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高能周评:全球车概念是对利润的极限压榨(重发)

汽车   2024-08-04 08:25   辽宁  

有些事儿,如果我们没做过,就特别容易被忽悠。比如载人登月,再比如,造车。

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早期,有一个概念曾经特别流行,叫做“全球车”,世纪之交的时候,各大国际汽车集团都来忽悠这个概念,一度差点儿把当时的机械部给洗脑了。当然不是我们的主管部门好忽悠,只是因为我们没做过的事,里面的真实门道儿很难掌握。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所有门类的事情都要自己做一遍的原因。我们不骗人,但也不能被人骗。

它们口中的“全球车”是什么呢?就是开发出一款车来,既能在南美卖,又能在印度卖,还能在中国卖。后来看多了,我才反应过来,原来这是推销垃圾来了!

为什么呢?因为伴随着这个概念在中国的宣传,通用集团通过上海通用,引进了在南美主销的赛欧;而福特则把印度主销的iKon引进了中国市场。赛欧通过高超的市场营销能力和当时的10万元低价合资车概念卖了几年,销量还可以。但是印度血统的iKon大家实在提不起兴趣,没几天就消失了。但因为它们是在“世界各地”同时卖的,于是被冠上全球车的美名。现在想想,这不就是把一个车的剩余价值压榨到最后一块钱么?

你要是把一些好车拿到中国来,然后这么吹,我也就认了。比如当时在欧美市场卖的大众高尔夫、丰田花冠之类。但是丰田也没有直接拿花冠,而是推出了3款概念车,然后陆续量产了,在欧洲的叫Vitz威姿,在中国的三厢版叫Echo,也就是后来的夏利2000,加上后来的威驰,虽然都是新车,但按现在的要求看,其实配置都挺低的,“皮儿”挺薄,隔音不怎么样。

“全球车”的概念符合车企的利益,尤其是想偷懒的国际化大车企的利益。因为同一个车,他们可以直接拿来,只花很少的钱重新包装一下,就能把一个和本地市场完全没关系的车子卖出去。只花一份儿钱,把一辆车卖两遍,甚至三遍、四遍。

最典型的是埃尔法。这个车为什么能在香港最先开始普及,被很多明星当作保姆车呢?因为它是街道狭窄、停车位紧张的香港,能够跑起来的个头最大的乘用车了,使用环境和日本一样。

车身又窄又高,按面积算使用率很高,可以穿过狭窄的巷子,停车位也不比紧凑轿车大多少;此外和日本一样用右舵,不需要改造。但是从美学角度,外观真不好看。车企设计师们现在也被民意绑架了,被迫着去模仿各种变形的埃尔法脸。在我看来,挺悲哀的。

它适合大陆市场吗?显然不。但是很多人看到香港明星都在用,于是也赶紧效仿去买。香港作为一个右舵小市场,埃尔法多是好理解的。但在大陆,市场上有很多宽大的MPV,从传祺、GL8到奔驰V-class,价格都正常,可是却偏偏有不少人加价去买这台窄小的MPV,放着更宽大和高性价比的车不要,我只能说,洗脑很成功。【做图对比:奔驰V-class宽 1928 mm,传祺M8宽 1893 mm,GL8车宽1878mm,丰田埃尔法宽1850 mm。】

所有这些不合常理的事情,都是因为我们过去见识太少导致的,算是成长的代价。

现在好多了,我们会的越来越多,除了劳斯莱斯和法拉利这种极高端小众的车型,我们了解了汽车行业的大部分玩法和真相。无论车身尺寸、造型设计、座椅内饰、色彩气味,国人喜好、动力配置的规律,也一点点被掌握和总结,以后不会再有什么人能忽悠我们了。

每个市场的消费者都有自己主流的共性,更有一些必然不同的硬性指标。忽视这些现实去提什么“世界车”,就是在赚智商税。我们拿座椅来说,由于人种、饮食习惯、地域的不同,几万年下来,中国人的主流身材和欧洲人、美洲人、中东人一定是不一样的,不仅头和身体的比例不同,上半身和下半身的比例也不同,体重也不一样,这些数据对于打造适合的座椅至关重要。想想也能知道,欧美人适合的座椅怎么可能适合中国人呢?

我在很多年前,开着桑塔纳2000去天津,往返就200多公里,回来脊柱累得不行。就是因为它是VW为南美市场打造的车,靠背的曲线很别扭。需要提供支撑的脊柱中间位置恰好是悬空的,需要退后一点的头枕却向前紧紧地顶着我后脑勺儿。后背没有座椅靠背支撑,我只能靠自己的脊柱发力了,结果回到北京后,后背肌肉因为紧绷酸疼了一个星期。我不知道那些买了这辆车的人是怎么撑过每一天的。

学设计的人必须要学一门课叫“人机工程学”,教的是人和产品之间的关系。而它的基础就是,你得拿这辆车所确定的目标市场的主流人群作为设计的前提,比如忽略掉最高的和最矮的5%,剩下95%主流人群的高矮胖瘦、体型特点才是塑造座椅形状的最重要参数。你设计一个按钮都要知道目标人群的手指粗细,那么服务美洲人均大胖子的车,怎么能直接卖给相对苗条的中国消费者呢?把欧美车照搬过来是不负责任的,但我知道肯定是特别省钱的。

好在这一切都过去了,我们曾经走过的弯路,以后要多想。可以期待的是:中国的原创车型会越来越多,而且更加贴合国内消费者的需求,我们再也不需要捡别人市场的破烂儿了。

所以呢,当你听到一个新词儿的时候,先别着急接受,仔细想想里面是什么逻辑。虽然海外的骗子少了,但是本土大忽悠前几年也挺茁壮的。

最后,说汽车我还有点自信,但是航天我真的不懂。有没有人能告诉我,美国,到底登没登过月啊?











































END









































往期精彩回顾

7.28高能周评:美系车作死教程

7.21高能周评:BBA们的车价能涨回去吗?

7.14高能周评:换个位思考,罐车才有解

7.7高能周评:低价车的隐性成本

6.30高能周评:希望车企赚点儿钱

6.23高能周评:汽油车爱好者,还有选择吗?

6.16高能周评:那时,我们不懂增程


点个“在看”每天收到最新资讯!

高动能
汽车短视频、图文新媒体《高动能》,新车评论与导购的长期提供者,不玩虚、不偏向、不炫技。《高能车评》听得懂,《高能车讯》信得过,《高能周评》有格局。 致力于“为车主,说真话”,是信得过的消费高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