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conomics
2024/11
本文主要内容来自此书
作为一门只有八十余年历史的年轻学科,宏观经济学见证了20世纪最深刻的萧条和最持久的繁荣,成为塑造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方法论之一。随着现实经济的飞速发展,过去三十年尤其见证了宏观经济学关注的问题、分析的工具甚至思维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宏观经济学理论基本上是经由革命而发展起来的。由于现代经济学巨大的复杂性以及方法选择上的困难,革命持续发生,使得现有理论不断被破坏、陷入混沌并最终重建。因此,更需要以历史的视角回顾经济学,把握塑造了现代经济学的关键问题和重要思想,从而让我们对经济学理论为什么是这样、以后可能是什么样有更深的理解。
但从另一方面而言,虽然八十多年来宏观经济学有过各种各样的危机、革命,但基本上都是围绕凯恩斯及其理论展开的。宏观经济学的历史可以被视为一系列转折:从凯恩斯的经济学Economics of Keynes,转向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Keynesian Economics,再转向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研究计划DSGE(包括卢卡斯和萨金特发起的新兴古典宏观经济学,真实经济周期RBC宏观经济学,和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这其中,卢卡斯革命彻底推翻了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
但无论如何,自从1936年《通论》建立起宏观经济学,八十多年来都是对它的一种回应。宏观经济学的历史可以大致被分为两个时代:20世纪40年代-70年代,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时代;此后至今,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逐渐演变为主流。
P
art1
凯恩斯
凯恩斯撰写《通论》的核心目标是找出大萧条期间波及所有发达国家的大量失业现象的起因。无论经济上还是政治上,当时的资本主义都陷入了困局。凯恩斯意识到,为了让资本主义延续下去,必须对其基本机制进行重大改良。经济学家们开始质疑自由放任原则,并思考是否应该让政府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凯恩斯的研究计划,大致可以总结如下:
1.凯恩斯试图在理论上证明非自愿失业的存在。非自愿失业是大萧条时期不可忽视的现象,但当时的经济学理论没有给它留下任何理论空间。凯恩斯区分了摩擦性失业和非自愿失业,前者是正常状态,后者反常。
2.凯恩斯试图证明非自愿失业并非如当时学者普遍认为的那样,源自工资刚性wage rigidity。凯恩斯还指出实际工资不是决定劳动供给的唯一因素,被古典经济学忽视的名义工资在短期内决定了就业量(这实际上是提出了货币幻觉问题)。
3.凯恩斯试图将非自愿失业与总需求不足联系在一起。
4.凯恩斯将整个经济体系的行为视为一个整体,即应当在一般均衡(虽然他本人从未使用这种表述)的框架内研究非自愿失业,同时他也意识到非自愿失业问题很可能源自劳动力市场之外的经济的其他组成部分。
5.为了解决非自愿失业,凯恩斯呼吁国家对总需求进行干预,即施行低利率的货币政策,和收入再分配的财政政策。这些政策旨在维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凯恩斯宣称自己属于温和保守派。
但《通论》存在着许多问题。凯恩斯开创的研究路径过于宏大,但就当时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水平而言,他缺乏必要的工具来完成这个理论。《通论》的分析涉猎甚广,但思路在逻辑上并不完整,留下太多线索悬而未决。如Patinkin(1990)所说,“凯恩斯从未将其所分析的各方面内容统一为明确而完整的模型,这就给我们当代学者留下了未竟的事业。”
又如Leijonhufvud(2006)所说:“为了构建一个能够抓住其理论本质的、可操作的静态模型,凯恩斯需要在文字上论述经济体系的动态过程,但这一体系在数学上是很难刻画的……他已经尽其所能试图超越马歇尔注意方法所能达到的极限了。”总的来说,凯恩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完成超越那个时代的经济学理论极限的任务。
动物精神animal spirit,是《通论》中未明确强调,但实际上贯穿其中的概念。动物精神指的是并非基于理性的定量决策,而是一种自发的行为冲动。凯恩斯曾表示,不确定性uncertainty乃是《通论》的核心概念。对这一方面,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批判者如Shackle(1967)表示:“凯恩斯的《通论》试图为某一行为领域构造一种合乎理性的理论,然而其在该学术领域中所使用的那些术语本身只具有半理性semi-rational的特点。”
