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历史地理学术、学科发展和交流,历史地理研究编辑部于近期推出“双一流”高质量学术期刊提升支持计划学术讲座系列。2024年11月13日下午,期刊邀请到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辛德勇教授带来首场讲座,讲座通过线上形式呈现,题目为《由黄河变迁的历史看大禹治水的真相》,由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段伟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辛教授回顾了顾颉刚关于“古史中地域的扩张”学说。在讨论大禹治水的传说时,顾颉刚认为黄河演变的历史对人们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强调了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指出生产力对社会的影响是最根本的。以此为基点,辛教授又讲到历史时期黄河河道的变迁史,借助地图,他重点探讨了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带给人类社会的影响。
黄河河道在商朝基本是东北流向,春秋战国时期也相对稳定,但到战国中期,诸侯国为防止黄河水害开始修筑河堤,致使黄河下游只有唯一的河道。这种情况下,各诸侯国之间形成了以邻为壑的局面,这造成了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及洪水季节泛滥的问题。
春秋战国至北宋前期黄河主要故道
直到东汉永平十二年,王景才重新开始治理下游的河道。黄河在东汉至北宋前期都最终流入渤海,到了宋代,黄河在河北平原形成两股河道。南宋时期,黄河在郑州附近决口,流向东南。这一变化始于南宋建炎二年,持续到明万历年间,黄河河道由泗水向睢水摆动,而后到涡水,再摆动至颍水,终被固定成一条河道。明后期至清代多有人为治河,如潘季驯通过束水攻沙等措施试图改变黄河流向,但始终未能成功。
金元时期黄河南徙主要泛道图
辛教授还指出,黄河下游河道变迁与中游、下游河段的水文特性密切相关。黄河下游河道因为“水往低处流”的自然原理在南宋建炎二年和清咸丰五年两个关键节点发生了大的转折,由东北流入渤海转向东南流入黄海,又回转到东北入渤海。正因如此,一旦洪水季节河水泛滥,中游河道的黄土经雨水冲刷往往淤积在下游,在下游河床堆积,今天的黄淮海大平原即由此而来。在这个过程中,人类活动只是加剧了沿岸水土流失,而非决定性因素。
随后,辛教授重新切回大禹治水的背景,结合考古学界现有成果、天文历法相关知识及有关文献记载分析推测,他解释了大禹治水的地点、治水的传说与黄河下游河道早期自然漫流的状况之间相互对应的关系,认为“洪水”传说其实是黄河下游早期河道不断变化的历史记录。
报告结束后,段伟教授作了简短总结,认为黄河变迁与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有着深刻联系,值得深入探讨。辛教授指出,对黄河治理问题的讨论需考虑生产力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是切中肯綮的重要见解。在交流问答环节,辛教授与在线听众就信古与疑古、盘庚迁殷与地理环境的联系、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黄河流域沿岸城市的研究旨趣、黄河改道主次因素转换的具体时间、黄河与中华文明的联系等具体问题展开交流探讨。讲座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撰 文:杨苡静
编 辑:韩思祺
审 核:程心珂
历史地理研究编辑部 | 关注我们
在线投稿 : http://www.lsdlyj.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