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无相与不设佛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文摘   2024-10-17 17:46   英国  


H

  istory

2024/10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金刚经》中的句子,因其流传甚广,即使不信奉佛教的人也大多听过,且多多少少从其中感悟到佛教所传达的空无与真实之间的思辨。







这就是佛教无相与空的思想之体现。之前的推文中,讲到印度早期佛教艺术的无偶像化传统。这样的传统不仅体现在艺术中,而且在经文、佛法中也贯穿了佛教发展的始终。无相,是佛教思想的重要核心之一。



P

art1

十诵律



在佛教的《十诵律·卷第四十八 ·第八诵之一》,有这样一段对话:


白佛言:「世尊!若世尊游行人间教化时,我恒渴仰欲见佛,愿世尊与我少物使得供养。」佛即与发爪甲:「汝供养是。」

……


白佛言:「世尊!如佛身像不应作,愿佛听我作菩萨侍像者善。」佛言:「听作。」








即,孤独居士须达多问佛:“如果你在人间进行教化时,我们思念您、想要见到您,希望您给我们一些东西作为供奉。”于是佛给出自己的一些身体组织作为供奉。


后来须达多又问佛:“如果我们不应该塑造佛像,至少允许我们塑造菩萨侍者像吧!”佛允许了。


在后续对话中,须达多又依次得到了佛的允许,可以作引幡在前者、高垛者、栏楯者、师子者、系幡者、香华灯伎乐供养者、香华油涂塔地者、安华垛者、安灯处者、团堂者、安木悬幡者、香炉者、伎乐者等,作为雕像、装饰、供养。








这段对话出自《十诵律》(梵语:Daśa-bhāṇavāra-vinaya),又称《萨婆多部十诵律》,是佛教戒律经典,属于说一切有部。相传律文原有八十诵,大迦叶传承以后至第五师优波掘多始删为十诵(即将戒律分为十项),故有此称。此律为说一切有部的根本律经。其梵文本以断片形式残存,完整本存于汉译本中,分为六十一卷,于东晋后秦时期由弗若多罗与鸠摩罗什汉译,目前收在《大正藏》第二十三册。







总而言之,在《十诵律》这段对话中,须达多与佛讨论了在无法见到佛的情况下,思念佛、供养佛的方式和礼仪,并得到了佛的许可,从而确认了供养佛的戒律和制度。








这其中有一处信息,在佛教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即:“如佛身像不应作。”这是佛教经典中一处最为明确的禁令,表达早期佛教禁止塑造佛像。


在之前的推文中也讨论过,在早期的印度佛教艺术中,展现的是无偶像化的传统,即不以人形或具象形式表现佛,而是通过象征性符号(菩提树、法轮、脚印、空座位等)来表示。直到犍陀罗艺术,才开始以偶像化的方式呈现佛的造像。西方学者中,M.Foucher, A.K.Coomaraswamy, S.L.Huntington等学者对此有各种角度的论述。



P

art2

增一阿含经



公元1世纪至2世纪之间,佛教艺术开始转向偶像化,即开始塑造和描绘佛陀的具体形象。这一转变受到历史、文化和宗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犍陀罗艺术的风格创新,宗教传播对于视觉崇拜的需求,大乘佛教对菩萨和佛陀崇拜的强调等。


在佛经之中,对于从无相到造像的转变,有这样一个故事作为合理化的解释:








是时,人间四部之众不见如来久,往至阿难所,白阿难言:“如来今为所在?渴仰欲见。”

阿难报曰:“我等亦复不知如来所在。”

......


是时,二王思睹如来,遂得苦患。尔时,群臣至优填王所,白优填王曰:“今为所患?”

.......


其王报曰:“由不见如来故也。设我不见如来者,便当命终。”


是时,群臣便作是念:“当以何方便,使优填王不令命终?我等宜作如来形像。”是时,群臣白王言:“我等欲作形像,亦可恭敬承事作礼。”

......


是时,优填王即以牛头栴檀作如来形像高五尺。


是时,波斯匿王闻优填王作如来形像高五尺而供养。是时,波斯匿王复召国中巧匠,而告之曰:“我今欲造如来形像,汝等当时办之。”时,波斯匿王而生此念:“当用何宝,作如来形像耶?”斯须复作是念:“如来形体,黄如天金,今当以金作如来形像。”是时,波斯匿王纯以紫磨金作如来像高五尺。尔时,阎浮里内始有此二如来形像。


…….


尔时,优填王手执牛头栴檀像,并以偈向如来说:


 「我今欲所问, 慈悲护一切,

   作佛形像者, 为得何等福?」


尔时,世尊复以偈报曰:


   「......