凯恩斯对非自愿失业的解释是有效需求模型。该模型有两个核心概念。其一是边际消费倾向:“无论是从对人类天性的理解还是从实际经验来看,我们都有充分的证据表明,人们平均意义上倾向于在收入增加时提高消费水平,但增加的消费绝不会超过其新增的收入。”可以看出,用凯恩斯自己的话说,这个概念是一种“基本的心理学法则”。第二个概念就是著名的乘数:1/(1-b),表示自发支出的增加能够引起总收入增加的乘数效应。
在这个模型中,交易需求是收入的函数,投机需求则取决于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因为经济主体持有货币时不能取得任何收入,而长期债券则有一定的利息收入。在这里,预期发挥着核心作用,仍然与心理学紧密相关。
总的来说,虽然凯恩斯在《通论》中提出的一系列关于市场经济运行的观点初步看来是正确的,但凯恩斯无法将其转化为严格而精准的学术论证。凯恩斯的研究计划中充斥着术语之间的矛盾。
不过,这并非意味着凯恩斯给出的判断都是错误的。相反,只说明他的论证还不够充分。在凯恩斯所处的时代,这是不可避免的。如Colander(2006)所评价的:“凯恩斯所开启的研究方向并没有错,凯恩斯革命败于缺乏必要的科学工具。”
凯恩斯的失败并不能掩盖凯恩斯理论对整个学界所具有的开创性意义。凯恩斯开创了宏观经济学这一重要分支,即一种简约、实用、政策导向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宏观经济学很快成为经济学中最兴盛的新分支。失业,特别是非自愿失业,成为本学科的核心议题。
P
art2
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的经济学很快发展成凯恩斯主义经济学,IS-LM模型是一个分水岭。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以IS-LM模型为核心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在学界占据了统治地位。
Hicks在1937年的论文构建了IS-LM模型的最初版本。Hicks首次将三个不同市场的均衡状态凝练在一张图上,从此成为人们学习凯恩斯理论的基础,也成为未来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基石。
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Modigliani把Hicks的初始IS-LL模型转化为经典的IS-LM模型;
2.Klein-Goldberger等各类凯恩斯主义宏观计量经济模型;
3.William Phillips关于工资和失业关系的经验统计分析,即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
关于凯恩斯理论,Hicks(1937)指出,由于凯恩斯是在没有给出精确定义的情况下对古典经济学展开批判的,故而给学者带来了诸多困扰。因此,Hicks用简单的方程和图重构了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经济学的核心特征。凯恩斯体系和古典体系的唯一区别在于LM曲线的斜率。在古典体系中,LM曲线具有正斜率。在凯恩斯体系中,LM起初水平,随后正斜率,最后垂直。当IS与LM在水平部分相交,即出现流动性陷阱,任何新注入的货币都将被储存起来而不是被花费掉。在Hicks看来,这就是萧条时期的情况。因此,Hicks认为凯恩斯主要的贡献在于证明了萧条时期货币政策是无效的,只能使用财政政策。
通过Modigliani(1944),Hicks的IS-LM模型被改造成了现代形式,从而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演进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而在第二个阶段,Klein的重要性则在于,开创性地尝试了新古典综合计划neoclassical synthesis program,并与Goldberger一起开创了宏观计量经济学领域。Klein意识到凯恩斯提出的诸多概念性论断“有必要用实证方法进行证实或反驳”(1991)。终其一生,Klein都在为这一实证而奋斗。他与Goldberger一起开创了宏观计量经济学领域(1955),严格遵循实用主义进行建模。对他们而言,是实际数据而不是理论范式决定了模型,首要目标是尽量使模型与现实情况一致。
在第三个阶段,Phillips(1958)根据英国近百年的宏观经济数据,提出了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用于表现名义工资的变动与失业率的长期关系:名义工资率的变化率与失业率呈负相关关系。菲利普斯的研究成果基本上是经验性的,但来自市场的数据为他的发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经过Lipsey的推导,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与菲利普斯的实证关系调和在了一起。此后,菲利普斯曲线很快在宏观经济学占据一席之地。这之后,菲利普斯曲线又发生了一次革命性的变动,即从刻画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的关系转变为刻画物价水平变动与失业率的关系,尽管菲利普斯本人对这一观点恐怕持保留意见。
