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rt
2024/10
佛教造像,Vat Samrong Ek,茶荣省,越南
上图所示的,是东南亚佛教艺术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组造像。Vat Samrong Ek 寺庙位于越南南部的茶荣省(Trà Vinh),是湄公河三角洲地区的高棉族寺庙,体现了高棉文化和上座部佛教的传统。
(图片来自:SOAS大学课程,Ashley Thompson,2001)
P
art1
高棉
高棉帝国(Khmer Empire),又称吴哥帝国,是公元9世纪至15世纪东南亚地区最强大的王国之一,其核心位于今天的柬埔寨境内。高棉帝国以首都吴哥(Angkor)闻名,建立了辉煌的文化和建筑成就,尤其是在宗教建筑、艺术、和水利工程方面。
9世纪的高棉帝国
高棉帝国的开国君主是阇耶跋摩二世(Jayavarman II),他于公元802年宣告独立,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国家。高棉帝国逐渐控制了东南亚的大部分地区,涵盖今天的柬埔寨、泰国、老挝、和越南南部。吴哥城在1431年被暹罗(泰国)军队攻占,这标志着高棉帝国的瓦解。
13世纪的高棉帝国
宗教融合是高棉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早期的高棉帝国主要信奉印度教,尤其是供奉湿婆和毗湿奴。然而,从阇耶跋摩七世开始,佛教(尤其是大乘佛教)逐渐取代印度教成为主导宗教。尽管如此,印度教和佛教的建筑、雕刻和仪式往往共存,体现了宗教的包容性。
在艺术方面,高棉艺术注重浮雕和雕刻,描绘印度教和佛教的神话故事、宗教人物以及国王的伟业。雕刻多用于宗教建筑装饰,充满宗教与自然元素,体现出对神灵的崇拜与文化信仰的表达。
高棉帝国使用高棉文,一种源自南亚婆罗米文的文字,书写在碑文和宗教文献中。高棉文学包含了大量的宗教和神话题材,受印度文学影响较大。
尽管高棉帝国在15世纪衰落,高棉文化仍然延续至今,特别是在现代柬埔寨。此外,高棉族在越南南部和泰国等地依然保留着高棉文化的传统,尤其是在宗教和语言方面。如图上寺庙所在的茶荣省,位于湄公河三角洲地区,靠近柬埔寨边境,历史上曾经是高棉帝国的一部分,因此该地区的高棉文化和宗教信仰至今仍然存在并受到尊重。
P
art2
上座部佛教
Vat Samrong Ek是一座典型的上座部佛教寺庙。上座部佛教(Theravāda Buddhism)是佛教的一个主要分支,意思是“长老的教法”或“长老的传承”。它是现存最古老的佛教传统,追溯到早期佛教社区中最初的教义。上座部佛教主要流行于南亚和东南亚国家,如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和柬埔寨。
在经典基础上,上座部佛教主要依循《巴利三藏》(Tipiṭaka),这是最早记录下来的佛教经典之一,包含佛陀的教义、戒律和论述。上座部佛教坚持早期经典《巴利三藏》为核心教义,并强调佛陀的教义没有过多变化。
Vinaya Pitaka, 1856, Myanmar, courtesy of Palazzo Madama, Turin
在修行方式上,上座部佛教强调个人修行,通过正念(Sati)、禅定(Samadhi)、智慧(Paññā)达到涅槃(Nibbāna),这是解脱轮回苦难的最高境界。上座部佛教的理想修行者是阿罗汉(Arahant),即通过修行达到个人解脱,彻底消除烦恼,摆脱轮回之苦的人。上座部僧人遵守严格的戒律(Vinaya),以维持纯洁的生活方式,戒律在修行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P
art3
大乘佛教
与上座部佛教(Theravāda)相对的主要佛教流派是大乘佛教(Mahāyāna)。这两个传统代表了佛教早期发展中两大主要分支,各自有不同的教义、实践和修行目标。
大乘的意思是“伟大的乘”,也称为“北传佛教”,流行于东亚和中亚,如中国、日本、韩国、越南和西藏(与藏传佛教相关)。
