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硅谷最近热议的“创始人模式”

文摘   2024-09-05 13:06   湖北  

全文约2000字,阅读需6分钟


硅谷最近都在热议“创始人模式”,到底是个啥?
     我迅速找了下原文并认真拜读了一下,跟大家分享下内容,也说说我们对于这个话题的一些思考,希望对你也有一些启发。
      文章是YC(美国著名的创业孵化器)的创始人Paul Graham,在一次YC的演讲活动后有感而发,而演讲者正是Airbnb(爱彼迎公司)创始人兼CEO Brian Chesky.  


——
这是HRBP Lab的第53篇原创
喜欢的话点个赞、在看
你的支持,是我们的动力。
👇



一、内容分享与部分解读:

这部分介绍了下Brian Chesky的演讲内容和背景(网上暂时未找到演讲的具体内容),总结来看,主要是几点:
(1)初创公司想扩大规模时,创始人得到的建议普遍都是“找到优秀的人,授权他们去把事情做好”,但从结果来看,往往事与愿违。这个经历与判断,得到了很多初创CEO的响应,大家都有同感。
(2)Brian提到对苹果乔布斯的学习,并且应该是有效的(具体如何学的,文章后面部分提到)。
(3)Paul Graham从其中察觉到,给出错误建议的核心原因,是建议者更多基于一个职业经理人的视角来看的,而不是创始人的视角。于是,正式提出了“创始人模式”和“经理人模式”两个管理模式。

这一段道出了,Paul Graham对“经理人模式”否定的原因:
(1)经营企业像模块化的设计,管理过程是个黑箱子。
(2)经理人管理更多是发出指令,员工自行决定如何做,管理者不参与做事的细节。
(3)创始人会有很强的“被欺骗感”,哈哈,而且是两边欺骗:创业导师和经理人。
文章分享到这里,我们暂停思考下:“经理人模式”的确就是如此吗?所有的职业经理人都是这样的吗?
只要稍微深入学习过相关管理理论的朋友,应该能感知到,这个事情肯定没这么绝对。
(1)市场上,肯定会存在“伪高管”,不仅美国创始人会吐槽,大家看国内市场,也都在讨论,怎么找到“真高管”、如何打造“真高管”团队,所以从创始人的感受层面,是完全能同理的。但优秀经理人的案例,不论国外还是国内,都还是有的,我立马想到的就是,微软的萨提亚·纳德拉、国内美的集团的方洪波。
(2)经理人的管理,和“不看过程和细节、只做向上管理”绝对不能划等号,反而真正的经理人管理准则里,都是强调担当、责任、PDCA闭环管理等逻辑的。
(3)创始人的“被欺骗感”,的确是值得深思的一个现象。我认为大部分创业导师不会“有意”欺骗创始人,更多的问题、Gap是存在于,创业导师或专家说的观点,创始人是如何“理解、消化和行动”的。例如,导师提出的要“雇佣优秀的人、授权管理”,更多是基于企业要规模化扩张,以及部分业务领域创始人已经精力不足、顾及不了,再或者是某些专业职能,创始人自己也有知识和能力盲区,为了组织更健康发展,所以才会有如此的提议。我们看,这背后核心的点在于,创始人是否真的明白和理解,那些专家和导师的逻辑。毕竟,大部分专家和导师只能时点性的“提建议”,没法长期陪伴,所以存在理解偏差和执行偏差,也是在所难免的。

(1)这一部分中,让我惊讶的是,作者对于“CEO跨级沟通”会变成一个“越级”事情,显得很激动,而且还举了乔布斯的案例。但我认为,在很多真正推行“扁平化架构、平等沟通”的企业里,跨层级高效沟通,已然不是什么新奇的事情了,国内很多互联网企业、高科技企业,在这方面其实做的还可以的。我认可CEO在很多场景直接跟员工沟通的重要性,尤其是初创型企业,但这个尚不能成为“创始人模式”的主要构成吧。
(2)不过Paul Graham在文章最后,也提到了创始人“20人”与“管2000人”是不同的,不授权不行啊,创始人毕竟也是人,精力、时间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件事一杆子管到底。因此,这里点出了创始人模式下,“如何分权”、“如何定义管理边界”等问题,但没有展开,只是能感受到,创始人模式这么看来,肯定比经理人模式更复杂了。

二、思考与小结:
看完这篇文章后,包括看的部分公众号文章、短视频的内容,稍微说下我的思考与感受:
1、没有优劣,唯有两面:其实从这篇文章的描述看,也并没有非常清晰的表达和总结,所定义的“创始人模式”、“经理人模式”到底是什么,包括哪些层面和维度,更多还是一些相对零散的感受与观点。包括我看部分公众号文章和短视频,也尝试去做一些定义,但我觉得也不算很精准。
不去纠结这篇文章里两种模式的具体定义和内涵,更多去思考这两者的对比,我认为不应该是把两者拉到一个对立面来做选择的,市场上既有“卓越的创始人”,也有“优秀的经理人”,实际案例都能告诉我们,各种情况都有。但我们今天更需要看的是,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卓越创始人”背后有什么样的经理人团队;而那些闪亮的“优秀经理人”身后有什么样的创始人。稍微去研究下即可知道,往往都是“双向奔赴”的,所以,我们更应该把创始人管理、经理人管理放入整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框架内,让彼此形成更好的合力,打造强有力的组织。
2、警惕大企业病:我认为这篇文章最大的价值,反而是“提醒”。文章中提到的“糟糕的建议(来源于创业导师或专家)”、“骗人的高管”、“经理人更擅长向上管理”、“创始人不看过程”、“层级与官僚”等,这些用我们国内的惯常语言来说,就是得了“大企业病”。当然这对大企业很不友好,也不是所有大企业都这样,哈哈。但我们发现,这种所谓的“大企业病”,已经不只是存在于规模大、发展稳定的企业中了。很多初创公司,百人左右、甚至几十个人,都会出现类似的情况,的确值得所有企业、创始人、管理者给予足够的警惕。


   END  


 #往期精彩

“1+3”模型,HRBP的工作舆图


建立招聘管理全体系认知


正确理解绩效管理


人才发展体系的框架要点


聊聊HRBP的职业发展路径


绩效管理中如何做好沟通


如何让HRBP既靠谱又增值?


实践分享

🎧

HRBP Lab上线播客节目,期待你的收听与关

小宇宙/喜马拉雅:HRBP实践研究室

本文为原创内容,转载请后台联系

欢迎各位 点赞  在看  分享 三连支持

HRBP实践研究室
HRBP=HR×(B+P). HRBP不仅是一个岗位、一种角色,更是一种将“业务管理”与“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充分融合的思维模式与最佳实践。 HRBPLab致力于不断学习与创新,帮助企业和职场人,跨越周期与迷茫,点亮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