性关节炎患者,次日肿痛显著消退,快速发挥抗炎作用5

② 3倍增效,6周快速达标

  • 相较于口服MTX,更换为皮下注射后,红细胞内长链MTXPG4-5水平增加132%,疾病活动度降低31%,抗风湿作用更强6

  • 相较于口服MTX,可显著提高ACR20应答率3倍以上,有效控制炎症,延缓病情进展7

  • 皮下注射甲氨蝶呤6周内速改善临床症状,达标率59 % ,第12周达标率74 %,早期抑制疾病进展,有效防止关节破坏8

③ 安全耐受,长期疾病控制

  • 中国III期研究证明,皮下注射甲氨蝶呤整体不良反应更低,胃肠道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口服 ,患者耐受性、依从性更好9

  • 同等剂量下,相较于口服无呕吐和腹泻症状10

  • 药物保留率更高:口服不应答或不耐受,转为皮下注射甲氨蝶呤第1,2年的药物保留率分别为83%,75%11,长期有效控制疾病;

④ 联用增效,提高治疗效率

  • 早期联用获益更大:对重度疾病活动度RA患者,生物制剂联用MTX初始疾病活动度下降幅度更大12

  • 降低抗药抗体生成率防止复发:MTX联合阿达木单抗抗体生成率降低68.4%13

  • 生物制剂联合MTX可有效抑制RA骨破坏进展14

  • 皮下注射痛感显著低于肌肉注射,自行给药依从性更高15

  • 每周一次患者在家自行注射,降低就医成本



甲氨蝶呤给药剂量是多少?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通常每周给药甲氨蝶呤7.5-25毫克。同时推荐,每周使用甲氨蝶呤24小时后,补充5mg叶酸以减少不良反应。甲氨蝶呤通常在4-8周后逐渐开始生效,如果在8周后没有被证明足够有效建议增加剂量。


如何进行皮下注射甲氨蝶呤

注射注意事项

  • 注射前请洗手,并用肥皂、水或消毒剂清洁注射部位周围皮肤

  • 美泰彤®通过皮下途径给药,每周注射一次,且仅供一次性使用

  • 请勿触摸针头,如果发生污染,必须立即用足量的水冲洗污染区域

  • 请根据当地要求处置任何未使用的药品或废弃物,建议咨询医疗专业人员或药剂师如何处置。

  • 每周使用甲氨蝶呤24小时后,补充5mg叶酸以减少不良反应。(在注射24小时后服用叶酸不影响甲氨蝶呤疗效,还可减少胃肠道副作用、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 注射器溶液中可见的小气泡并不影响患者用药剂量,也不会对患者造成伤害,实际上,气泡是推送甲氨蝶呤溶液所需的。


关于更多甲氨蝶呤皮下注射液(美泰彤®)相关知识,请扫码进入携手彤行无炎关爱站小程序。


参考文献

1.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教育手册》

2.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2024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

3.Schiff MH, et al. Ann Rheum Dis 2014;73:1549–1551.

4. Balis FM,et al.J Clin Oncol. 1988;6(12):1882-1886

5.《经验谈:抗风湿神药甲氨蝶呤》   

6. Dervieux T, et al. Rheumatology(Oxford).2010;49(12):2337-2345.

7. Bujor AM et al. 2019 PLoS ONE 14(9): e0221823.

8. O‘Connor et al. BMC Musculaoskelet Disord 2016; 17:364.

9. 甲氨蝶呤皮下注射液中国III期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

10..Rutkowska-Sak L et al. Reumatologia 2009: 47; 207-211.

11. D G I Scott Scand et al. J Rheumatol.2014;43(6):470-6.

12. Scott DL, et al. BMJ. 2015 Mar 13;350:h1046

13. Bartelds GM, Ann Rheum Dis 2007; 66:921-6

14. Iannone, F. et al. Clinical rheumatology, 35(1), 19–23

15.  Heise T, et al. Diabetes Obes Metab. 2014;16(10):971-976


CCMTV风湿免疫
风湿免疫科医生学习园地,风湿免疫最新资讯、病例探讨、专家讲课视频集中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