大乘佛教主张更加包容的教义,强调不仅要追求个人解脱,还要帮助一切众生脱离苦海,达到觉悟。大乘经典如《心经》《法华经》等在这一流派中非常重要。大乘提出了菩萨道,修行者立志成为菩萨,通过慈悲和智慧帮助他人,最终成佛。
总的来说,上座部佛教和大乘佛教在修行目标、教义和经典上有不同的侧重,代表了佛教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中的发展和演变。概括地讲,上座部佛教的修行目标是成为阿罗汉,达到个人解脱;大乘佛教的修行目标是成为菩萨,通过无数次轮回积累功德,最终成佛,并帮助所有众生解脱。上座部更强调个人修行和对戒律的严格遵守,而大乘佛教强调慈悲、智慧、信愿行的综合实践,尤其是菩萨道精神。
P
art4
高棉的佛教
阇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II)是高棉帝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君主之一,他在位期间(公元1181年—1218年)推行了大乘佛教,并将其作为国家的主要宗教。然而,今天的柬埔寨及其他高棉文化地区却信仰上座部佛教(Theravāda Buddhism)。这其中的变化是多方面的,涉及宗教、政治和社会层面的转变。
阇耶跋摩七世
大乘佛教在阇耶跋摩七世时期盛行。阇耶跋摩七世是虔诚的大乘佛教徒,尤其推崇观音菩萨(Avalokiteśvara)的慈悲精神,并将大乘佛教的教义与统治哲学结合起来。在他的统治下,建造了许多与大乘佛教相关的寺庙和雕塑,例如巴戎寺(Bayon),其中著名的“微笑的面孔”被认为是观音菩萨或国王本人的象征。他视自己为菩萨的化身,试图通过慈悲和无私的统治,造福人民,借此巩固自己的政权。
Bayon
大乘佛教不仅是宗教信仰,还作为一种政治工具,帮助阇耶跋摩七世统一和安抚民众。在当时的高棉社会,宗教与政治紧密相连,统治者通过推行某种宗教体系来巩固自己的合法性。
尽管大乘佛教在阇耶跋摩七世时期达到顶峰,早在13世纪,上座部佛教就从邻国的泰国、缅甸和斯里兰卡逐渐传入柬埔寨。上座部佛教在这些地区发展迅速,并通过僧侣和商人网络扩展到高棉。
与大乘佛教相比,上座部佛教的教义更加简朴、直接,强调个人的解脱与修行,而不是依靠菩萨或其他神灵的帮助。这种信仰体系较为平易近人,尤其在那些希望通过自我修行获得解脱的民众中更受欢迎。上座部佛教也提倡严格的僧伽纪律和简单的仪式,与高棉社会的农村生活方式更为契合。
14世纪,柬埔寨的王室也逐渐转向支持上座部佛教,开始推行该宗教作为国家信仰。这一转变可能是受到了邻国泰国和老挝的影响,因为这些国家的统治者也开始采纳上座部佛教作为主要信仰。
高棉文化地区的国王们逐渐将上座部佛教视为一种更有效的统治工具,因为它强调秩序、社会和谐,以及对僧侣和国王的尊崇,符合当时统治阶层的需求。
随着上座部佛教的普及,大乘佛教逐渐失去了其在高棉帝国的主导地位。15世纪高棉帝国的衰落、吴哥城的废弃,以及邻国佛教国家的文化影响,使大乘佛教逐步退出高棉文化地区的主流宗教舞台。
上座部佛教在15世纪逐渐取代大乘佛教,成为高棉文化地区的主要宗教。现代柬埔寨几乎全民信奉上座部佛教,佛教成为国家的核心精神和文化象征。僧侣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参与教育、文化传承和社会事务。
虽然大乘佛教不再是主流,但它的影响依然存在,尤其体现在高棉文化地区的艺术、建筑和一些民间信仰中。阇耶跋摩七世时期的建筑,如巴戎寺、塔普伦寺,至今仍然是高棉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的来说,阇耶跋摩七世推行的大乘佛教在其统治期间取得了巨大的宗教和政治影响力,但随着13世纪上座部佛教从邻国引入,并逐渐获得王室和民众的支持,大乘佛教在柬埔寨的地位逐渐被取代。如今,上座部佛教已成为高棉文化地区的主要宗教,而大乘佛教的影响更多保留在艺术、建筑和历史记忆中。
P
art5
寺庙
Vat Samrong Ek 是位于越南南部茶荣省的一座历史悠久的高棉族寺庙。这座寺庙是当地高棉族社区的宗教和文化中心,也是该地区高棉文化的象征之一。
茶荣省Trà Vinh
Vat Samrong Ek 建于19世纪,属于越南高棉族传统的上座部佛教寺庙。它是湄公河三角洲地区众多高棉寺庙中的一座,反映了该地区高棉文化的延续与发展。寺庙的名称“Samrong Ek”可能与当地的地理或树木(Samrong 是一种植物)有关,类似命名在高棉文化中较为常见。
