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了!上海也不行了?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下降13.5%背后的“秘密”

文摘   财经   2024-12-20 17:16   上海  

昨天被这张图刷屏。

根据数据显示,上海11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下降约13.5%,朋友圈和微信群又炸开了锅,很多人说上海也不行了,经济下行,彻底完蛋了。

我看到数据时也非常震惊,因为几天前的全国消费品零售是同比上升3%,尽管不及预期中的4.6%,但好歹还是正向的,为什么搁到上海这边会下降那么多?

带着疑惑接受结论不是我的风格,于是,我再深入看了最近两个月的数据,联系这个秋天发生的一些事情,心里自然就有了一些答案。

但我很纠结要不要展开数据剖析地聊一下数据背后可能的真相,因为数据好坏以及如何解读与我没有任何关系,很多人似乎也并不在乎思考和分析,而只是想做一次情绪上的宣泄和输出。

所以,我先给出定调:

目前上海乃至全国的消费确实令人堪忧,需要更大力度的举措和刺激政策。

下文所介绍的只是分析的逻辑,供各位参考,希望大家在遇到有疑惑的事件或数据时,能多一分考量,保持独立思考并判断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联系。




  1  

11月下降13.5%数字的背后

先看两组数据:

如果把10月和11月的数据放在一起来,很明显就不那么刺眼了。

2024年10月和11月共计金额3056.03亿,而2023年两月合计为3122.13,今年的这两个月总共减少66亿,同比下降2.12%,应该说在可以接受的范围。

所以,看似匪夷所思的-13.5%的数字背后,其实是上个月同比10.9%的增长。

也就是说,今年的消费集中在10月,而去年的消费在11月,两者合计的差别不算太大。




  2  

可能的原因

1. 经济衰退,消费和就业依然不景气

老尽管这几个月出台了不少政策,但大家在消费上依然保持谨慎。企业也是一样,扩张暂缓,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信心萎靡。这需要过程,随着明年更大力度的政策落地,以及地方政府的项目进一步落实,通胀和就业率相信都会有所恢复。


2. 政策落地并不理想

前文提到,11月全国社消金额同比增长3%,但令人失望,可以说远低于预期。主要增长体现在以旧换新补贴的消费品:家电(增长22.2%),家具(增长10.5%)以及汽车(增长6.6%),同时全国很多城市推出了各种额度的餐饮消费券,也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费。

但低于预期的销售数据恰恰表明了:补贴商品销售额的增长实际上是以牺牲非补贴商品销售额为代价的。


3. 股市对消费的影响

2023年上证9月下跌5.55%,10月下跌4.33%,但11月大涨8.91%。

2024年上证9月上涨17.39%,10月下跌1.7%,而11月上涨1.42%。

这组数据很明显可以看出股市对消费的直接影响,今年9月24日之后A股暴力拉升,很多人都扭亏为盈,所以10月的消费数据非常亮眼,要知道23年10月是疫情放开后第一个国庆长假,在如此数据的对照下24年10月还能取得10.9%的增长,股市功不可没。

然而,今年10月8日当天,无数新散户一股脑冲进股市,直接被套在3600点上方,那天的成交金额创出了中国股市的历史之最3.4万亿,即使我们都说闲钱投资,闲钱炒股,但满腔热血被套,一定或多或少影响个人对于消费的决断。


4. 双十一网购启动时间提前

我之前也看到不少说法,说今年的双十一开始的比往年早,某种程度上分流了一部分11月的商品销售。根据上海10月和11月两组数据的比照,这个说法也能站得住脚。




  3  

一些心里话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经济形势很严峻,就业情况和商业环境都不理想,很多人心里有怨气,对未来很迷茫也都可以理解。

但一味抱怨也没有任何意义,在这种“裸泳”的环境下,能先生存下来至关重要,沉下心苦炼内功,认真思考自己的专长是什么?对于企业的价值是什么?如果未来选择创业,什么方向更容易成为风口?

很多人说现在的生育率低下,未来的形势会越来越严峻。

我并不这么认为。

人口(数量)红利的年代会逐步远去,随之而来的可是高质量人口发展的阶段啊!

高质量人口就意味着高质量消费时代的到来,我们理应更乐观一点。

试想一下,我们的祖辈一般都是省吃俭用,把最好的留给后代,所以之前的20-30年间,我们虽有14亿人口,可能只有5-6亿的主要消费群体。

但是在未来,当我们的父母成为祖辈,我们步入中年,我们的孩子走上社会,这一定是一个全面消费的时代,现代的消费观念贯穿于三四代人,10-20年后,即便是12-13亿人,就可能有7-8亿的消费主力军。

我一直非常乐观地认为,中国正从一个以人口数量为红利的市场过渡到以人口质量为主导的市场,未来高质量的消费一定会充满各种机遇。

中国目前要做的就是,增加内需,避免纷争,排除干扰,不惧竞争。




往期文章:

看懂这些数据,你就明白什么是中国式慢牛?做好这四点对盈利至关重要!

“未超预期”就算利空?成年人投资不是做讨糖吃的小孩,融资融券和指数背离的现象值得重视

利好来了?12月美国降息概率大增!国内媒体开始鼓吹低价股,注意不要接盘

香港猎头怒怼大陆手机企业,吐槽垃圾招聘文化?十八年资深HR来给你说点真相

大跌莫慌!用数据告诉你,历届美国大选后A股的走势?何时止跌还要看这几个关键点

从今天起请停止这6种行为习惯

重磅!广州可能成为首个“买房拿户口”的一线城市

市值管理14条正式版究竟是利好吗?25个值得关注的破净股

股价跌去7成,传闻要被收购,五年烧毁价值8.5亿的衣服,这家老牌奢侈品公司究竟想干什么?

印度股市已经悄然跌去2个上证A股的点数,这些新闻叠加一起看真是细思极恐

结婚登记创新低?别急,先来看看这几张图

“居民日均劳动不满3.5小时”?让我来告诉你真相

2025年十大战略性科技趋势

A股历史上有几次成功的第二波上涨?

“存款搬家”成功,散户从“存在银行”变为“套在股市”

数据告诉你历史上4次化债中国股市的表现

高盛:现在不买,更待何时?

这三篇文章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巴菲特指数,用GDP测算A股牛市的点位

常州投资集团买入纳斯达克指数背后的真相

北京餐饮业利润下降88.8%?

国家队盯着的是你带血的筹码

港股涨幅已超25%,历史又一次重演?

论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中国有没有可能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西方智库认为:美国正在效仿中国

市场又到了鬼故事连篇的阶段

国家队要做《繁花》的宝总,散户不要做炮灰

月入3000元就算中等收入?

中国的总债务已经达到GDP的2.7倍


    关注,点赞,在看   



理查德的笔记本
分享个人成长,培训发展,心理健康,英语学习等内容,偶尔也会写点随笔,拍点照片。拒绝悲愤,不带节奏,用温暖的文字描述世界。让我们与“十五年HR从业者,有一众英美老板的英语学习者,爱好广泛的段子手培训师”,共同进步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