   于彼作天王, 造佛形像福。

   余福不可计, 其福不思议,

   名闻遍四远, 造佛形像福。


“善哉!善哉!大王!多所饶益,天、人蒙祐。”


尔时,优填王极怀欢悦,不能自胜。


——《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








即,佛陀成道后,从祇桓前往三十三天(忉利天)说法。人间弟子不见佛陀,波斯匿王、优填王尤其思念成疾。优填王于是令能工巧匠以牛头栴檀作塑造五尺佛像,波斯匿王也用紫磨金塑造佛像,这就是人世间最早的两尊佛像。佛陀从三十三天返回人间后,优填王向佛陀展示佛像,并得到了佛陀的赞许。


这个记载出自《增一阿含经》,为初期佛教的基本经典“四阿含”(原始佛教的根本经典,有传授传承之意)之一。现存的汉译《增一阿含经》为五十一卷52品472经,是东晋前秦时期,由昙摩难提凭记忆背诵而出,竺佛念传译,慧嵩笔受,后来又为僧伽提婆略加改订。一般认为汉译《增一阿含经》是带有大乘思想的大众部或不明部派诵本。梵文无整本,只有一些残片。







波斯匿王、优填王始塑佛像的故事固然是佛经中的记载,但实际上,从无相到塑立佛像的转变并不只是两位国王的个例,而是当时的宗教传播的必然要求。



P

art3

金刚经



佛教中反对偶像崇拜的思想,体现在教义中,就是“无相”思想。


无相思想在《金刚经》中有最集中的体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是《金刚经》中流传甚广的句子,即:举凡一切有形有相的,都是虚妄,如果能在看见这些相的时候意识到它们不是相,你也就见到佛性了。







此外,还有“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等名句,都表现了无相的思想。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经名的全部含义是,以金刚般无坚不摧、无障不破的般若智慧对治一切虚妄执著,达到对实相的理解,得到解脱。














相(巴利语:lakkhaṇa,梵语:लक्षण,lakṣana),意指事物的外显特征。相可以用来指人的长相与外形,例如佛三十二相。在佛法中,相指能表现于外,由心识观察描写的各种特征。


无相,即心中不执著于一切事物的相。为此,《金刚经》认为首先要离除心中的四相。四相,即: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佛教中凡夫俗子对自我的存在的基本认识。


《金刚经》还要求修行者,离除了“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外,还要离除“身相、法相”。身相,即佛之应化身之相,是如来在世间的佛像。法相,即指诸法所具有的本质的相状,或指其意义,此处指将佛法视为常恒不变之真理的态度,此相同样应当离除,因其只是方便巧设的工具。








此处的身相,与不设佛像的思想关系尤其密切。


如《金刚经》第五品,佛陀与须菩提的对话:


“……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又如第十三品的对话:

“……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这些都明确地表达了,无论是表现佛的三十二种外貌特征的三十二相,还是更广义上的身相,都不是佛的实相,无法根据这些来认识佛,因此印证了不主张设立佛像的思想。








那么,什么是实相呢?这也正是《金刚经》所要解答的核心问题。


在佛陀对四相、法相、心相和空相以及它们的非相都进行了否定后,佛陀揭示了事物的真正本质,即实相:“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即,离除了所有相之后,最后的就是实相。


然而这个离相的过程非常艰难。除了离除刚才讨论过的四相、身相、法相,还要离除非法相、心相、空相、破空相,其中最后两种尤为复杂。








空,是离相的核心。然而,空本身也要破除。因为在离相中,在心中又产生了对离相的执着,这种对离相的执着,即“空相”。“空相”执着的对象实际上就是空本身,即心所执着于以空的本性破除外相,这在佛陀看来也是不应该有的。


而上述对空相的离除,在心中又会形成一种新的相——“破空相”,即对离除空相的执着。按照之前的思路,破除这种相也是必要的。破“破空相”所达到的,是对事物本性的认识:性空假有,事物在本质上是空,“有”是暂时的。达到这一步,就可以达到对实相的认识。








《金刚经》是早期大乘佛教般若类经典,被视为般若类佛经的纲要。《金刚经》有四种梵文版,在中国佛教史上有六种汉译,其中流传最广者为鸠摩罗什法师译本,而与出土梵文本最能对应者为达磨笈多法师译本与玄奘法师译本。


其中体现的“无住无相”思想,是照见实相的指导思想、基本程序和必经步骤,在金刚经所代表的大乘修行中得到切实的体现。



因此,从说一切有部到大乘佛教,从戒律到教义,从艺术到经文,无相的思想贯穿了佛教发展的始终,成为佛教最基本的核心之一。




文|陈硕

参考|侯星如(2023),董文芳 张含峰 邵艳梅(2011)

图|网络

排版|陈硕

设计模板|秀米


白龙渡海
仅为学术兴趣。只是读书笔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