Vat Samrong Ek 寺庙的建筑风格典型地保留了高棉传统,包括装饰华丽的寺庙正殿、精美的雕刻以及色彩鲜艳的墙壁画。寺庙的主要建筑有尖顶结构,四周的墙壁上雕刻着佛教故事、神话以及高棉文化的象征性图案。它的建筑和装饰风格与柬埔寨的吴哥寺庙建筑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细节上也反映了越南高棉族群的地方特色。
作为上座部佛教寺庙,Vat Samrong Ek 是高棉族社区日常宗教活动的中心,举办各种佛教仪式和节庆活动,尤其是高棉新年(Chol Chnam Thmey) 和盂兰盆节等佛教节日。僧侣们在寺庙中进行佛法修行,同时也是当地文化和教育的重要传播者。
寺庙还是高棉族社会的重要文化场所,既是宗教活动的中心,也承担着传承语言、艺术和文化传统的功能。
P
art6
手印
在这组造像中,佛陀所结的手印是“触地印”,巴利语Bhūmisparśa Mudrā,英文通常称为Touching the Earth gesture。这是佛陀最著名的手印之一,象征着佛陀在菩提树下觉悟成佛的关键时刻,他通过触摸大地来作证自己的觉悟。
当时,佛陀在菩提树下冥想,面对魔王(Māra)和各种干扰。为了回应魔王对他觉悟资格的质疑,佛陀右手指向大地,请求大地作证他所经历的无数劫中的修行和善行。这一动作象征着他对觉悟的坚定和对世俗挑战的胜利。
大地被认为是见证佛陀无数生生世世修行的证明。通过这一手印,佛陀以大地为见证,证明他已经积累了无量的善业,达到了成佛的资格。
触地印也象征着佛陀面对外界干扰时的坚定不移、内心的稳定与觉悟。无论面对什么样的诱惑或干扰,佛陀都保持不动摇的心态,最终超越了世俗的束缚,达成涅槃。
触地印的动作通常就是这样的:佛陀的右手下垂,指尖触地,手背向外。这是请求大地作证的象征。佛陀的左手通常放在他的腿上,掌心向上,处于冥想状态。
这个手印通常出现在佛陀成道的雕像或画像中,象征着他在菩提树下的觉悟时刻。这一手印不仅是佛陀觉悟的象征,还展示了他通过自我修行战胜内外干扰、实现究竟解脱的过程。
P
art7
佛教旗
在这组造像的前部有一面旗子,这被称为佛教旗(Buddhist flag),是一面象征佛教信仰的多彩旗帜。它在所有佛教传统中广泛使用,象征佛教的共同精神。佛教旗最早是在1885年由斯里兰卡佛教委员会设计的,并在斯里兰卡首次使用,之后逐渐被世界各地的佛教徒接受。
佛教旗一般由五种颜色的条纹构成,这些颜色象征着佛陀觉悟时发出的五种光芒。这些颜色及其象征意义如下:
从佛陀头发中散发的蓝色光芒象征着对所有众生的普遍慈悲精神。
从佛陀表皮中散发的黄色光芒象征着避免一切极端、带来平衡与解脱的中道。
从佛陀肌肉中散发的红色光芒象征着佛法修行带来的福佑。
从佛陀骨骼和牙齿中散发的白色光芒象征着佛法的纯净及其带来的解脱。
从佛陀手掌、脚跟和嘴唇中散发的橙色光芒象征着佛法不可动摇的智慧。
此外,旗上还有一道竖条由这些五色的混合色构成,象征着五种颜色的统一与和谐,表达佛教徒的共同团结。
在不同的地区,也有佛教旗的不同变体,如在缅甸和越南的一些地区,会用绿色取代橙色。
佛教旗于1885年由Henry Steel Olcott设计,用以纪念佛陀的涅槃。后来,它被佛教大会(The World Fellowship of Buddhists)在1952年采用为国际性的佛教象征。佛教旗如今在全球佛教节日和庆典中使用,尤其是重要的节日如卫塞节(Vesak,佛陀诞生、觉悟和涅槃的纪念日)。
总的来说,越南的佛像一般面容和善,神态宁静,具有典型的东南亚佛教造像特征,但其造型较中国佛像更为修长。佛像的头部通常戴有螺旋发髻(类似卷发的雕刻),头顶上的高肉髻突出。佛像通常展示经典的佛教手印,这些手印与上座部佛教中的教义紧密相连。
与越南北部的佛像相比,高棉风格的佛像更加简朴、朴实,并带有明显的宗教崇敬感,具有典型的柔和与威严并存的风格。
文字|ChatGPT,陈硕整理
图片|网络,主图来自SOAS大学课程,Ashley Thompson,2001
排版|陈硕
设计模板|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