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周回顾
周二小微盘股遭受重击,整体盘面一度失衡,只剩沪深300和上证50苦苦支撑,加之周三晚美国降息利好落地但反手又释放了鹰派信号后的美股暴跌,情绪似乎跌到谷底。
但投资的情绪有时候就是那么奇妙,周四低开后,A股开始了一天半的反弹,可惜周五下午的跳水又给未来走势蒙上一层阴影。
日线级别大结构来看整体走势还好,用最高点的连线来看是突破后的回踩,但我之前也说了,10月8日那个高点的意义不大,不如用收盘点位做一个连线,勾勒出一个旗型通道(如上图)的结构。
目前勉强在20天线,上方压力大概在3450,下方支撑在3300,在震荡走势中,这种结构反而比较好做:冲上去减到2成,中间徘徊5成,跌到下轨8成,如果不幸跌破,重新减到2-3成再找新的通道即可。
30分钟的级别不太理想,反弹结构有结束的迹象,如果以3346反弹后的第一个低点做出连线,万一跌破则需要重新回下轨找支撑。上方的空间也很小,3400附近,并且每天都在下压。
个人觉得,下一波的机会需要出现以下两种情况的任意一种:
第一,成交量放大到2万亿以上,这是冲击3450和3500的前提,投资说到底就是击鼓传花的游戏,上方有2.5万亿资金的人被套在3500,他们要是看不到相应规模的“解放军”,就不会保持持股的信仰,最终发生多杀多的踩踏。
另一种条件是,成交量缩到1万亿至1.2万亿,也就是本轮启动以来的最低量,可以理解为卖压衰竭---即上面的人都彻底套死老实了,成交清淡,那么可能预示着新一轮行情的萌芽。
但问题是,缩量的过程不会好过,初期的缩量大概率是阴跌,或者大跌后的缩量横盘。
春节临近,很多人都已经鸣金收兵,甚至我认识的几个10月8日冲进来的新股民,都已经在解套后取钱离开市场,A股可能进入一个相对平静的鸡肋时间---每天涨停不少,热点不绝,但股指波动不大,上攻时大票跌(12月20日),下跌时大票涨(12月18日)。
根据目前的情绪环境,个人感觉第二种条件实现的可能略大,除非有什么超预期的政策在年前发布。
自上周发现股指与融资的背离现象后,本周初保持低仓,周三短暂加到7成,周五回到4成,小仓位跑赢指数心里也就没有什么负担,手上的仓位反而更容易拿住。
2
上证50成分股调整后的表现如何?
自12月1日宣布调整,以及12月13日正式调整至今,相关的10个股票已经运行了3周,那么它们的表现如何呢?
总体上看完全符合之前文章的判断,调入的股票一般会先涨后跌,调出的股票则是先跌后涨。
目前还在下跌的调出股,是未来配置中长线的不错标的,如果能达到10%左右的跌幅,则可以分批买入,尤其是处于中低位的。兆易创新在被调出后已经上涨了32%,之前有小伙伴报喜说已经买入,很是羡慕,当然短期肯定也不能去追了。
调入股在经历利好情绪上涨后,一般都会出现回落,但每个股票的位置和周期并不相同,所以节奏也一定会有出入,尤其是几个历史高位的,参与的意义不大。
有一点值得关注,近年50成分调整的方向都是:减少金融行业权重,增加工业制造和信息技术的权重。
这个调整方向正好是今年上涨时最活跃的几个板块:券商、机器人、半导体及AI。
关注,点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