于是菲利普斯曲线成为一个可行的政策选项:为了提升就业,政府可以选择承担正通货膨胀率的代价。这一转变也为弗里德曼对凯恩斯主义提出批判留下了余地。
在IS-LM模型统治宏观经济学的时期,它还与新古典综合neoclassical synthesis这个词如影随形。这一术语最早(1955)用来指当时经济学界开始形成的某种共识,即认为经济学应当将微观和宏观整合在一起。狭义上讲,新古典综合指凯恩斯主义与古典经济学的一种联系,并经常被视为IS-LM模型的同义词。
IS-LM模型很快成为宏观经济学的基石,它兼顾了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成功将这两种思想并列在一起。IS-LM模型能够以简约而又符合直觉的形式为经济上的各种关系建模,而且具有多样性和实用主义。其缺点则在于概念上的模糊不清和工具的缺失。
IS-LM模型至少统治了宏观经济学界25年之久。随着20世纪70年代新兴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new classical macroeconomics的出现,IS-LM模型再次遭到巨大的挑战,并随即被推翻。但它仍然活跃在应用宏观经济学领域,并且直到最近仍然是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用以制定政策的宏观计量模型的核心。
P
art3
货币主义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凯恩斯主义在宏观经济学占据绝对统治地位,但与此同时,肇始于60年代的货币主义monetarist,已经对凯恩斯主义提出了尖锐的批判。弗里德曼(1912-2006)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与Phelps一同提出了自然失业率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的概念。货币主义者在方法论上与凯恩斯主义者格格不入,双方纷争不断。
弗里德曼反复宣扬的核心观点是:货币是重要的。当货币管理不当时,会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弗里德曼的方法论以实证为核心。其最重要的著作《美国货币史》(1963)几乎不包含纯粹的经济学理论,直接进入统计数据分析。在书中,弗里德曼明确表示:凯恩斯所宣称的大萧条期间货币政策无能为力的观点是错误的。反之,大萧条是当局错误使用货币政策权力的最好证据。美联储在大萧条时采取的紧缩性货币政策是完全错误的,它加速而不是缓和了这次经济衰退。《美国货币史》基于丰富的统计数据并对制度因素和人为因素进行了详尽的分析,让一般化而又缺乏实证检验的凯恩斯主义理论相形见绌。
实证主义经济学方法论the Methodology of Positive Economics是弗里德曼秉承的核心信条。他认为,要将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融合,无法通过实证检验的理论命题必须被否决,缺乏实证检验的纯理论是无用的。而且,实证positive判断和规范normative判断应该被区分开,实证经济学只需要解决“是什么”,而不需要解释“应当是什么”。最后,弗里德曼坚持,理论假设精确地刻画客观现实是永远不可能的,因此现有的研究目的只应考虑这些假设是不是现实足够好的近似。弗里德曼还认为,为整体经济构建一个模型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弗里德曼显然是一位现实主义者。之后的卢卡斯则与其相反,认为理论命题只应该符合虚构的理论模型。
弗里德曼总是将自己的货币主义命题与凯恩斯主义理论进行对比,并指出货币主义在理论构建和政策建议方面都占据优势。弗里德曼仍然对凯恩斯的贡献赞赏有加,但他之所以批判,是因为凯恩斯的理论“得不到经验数据的验证:它给出的预测至今无法得到经验的证明。这说明凯恩斯理论还未抓住那些决定经济短期变动的‘真正’关键因素”(1974)。
总的来说,货币主义的精髓在于:认为价格或名义收入的显著变化几乎总是由货币供给量变化引起的(弗里德曼,1987)。这一点可以得出两点推论:经济周期波动往往起源于货币;通货膨胀总是货币问题。弗里德曼将这几点与凯恩斯主义针锋相对,表示货币主义观点要优于凯恩斯主义观点。
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的根本分歧在于:货币变动的短期效应是仅仅作用于物价水平,还是能同时影响经济活动水平?货币主义认为货币的变化最终会中性化,即只影响物价,最终会导致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但对实际经济活动(如就业和产出)的影响是有限且短暂的。而凯恩斯主义认为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对经济活动有直接影响,包括就业和产出,因此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这种分歧是两派理论在对经济政策有效性看法上的关键区别。
