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最新数据,CPI同比上涨0.3%,略差于上个月的0.4%,同时,PPI连续第25个月下降,同比下降2.9%,不及预期2.5%的降幅。这表明10月份的CPI和PPI继续疲软,9月发布的刺激措施远不足以使经济快速摆脱通缩的束缚。
9月底以来国家采取了包括降息、增加银行贷款资金以及支持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的多重刺激措施,但接近零的通胀率表明国内需求依然非常低迷。
当然,数据的变化一定是比情绪滞后的,不妨再多耐心等待11月和12月的数据。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庞溟博士表示:“自9月底以来的政策攻势仍需要时间才能对提振国内需求产生影响。负的PPI拖累了消费品的价格,而低迷的消费者信心和需求又拉低了服务价格。”
庞博士还表示,CPI预计将在今年余下时间保持温和,这增加了明年初进一步降息的可能性。
数据显示,国内的CPI一直在接近0轴附近保持平稳,而PPI在23年回升后,又开始回落,不过近期有收窄的迹象。
2
就在数据发布前一天,财政部刚刚公布了12万亿财政计划,其重点是减轻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以便它们有更大的空间推动经济增长。
不过许多经济学家和投资者认为,如果没有支持需求的宽松财政政策和改善情绪的刺激政策,中国将很难在短期内实现再通胀。
另外一方面,我国10月份的出口同比增长12.7%,创下疫情以来的最高增幅,而进口则是同比下降了2.3%,主要是受居民家庭进口份额的拖累。
如此此消彼长使得中国10月份的贸易顺差达到了953亿美元,创下世界历史上第四高纪录。
预计2024年的贸易顺差将达到9000至1万亿美元。坦白讲,要让世界其他国家长期面对如此巨大的贸易逆差,几乎没有可能。
随之而来的一定是更高的关税以调节需求,这个在特朗普正式上任以后一定会有动作。
要知道,出口贸易几乎是中国在2024年唯一的亮点,随着可见的关税风险,人民币会通过贬值来对冲(这周已经体现),同时中国政府会面临更多压力来提振消费和内需,所以毋庸置疑,后续一定会有进一步的政策和措施。
一个很简单的逻辑,那么好的出口数据,应该带来国内制造商的业绩大幅增长,员工工资也应该随之上涨,因而带动消费的增加,而消费的增加一定会体现在进口量上,这样就可以抵消出口带来的贸易顺差。
但是很显然,这种合理的情况并没有出现。主要原因还是信心,企业有钱不愿意投资,无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一部分员工即使有钱,也不愿意消费或延迟消费,取而代之的是:因为没有信心而选择存银行。
保银投资的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表示:“市场急切地等待潜在财政刺激的细节。规模很重要,但组成同样重要。针对消费侧的刺激措施将更有效地提振国内需求,并避免加剧产能过剩问题。”
3
我注意到很多人说周五发布会的16亿不及预期,完全就是扯淡,典型的“因为看到股市跌了”,所以“政策不及预期”。
在周二的文章中,我就提到11月5日的上涨是有效突破,但是不是第二波上涨的开启,一定还要再观察,因为这里面有很多是赌小作文的抢跑资金,那么在消息兑现或接近兑现时(11月美国降息+国内12万亿刺激),自然会先跑路。
同时这里我也提到,符合预期的政策出台,适当可以高抛一次。
至于化债,我在以前的文章已经做过统计,只要有化债行动,A股就一定会涨,涨幅最少一次在35%,最多在175%,而这次根据规模有希望达到80%-120%,现在连30%都没到。
任泽平炮轰但斌,A股的多空争夺已蔓延至场外,数据告诉你历史上4次化债中国股市的表现
化债的本质,不是发钱,不是请客吃饭,而是把有风险的,隐性的,关系复杂的债务,转化为更规范的,由国家兜底的,明面上的债务。
就好比你买车,正规渠道谈了一笔车贷都没问题,但你要是征信不好,只能借高利贷,那就有可能出问题。
往期文章: 马斯克从来都不是豪赌!那些扬言特朗普胜选就离开美国的名人都有谁? 印度股市已经悄然跌去2个上证A股的点数,这些新闻叠加一起看真是细思极恐 常州投资集团买入纳斯达克指数背后的真相 |
关注,点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