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5日,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风湿免疫专业委员会主办、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多个权威机构作为学术指导的“CREATE · 驭风同行风湿免疫科优秀案例学术交流会”在厦门顺利召开。《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发布后,“CREATE·驭风同行风湿免疫科优秀案例征集”项目随之开展,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到两百余份优秀的临床案例,经过一轮海选已确定全国TOP40名额。本项目旨在推广风湿免疫性疾病规范化诊疗理念,通过风湿免疫性系列疾病分享专家临床诊疗经验,协助临床医师提升诊疗技能。
本场会议特邀北京协和医院曾小峰教授担任大会主席,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何岚教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孙红胜教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石桂秀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张风肖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杨程德教授、江西省人民医院施春花教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徐健教授以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赵毅教授担任大会主持,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李懿莎教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雷玲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嫱教授、衢州市人民医院严雪芬教授、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陈永平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榕教授、北京协和医院王迁教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赵令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武剑教授以及海军军医大学上海长征医院王晓冰教授共同参与!在本次大会上,多位教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CTD - ILD)等风湿免疫疾病的前沿进展及治疗策略进行了精彩分享和多维度交流。
开幕致辞
大会主持何岚教授,邀请项目总主席曾小峰教授进行开场致辞
曾小峰教授开幕致辞
曾小峰教授在开幕致辞中表示,目前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最新的风湿免疫性疾病相关指南中也提及了该类药物的应用,例如我国探索出的具有丰富循证医学证据的多靶点方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不但引起了国际学界的重视,并在指南中正式收录且推荐应用。鉴于此,我国风湿免疫学专家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制定了《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以期基于循证医学证据,更好地对医生的临床实践给予指导,同时减少医患纠纷;另一方面,指导性文件的发布,如果后续没有相应的实践性活动推动落地,则无法发挥其实际作用,因此,“CREATE·驭风同行风湿免疫科优秀案例征集”项目的开展,对推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切实在临床实践中发挥作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项目阶段性进展汇报
大会主持何岚教授,邀请李懿莎教授进行项目阶段性进展汇报
李懿莎教授汇报项目阶段性进展
李懿莎教授介绍,“驭风同行风湿免疫科优秀案例征集”项目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风湿免疫专业委员会发起,是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临床应用共识规范化实践项目的子项目之一。鉴于我国风湿免疫疾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为规范相关药物应用,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发布了专家共识,“驭风同行风湿免疫科优秀案例征集”项目也应运而生。2023年6月9日,该项目在北京启动,随后在25个省/市/直辖区开展了80 余场次区域巡讲,共计1600 余人参加培训。
该项目自今年四月份在京启动后,目前已征集来自多地的案例200余份,其中重庆、湖南、广西三个省份投稿的优秀案例较多,主要涉及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和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等,涵盖多个脏器受累。李教授还表示,该项目规划十分明确,开展启动会及线上交流会之后,后续将从征集的前40例优秀案例中在10月-12月继续开展线上评选活动,再从中选定前8名参与项目总结会,优秀者还有机会投稿《中华风湿病学杂志》,入选相关案例集及数据库,以推动项目发展和共识应用。
学术分享、大咖论道
大会主持孙红胜教授,邀请雷玲教授进行专题讲座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新进展盘点
雷玲教授
雷玲教授盘点了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新进展。SLE是慢性自身免疫病,具有临床、免疫和患者异质性,发病率在不同地区和性别有差异,其中我国女性发病率较高。其疾病活动会增加器官损坏和死亡风险。我国SLE管理存在复发率高、缓解率低、诊治不规范、基层认识不足、患者认知度低等问题,亟需引起足够重视。
目前,SLE的诊断分类标准有所改变,雷教授介绍,SLICC-2012和EULAR/ACR-2019版标准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SLE-DAS是新的疾病活动评估指标。据此,药物治疗也有了多种靶点和方向,包括靶向T、B细胞及相关通路等,一些药物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大会主持石桂秀教授,邀请王嫱教授进行专题讲座
共克狼疮,“他”助好孕——SLE妊娠患者的优选治疗策略
王嫱教授
王嫱教授分享了SLE妊娠患者的优选治疗策略。SLE不良妊娠发病机制复杂,与健康人群相比,SLE显著增加孕妇及新生儿各类并发症的风险。王教授介绍,这类患者的治疗目标是控制SLE疾病活动,改善母婴妊娠结局。药物选择方面,SLE患者妊娠期及哺乳期药物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生物制剂有不同建议,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使用注意事项。其中,多部权威指南共识推荐他克莫司可安全用于备孕期/妊娠期/哺乳期SLE患者,其具有免疫抑制、抗炎、激素样效应和调节母胎免疫等作用机制。该药物治疗有助于改善SLE患者妊娠期间疾病活动风险因素,可用于妊娠期狼疮性肾炎的治疗,维持疾病缓解。
大会主持张风肖教授,邀请李懿莎教授、严雪芬教授、陈永平教授进行经验分享
讨论嘉宾围绕“对于有妊娠需求的狼疮患者,如何选择免疫抑制剂治疗方案?”话题,根据各自的临床实践经验进行了深入交流。
李懿莎教授:妊娠狼疮患者的诊疗是个常谈常新的话题,面对一个狼疮患者,首先要评估是否适合怀孕,如果患者没有禁忌证且适合怀孕,才可以和患者讨论妊娠免疫抑制方案。在制定免疫抑制方案时,要注意回顾用药史,既往是否出现过疾病的反复、血小板减少和狼疮性肾炎的情况,如果出现过这些情况,则在妊娠期间一定要高度重视,预防再次出现。
严雪芬教授:狼疮患者的孕期疾病监测、胎儿监测以及产后的随诊同样重要。非妊娠期时会有更多的“武器”可供选择,而妊娠期狼疮患者生物制剂治疗的临床数据依据目前是有限的,限制了妊娠期狼疮治疗免疫抑制剂的选择。在这样的情况下,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的优势就比较突出。
陈永平教授:对于狼疮患者,从诊断时就应该进行评估,患者是否有妊娠需求,并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同时,在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后再考虑怀孕,要尽量避免意外怀孕,计划的怀孕显然对胎儿和孕妇都有好处。需要注意的是,怀孕后应综合考虑药物副作用与病情控制的天平,不能降低对患者狼疮的病情控制的要求。
大会主持杨程德教授,邀请张榕教授进行专题讲座
CTD-ILD in EULAR 2024 WHAT IS NEW?
