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年鉴 | 赵福涛教授——2024年干燥综合征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文摘   2025-01-22 18:05   上海  

编者按:

岁序更新,观往知未。甲辰龙年即将结束,回首来时路,广大医务工作者在风雨中坚定前行,在挑战中奋勇崛起,在机遇中乘势而上;阔步新征程,我们将用勇气开辟道路,用智慧点亮希望,用毅力再铸辉煌。

风劲帆满图新志,时和岁稔启华章。值此新旧交替之际,CCMTV临床频道特别推出年度盘点《医年鉴》系列节目,围绕过去一年各领域的前沿进展和未来发展进行总结和展望。

本期栏目,我们特别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赵福涛教授,盘点2024年干燥综合征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采 访 视 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赵福涛教授



指南共识的发布与更新


干燥综合征(SS)是风湿免疫科常见的慢性疾病。过去,临床治疗缺乏新药物。去年,中华医学会发布了原发性SS(pSS)的诊治规范。今年,我们中心牵头组织专家撰写了《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多学科专家共识》,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在《内科理论与实践》最后一期发表。国际上,也有新的治疗指南和共识发表,包括今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发布的一些诊治建议。总体而言,未来SS的治疗有望取得突破,迎来新的进展。



新技术/新药的临床应用与发展现状


SS治疗的未来方向中,生物制剂是一个重要的领域。目前,众多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包括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泰它西普,其已完成2期临床试验,效果良好,3期临床数据正在整理中,有望成为治疗SS的有效药物。此外,还有多种药物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如CD20单抗类药物、BTK抑制剂、JAK抑制剂和TKI抑制剂等小分子药物。未来,生物制剂治疗将成为一个重要方向。

同时,细胞治疗领域也在迅速发展,例如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我们已发起相关临床研究,目前正在进行中。此外,CAR-T治疗,尤其是通用CAR-T治疗,为重症SS的治疗提供了有力手段。目前,针对CD38靶点的通用CAR-T治疗的临床研究也在进行中。



未来发展趋势及挑战


SS亦称干燥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在中国,该病的患病率较高,患者人数可达1000万,使中国成为全球患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患者多为中老年女性,常因口干、眼干、疲劳、关节症状及内脏受累而感到困扰。这些症状不仅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内脏受累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目前,我们强调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以便及时发现疾病并进行干预。例如,对于出现疲劳、肌肉酸痛、关节症状、腺体肿大等早期症状的患者,应尽早确诊并开始治疗。除了常规使用的免疫抑制剂和免疫调节剂外,未来治疗的方向将是生物制剂和细胞治疗,这令人期待。

专 家 简 介

赵福涛  教授

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

  • 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干燥综合征学组副主委

  • 上海中西医结合风湿病专委会副主委兼干燥综合征学组组长

  •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风湿免疫专委会SS和IgG4-RD委员会副主委

  •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风湿免疫病学分会常委

  •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免疫治疗工程分会常委

  •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免疫学分会常委

  • 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理事兼风湿免疫学分会常委

  •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协会风湿免疫病学专委会常委、痛风学组委员

  • 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评审专家

  • 获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主编和参编专著13部,发表核心期刊和SCI论文80余篇

  • 研究方向: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免疫病的发病机制和干细胞、免疫细胞治疗



审核  赵福涛教授



编辑  Jennie


CCMTV风湿免疫
风湿免疫科医生学习园地,风湿免疫最新资讯、病例探讨、专家讲课视频集中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