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财新网今天在国际频道发布了一篇很有意思的深度文章《Why China's Banks Are Stock Market Darlings - for Now》(为什么中国的银行股成为市场的宠儿)
大致是说:尽管国家经济仍旧低迷,贷款增长持续放缓,以及对资产质量恶化的担忧,但中国内地股市的投资者还是把银行“买”成了市场上表现最好的板块!
原因是什么呢?
股息!
中国的银行股正像撒彩纸一样向股东派发现金。
截止到目前,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厦门银行的股息率都超过了8.4%,甚至六大国有银行的股息率也达到7%左右。
这几乎是早些年市场里信贷和P2P的收益。
2
什么是股票的股息率?
股息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内,公司按照股东持股比例分配的股息与股票价格的比率。简单来说,就是股东通过持有股票获得的分红收益与股票投资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它通常以百分数的形式表示。
股息率如何计算?
这个在所有的股票软件上都能查到实时的数据,一般在F10-分红融资,但其实股息率和股价也有关系,如果分红数额相同,一定是股价越低,股息率越高,因为同样的资金能买的股票数量越多。
工商银行举例:
2023年工商银行分红方案为10派3.064(含税),分红日期为2024年7月16日,那天的股价为5.75元。
也就是说,如果你那天买了10000股工商银行,实际花费为57500元,那么所对应的分红就是10000/10*3.064=3064元。
所以理论上的股息率就是3064/57500=5.3%左右,你需要支付个税:
- 持有1个月以内是20%
- 1个月至1年为10%
- 超过1年可以免税
机构的法定分红税为25%,但如果是社保,企业年金等可享受一定优惠。
但你别高兴得太早,分红的钱本质上是你自己的。
因为当一只股票分红后,它的股价也是随之除权的,就拿刚才工商银行这个例子,10股派3.064,对应的分红当天,工商银行的开盘股价也需要扣除每股0.3064元,也就是从5.75元变成了5.45元左右。
换句话说,你所拿到的3064元分红,其实是从你总市值里面扣出来的,你还要搭一个个税。
有人可能就要问了,那这个分红还有什么意义?
分红的意义就在于你的持股数量还是10000股,你所得到的钱并不是卖出股票换来的,而是你所持的股份额外产出的。
这其实相当于银行存款,不变的是本金,而换到股票分红的概念上,你的本金就是那10000股,所以股票市场中也就有了一种特殊的行情 - 填权行情。
也就是说,当工商银行再涨回5.75元时,你的分红才真正变成实打实的利润。
所以,不管是红利股,还是银行股,也都需要股票健康上涨的趋势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另外,从投资的角度来说,如果你想投资这类股票,最好确定是一笔可以长期不使用的资金。
3
其实2023年以前,银行股的走势一直很低迷,单从业绩而言,我们并不感到惊讶。但近几年由于股息率的激增,加之市场内其他投资产品的日益走低,在不知不觉中反而让银行股成为了香饽饽。
我总结了三个主要原因:
1. 降息周期下,其他理财产品的收益持续下降
目前中国10年期国债和3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只有1.65%和1.88%,余额宝的收益率1.2%,银行定存利息为1.1%,银行理财的利息很多也降到了2%以内。
有不少资金或许已经完成了长期投资的“蚂蚁搬家”工程,把一些低息的产品置换到银行和红利股上。
2. 半年报的额外分红
看了刚才工商银行的例子,很多人可能要问:你不是说六大国有银行的股息率已经达到7%左右了吗?为什么例子里只有5.3%?
那是因为2024年半年报时,有22家银行(接近60%的占比)宣布额外分红,平均股息率达2.44%,这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这个操作,让银行股更具有吸引力。
3. 长线资金入市
这几年无论是社保,企业年金,还是险资的规模都在不断扩大,对于这种不容有失的长期投资资金来说,银行股和红利股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另外,这几年新出的个人养老金,也有非常多的养老基金产品,今年已经推广至全国。包括外资在美国开始降息以后,可能会重新选择中国市场进行长期投资,毕竟8%的收益率已经达到不少公募的常规年化收益。
4
我汇总了股息率排名前十的银行股,以及他们的当前股价对应历史高位的位置。一开始我是用AI做的数据,但发现最高股价在使用前复权时会有误差,所以就自己亲自核对了一遍。
其中标注浅红的银行股都在历史高位,包括十名之后的银行,我个人觉得尽管有不错的股息率,但投资的价值并不算突出,有兴趣的也可以自己用软件查询。
相对来说,民生银行、厦门银行和平安银行无论从股息率还是从历史位置来看,都有很不错的性价比。
最后,我再强调一些投资银行股/红利股的注意点:
1. 必须是可以长期不动的资金,比如原先买5年期定期的资金;
2. 银行股很多都在高位,如果真的发生回调,哪怕是处于历史低位的银行也会很难幸免;
3. 关注2024年年底分红情况,确认是不是确有8%左右的股息率(因为目前是根据23年年底和24年年中分红预估的全年股息);
4. 红利股一定是中国式慢牛的主要方向,这一轮牛市未来很可能发展为红利牛,这是稳定资本市场的核心关键;
5. 如果银行股持续保持高位,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在红利股中挖掘,尽量选择国企或者独角兽民企。
往期文章: 常州投资集团买入纳斯达克指数背后的真相 |
关注,点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