张榕教授
张榕教授介绍了2024年EULAR会议上关于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CTD - ILD)的最新诊疗进展。不同类型的CTD-ILD有各自的临床特征。张教授表示,HRCT是CTD-ILD诊断的金标准,肺部超声检查对RA/SSc-ILD也有良好诊断效能,B线计数和胸膜检查分别有不同的诊断最佳临界值和良好的诊断效能指标。另外,多种生物标志物如KL-6、ICAM1等对不同类型CTD-ILD的诊断及病情评估也有重要作用。
药物治疗方面,目前不同的药物展现出了不同的治疗效果,如霉酚酸酯较硫唑嘌呤更能持久改善CTD-ILD患者肺功能,降低死亡率;托法替布治疗自免相关间质性肺病患者,可显著改善肺功能和影像学进展;以他克莫司为基础的治疗可显著降低IIM-ILD患者激素剂量,控制疾病复发等。
大会主持施春花教授,邀请王迁教授进行专题讲座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RA-ILD诊治盘点
王迁教授
王迁教授盘点了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疾病(RA-ILD)的诊断与治疗策略。王教授介绍,ILD是RA常见关节外表现,合并ILD的RA患者死亡风险更高,是未合并ILD患者的2-10倍。王教授强调,RA-ILD的早期筛查至关重要,可改善患者的预后及生存率。
RA-ILD患者的治疗目标是CTD和ILD同时达到病情缓解(双重达标),原则为早期、规范、个体化治疗。具体治疗策略方面,应综合考虑CTD病情活动度、ILD严重程度和进展倾向决定治疗方案。对于轻度ILD/非进展性疾病可仅监测;中重度ILD/进展性疾病,非UIP型考虑激素和免疫抑制剂,UIP型考虑联合抗纤维化治疗。虽然目前暂无RA-ILD指南/共识对治疗的明确推荐,但JAK抑制剂等药物不断证实其对RA-ILD患者肺功能改善的疗效,期待托法替布等药物在RA-ILD领域中新的研究结果。
大会主持徐健教授和赵毅教授,邀请赵令教授、武剑教授、王晓冰教授进行经验分享
讨论嘉宾围绕“免疫抑制剂与靶向小分子药物如何选择/联合使用治疗CTD-ILD患者?”话题,根据各自的临床实践经验进行了深入交流。
赵令教授:CTD会累及很多脏器,如肺部纤维化等,导致患者的死亡率升高,因此,要对CTD进行早期诊断和识别,加强对患者高危因素的筛查。早期识别ILD对于改善患者预后非常重要。关于免疫抑制剂与靶向小分子药物的选择和应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ILD的类型、疾病活动状态来综合评价决定。
武剑教授:首先要根据CTD-ILD原发病、分型以及疾病进展速度来综合判断、选择免疫抑制剂和靶向小分子药物,免疫抑制剂的范围比较广,严格来讲,激素类药物也属于免疫抑制剂,是否应用激素类药物,主要取决于患者的病情是否以炎症为主,其中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是常用的药物选择之一。
王晓冰教授:从分子分型的角度来看,很多看似完全不同的疾病,其实本质上是有交叉的,甚至的相同的,因此,在从既有共性又有特异性的系谱角度去谈疾病的治疗时,就要兼顾共性和特殊性两个方面。
最后,曾小峰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曾教授首先向各位专家对本次会议的重视和参与表示感谢。正如这项活动开展的初衷,就是与广大同道进行深入交流,产生思想碰撞,进而发现更多临床实践中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转化为临床研究的方向,以临床实践问题为导向开展临床研究,这也是建立临床研究中心的意义。本次大会上,大家对风湿免疫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新进展进行了全面的讨论,都是临床中实际遇到的问题,相信这项活动能够为大家提供更多实际的帮助,也希望今后大家的思想能够碰撞出更多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