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对未来促进消费的积极影响

文摘   财经   2025-01-08 00:02   上海  


今天A股如期反弹,最高点恰好落在昨天说的3230位置,盘后很多人又开始马后炮说要反攻了

今天盘中有一个消息对未来的意义重大。

“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

很多人可能不太清楚这个政策到底有什么用?作为一名外企HR,我来简单科普一下。

取消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可以让更多在非户籍地工作的人享受到应有的福利,而不是比如人在上海工作因为没有落户,不得已只能缴(老家)户籍所在地的社保,或者买一些综合保险。其实国家之前就有规定,要求公司为外来员工也需依法参保,但通常只有大城市在这点上做的相对完善。

养老方面倒还好,但是失业,公积金,医疗,尤其工伤方面的保障,如果不能在就业地参保多少会让人有些许后顾之忧。

根据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0.66亿人、2.44亿人、3.02亿人。可见,失业和工伤的参保并不全面,可能会产生不必要的个人或公司损失。

同时,异地缴纳也给公司带来不便,有时不得不请第三方代缴,形成额外成本和风险,所以也导致一些公司更偏向招聘当地人,从而影响了人才的充分就业和流动。

要说影响最大的还属一些灵活就业人员或者创业者,比如就业地点在上海,但因为没有劳动合同,所以人事关系只能在户籍地,势必影响他们在就业地参保。

总结来说,取消这方面的限制,可以让工作者更好地获得当地的福利保障,减少预防性储蓄,促进消费,并且带动人才流动,未来对购房,子女就学都有积极的作用。

北京大学光华学院的Michael Pettis教授曾经就指出:中国未来的经济要从“以基建和房地产项目投资为主导的模式”转变为“居民消费为主导”的前提条件就是取消或弱化户籍限制,取消就业地参保的户籍限制就是其中一环。

当然,这种积极影响传导到消费端需要时日,信心仍然是最关键的因素,没有信心,居民省下的开支,公司省下的成本,依旧会作存款或保障之用。

最后,再聊下A股的走势。

其实我一直是个长线投资者,平时很少操作,鉴于最近一直有朋友比较担心走势,就多聊了几句。

关于反弹能否继续,还是老生常谈,需看量能。

今天是四连阴后的第一个反弹,可以没有量,因为所有人都偏谨慎。

但是明天不同,我们需要观察第一个30分钟K线或者第一个60分钟K线的量能,若不能超过今日对应时间周期的量能,则需要考虑止盈止损。

如果今天尾盘你已经出了,那也没有任何问题。因为大趋势已经破坏,并且有效跌破20日均线,下方又离缺口仅一步之遥,调整的周期不会很短,任何反弹都不能有过高期望。上方3250~3260会有不小压力,在目前缩量严重的背景下,不叠加重大利好恐怕很难向上突破。

不过有意思的是,30分钟级别的反弹正常还会延续2-3根K线(1-2个小时),恰巧明天国新办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也在10点举行,时间节点就此汇合,反弹究竟是延续还是结束,或许又将由会议是否带来惊喜而决定了。




往期文章:

A股遭遇年末杀和开门黑

近10年小盘股12月和1月走势的数据分析,警报尚未解除

上证50调换股正式启动,表现如何?

看懂这些数据,你就明白什么是中国式慢牛?

小盘股暴跌,只能说:周日的文章尽力了!

融资融券和指数背离的现象值得重视

国内媒体开始鼓吹低价股,注意不要接盘

香港猎头怒怼大陆手机企业,吐槽垃圾招聘文化?

大跌莫慌!用数据告诉你,历届美国大选A股的走势?

从今天起请停止这6种行为习惯

五年烧毁价值8.5亿的衣服,这公司究竟想干什么?

结婚登记创新低?别急,先来看看这几张图

“居民日均劳动不满3.5小时”?让我来告诉你真相

A股历史上有几次成功的第二波上涨?

“存款搬家”成功,散户从“存在银行”变为“套在股市”

数据告诉你历史上4次化债中国股市的表现

巴菲特指数,用GDP测算A股牛市的点位

常州投资集团买入纳斯达克指数背后的真相

北京餐饮业利润下降88.8%?

国家队盯着的是你带血的筹码

港股涨幅已超25%,历史又一次重演?

论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中国有没有可能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西方智库认为:美国正在效仿中国

市场又到了鬼故事连篇的阶段

国家队要做《繁花》的宝总,散户不要做炮灰

月入3000元就算中等收入?

中国的总债务已经达到GDP的2.7倍


    关注,点赞,在看   



理查德的笔记本
分享个人成长,培训发展,心理健康,英语学习等内容,偶尔也会写点随笔,拍点照片。拒绝悲愤,不带节奏,用温暖的文字描述世界。让我们与“十五年HR从业者,有一众英美老板的英语学习者,爱好广泛的段子手培训师”,共同进步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