前面讲到,在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第三个阶段,菲利普斯曲线(1958)在凯恩斯经济学中提供了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关系的理论框架,并为政策制定提供了实践基础,对凯恩斯主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近十年后,Phelps(1967)和弗里德曼(1968)几乎同时独立提出了自然失业率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的概念,从而颠覆了凯恩斯主义的菲利普斯曲线及其权衡关系。
自然失业率指在经济长期均衡状态下,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的失业率。它包括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是经济中不可避免的失业水平。Phelps和弗里德曼的出发点是,研究通胀和失业关系时应该纳入预期假设和长期或稳态视角。他们的结论是,长期视角下通胀和失业不存在稳定的权衡取舍关系。
Phelps更多属于新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经济学的交叉领域。他的失业理论为当时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演进开辟了新的方向:微观基础、均衡推理、市场运行的新分析方式、预期,它们无不成为后来宏观经济学的核心议题。
弗里德曼(1968)则基于货币主义,对凯恩斯主义的核心政策信条提出严厉批判。弗里德曼认为财政政策的时滞性太强,而至于货币政策,在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影响下中央银行可能会为了增加就业而错误地滥发货币。弗里德曼还指出菲利普斯曲线没有考虑预期。弗里德曼的结论是:只有没有被预期到的通胀才能使失业率降低到自然失业率以下的水平。
弗里德曼开创性地将错误预期引入了理论术语体系,在此之前没有任何理论模型能够刻画现实主体的这种错误认知。而且,弗里德曼的理论在恰到好处的时机出现,它暗含了这样的结论:如果政府持续通过创造货币来减少失业,最终一定会引发加速的通胀,甚至可能带来失业率增长。几年后,当滞涨出现时,弗里德曼的模型得到了现实世界的证实而彻底颠覆了传统凯恩斯主义模型。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弗里德曼的论证也是对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一大贡献。凯恩斯认为充分就业状态下只有摩擦性失业存在,这意味着凯恩斯的充分就业与弗里德曼所说的自然失业率是类似的。后来凯恩斯主义学者们很快意识到了这一点并接受了自然失业率概念,只是他们一开始用非加速通胀的失业率NAIRU,Non-Accelerating Inflation Rate of Unemployment这个概念来指代自然失业率。
总的来说,凯恩斯以及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虽然在方法上大相径庭,但都旨在证明非自愿失业的存在,并支持需求刺激政策。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实用主义。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对严格的概念定义和精准的研究对象界定不甚关心,也从不阐明自己的命题究竟应该运用于现实世界还是仅停留在虚构的经济模型内部。长此以往这种态度导致了一系列混乱。
比如凯恩斯的《通论》就是为了用马歇尔的理论框架去证明劳动力市场上存在以非自愿失业形式体现的次优状态,但这一研究思路实际上困难重重。凯恩斯特别强调非自愿失业,但这个概念本身就难以捉摸。关于充分就业的概念也很模糊,与其说它是理论概念,不如单纯视为某种描述性词汇。弹性、刚性、惰性等一系列术语也只是程度上的差异,甚至没有区分到底是涉及经济现实还是纯粹理论层面。
在20世纪70年代,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俨然成为坚不可摧的理论,足以用来分析并预测总体经济状况。但在坚固的外表下,这一理论非常脆弱。在理论层面,术语体系的混乱给后续发展造成了极大阻碍。在实证层面,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模型虽然能够给出相当不错的预测,但这些模型过于庞杂且难以识别,而且缺乏微观基础,最终成为难以弥补的缺陷,正如后来的卢卡斯所揭示的。但无论如何,没有凯恩斯,就没有宏观经济学这个学科。
卢卡斯所开创的DSGE对于宏观经济学的颠覆性作用,以及宏观经济学在之后的发展,将在之后的推文中继续讨论。
文|陈硕
参考|《宏观经济学史:从凯恩斯到卢卡斯及其后》-Vroey
图|网络
排版|陈硕
设计模板|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