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研究
随着秋意渐浓,冬的脚步悄然而至,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大雪。大雪,不仅是一个节气,更是冬日里一场盛大的自然庆典,它宣告着寒冷的深入和雪的降临 。
大雪,通常在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255°时到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意味着此时降雪的可能性更大,雪量也更丰富。大雪节气的到来,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
点击播放
一候,鹃鸥不鸣:
鹃鸥,又名寒号虫,非禽鸟,亦非虫,乃鼯鼠。鼯鼠生活于岩穴中,白天睡时倒悬其体,夜间出来活动,善攀援,能滑翔,是一种阴性动物。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鸣叫了。
由于此时是阴气最盛时期,阴气盛极将衰,老虎是阳性刚猛的动物,开始求偶交配,意味着阳气将开始萌动。
此处“荔挺出”的“荔”为兰草的一种,也可简称为“荔”,也是由于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腌肉
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忙着腌制“咸货”,以迎接新年。有句俗语,叫做“小雪腌菜,大雪腌肉”。无论是家禽还是海鲜,人们都会用传统的制作方法,将新鲜的原料加工成香气逼人的美食。这一习俗与古代人们为了储备食物、躲避“年兽”伤害有关。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都会爬上岸来伤人。人们为了躲避伤害,每到年底,就足不出户。因此,在“年”出来前,就必须储备很多食物。由于肉、鱼、鸡、鸭等肉食品无法久存,人们就想出了把这些肉食品腌制存放的方法。
观赏封河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到了大雪节气,北方地区已经是银装素裹,河里的冰都冻住了,人们可以尽情地滑冰嬉戏,堆雪人、滑雪及滚雪球也是年轻人最喜爱的户外活动。而南方地区虽然不如北方那样银装素裹,但也有“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迷人图画。
喝红薯粥
鲁北民间有“碌碡顶了门,光喝红黏粥”的说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门,只在家喝暖乎乎的红薯粥度日。红薯富含了大米以及面粉里缺少的赖氨酸,赖氨酸可促进人体上皮细胞的成熟,抑制抗癌因子与细胞中蛋白质的结合,可提高人体抵抗力,秋冬吃红薯还有防燥的功效。此外,中老年人脾胃虚弱,可以多喝点红薯粥,因为它易于消化,能够保护胃肠,促进胃肠运动,有助于排便。
进补
大雪是“进补”的好时节,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改善畏寒的现象。此外,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大雪时节,人们可以进食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羊肉等。羊肉驱寒滋补,益气补虚,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御寒能力,还可以增加消化酶,帮助消化。大雪节气前后,柑桔类水果也大量上市,如南丰蜜桔、官西釉子、脐橙、雪橙等,适当食用可以防治鼻炎,消痰止咳,还能补充水分对抗冬燥。
大雪节气的养生之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饮食调养:
①温补食物:大雪时节适宜食用温补性食物,如羊肉、牛肉等肉类,以及腰果、芡实、山药、白果、核桃等益肾类食物。
②黑色食物:黑色食品如黑木耳、黑芝麻、黑豆等,可以补养肾气、抵抗寒冷,还能润肺生津。
③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鲜枣、猕猴桃等,有助于增强身体对寒冷的耐受性。
④根茎类蔬菜:建议多吃白萝卜、白菜、山药等,白萝卜有助于减轻体内燥热之气。
2. 起居调整:
①早睡晚起:顺应冬季的自然规律,早睡可以保养人体阳气,晚起可以养阴气。
②保暖:注意头部、颈部、背部和脚部的保暖,防止寒邪入侵。
3. 运动养生:
适度运动:选择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的运动,避免大汗淋漓,保持体内津液。
4. 情志调养: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多参与社交活动,进行感兴趣的活动以缓解压力。
5. 艾灸养生:
艾灸穴位:如大椎穴、神阙穴等,有助于温通经络,补充阳气。
6. 室内环境:
通风换气:注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以清洁室内空气污染,健脑提神。
7. 饮食建议:
热粥: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如羊肉粥、糯米红枣粥等。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更好地适应冬季的气候变化,为来年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巧手绘大雪
大雪节气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三年级弘雅少年们眼中的大雪节气吧!
美味大雪
趁着周末好时光,三年级的孩子们纷纷动手做起了美食。一餐一食间体悟大雪气节的美妙!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播放
大雪欢乐颂
大雪节气如期而至,孩子们用自己喜爱的手势舞、律动表演、古诗诵读表达着对大雪节气的喜爱和赞美。
大雪至,万物藏。
酿字为酒,饮雪成诗。
愿世间所有的美好,
都是恰逢其时!
END
撰稿 | 卢琳
摄影 | 三年级家长
审核 | 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