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指标的设计原则与注意事项

文摘   2024-09-02 07:50   湖北  

全文约2500字,阅读需8分钟

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拿结果”。

      对于业务管理者、HRBP来说,做任何事,都是为了业务成功,本质上就是为了获得既定的结果。

      绩效体系的搭建与运行,是管理工作“拿结果”的保障系统,非常重要。我们在前期的文章中,跟大家分享过《正确理解绩效管理》《绩效管理中如何做好沟通》《绩效管理中的那些常见偏差》几篇文章,从基本认知、关键方法等方面做了一些总结。

      本篇,我们就如何有效的制定绩效目标(指标)跟大家做一些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这是HRBP Lab的第52篇原创
喜欢的话点个赞、在看
你的支持,是我们的动力。
👇


- 01- 
绩效目标/指标来源于什么

谈绩效目标/指标的来源,就一定要先理解企业的“顶层设计”,例如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相关概念已在最新期播客里分享,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收听),以及公司股权结构、章程、投资者关系等等。
从上图不难看出,“从上至下”的逻辑来看,绩效指标是来源于层层的组织目标分解。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的几个点是:

(1)就阶段性的绩效指标设定而言,起点和关键点是公司要有一个相对明确的战略。抓住机遇或时代红利的组织,也许即使没有战略或战略不清,也能活不错,但如果想打造一个更具备长远发展能力的组织,大多情况下是不能行的。

(2)公司的战略,绝对不止是“收入”和“净利润”。很多初创公司,对于战略的理解,更多还只是停留在简单的财务指标上。对于“公司是如何实现赚钱的”,其实理解都不是很深,那要做出战略就非常困难了。具体的如何理解和制定战略,可以详见文章《不懂战略,不可能是真BP》。

(3)目标的制定与分解,这个主责一定是对应的管理者。例如,公司的整体组织目标设定,主责是CEO;事业部的目标设定,主责是事业部GM。但我们发现,有些企业的业务管理者,连目标制定这件事都没能力主导完成,甚至希望把“定目标、下发任务”的事情,转给HRBP或财务团队来负责,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另外,组织也需要“从下至上”的辅助目标制定。有些人就会好奇“绩效指标不就是为了承接上级的工作目标、公司的目标吗?咋还要我们从下至上去思考?”

一方面,绩效指标的设计,除了承接上一级目标的分解之外,也需要根据各个专业职能团队本身的功能与价值定位,去制定相应的重点工作目标。其次,在一些创新型的组织里,我们更鼓励和期待,一线员工能涌现出更多好的工作成果,例如:做出提高效率的工具、制定出更优的解决方案、找到客户新的需求、做出新的产品等等。


- 02- 
绩效目标/指标设计的原则

最主要的原则就是符合“SMART法则,即:

S:Specific,要明确和具体,不能含糊或模棱两可;

M:Measurable,可衡量的,例如通过数量、时间、质量、成本等方式,能明确衡量方式和标准;

A:Attainable,有一定挑战但能实现的,我们俗话说指标的设计“是跳一跳能够得着的”,如果目标设计的太高而员工无论如何都觉得实现不了,这个目标就是没意义的;

R:Relevant,要体现相关性。例如我们希望改善团队的人才结构,如果定的目标是“要求HRBP一个月做出5门课”,这就会显得关联性偏弱,这背后涉及到对于目标及其解决方案和策略的选择与制定,很多业务管理者其实在此处都会出现类似问题,尤其是一些偏“定性类”的工作目标。

T:Time-bound,要有时间性。时间是组织、个人最重要的资源,任何一个目标都是需要体现时间性的。

举个例子:


指标名称

衡量标准

不满足Smart

用户行为分析

高质量的完成产品调研报告,获得产品经理认可。

Smart

10月1日前完成产品主要3类用户的调研报告,帮助产品经理了解用户使用习惯,行业成熟等情况,报告的质量经产品经理评价在90分以上。

- 03- 
绩效工具选择与指标内容的设计

大部分企业用的最多的工具还是KPI,近十年国内企业尤其是一些偏互联网、科技、创新型的组织,开始兴起OKR的应用。对于两个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要点不在此赘述,下图总结了我们对两个工具的对比分析,给大家参考一下。

我们还是以KPI的应用为重点,来具体看一下绩效指标的内容设计,要注意些什么?

(1)KPI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KPI的本质,其实是“承诺”。我们在绩效管理的认知篇中也反复强调,绩效目标的设计,重在沟通、参与及达成共识。

一方面,绩效目标需要充分的进行双向沟通,具有挑战性,并获得员工对于目标的承诺;

另一方面,“承诺”最好是书面的,让员工以Excel形式邮件发出,或在OA上填写。

(2)KPI的制定注意事项有哪些?

KPI由“指标名称”、“衡量标准”、“权重”几部分组成,我们梳理了一些注意点:

A. 衡量标准要符合上文提到的Smart原则,对于常见的衡量标准的用词,可以参考下图:

我们发现,很多业务管理者在衡量标准的描述时,经常会用到类似“加大力度“、“努力提高”、“完善工作”、“提高质量”、“全力以赴”、“市场领先”等等这样很难衡量的词语,需要特别注意。

B. 对于权重的设计,没有非常固定的要求或规律,但总结相对常见的情况来说,需要注意几点:

  • 指标数控制在3-6项之间,过多的指标容易导致部门和员工分散注意力,容易重复与冲突;
  • 每个指标的KPI权重一般不低于5%太低了没必要写进KPI中;
  • 权重要体现差异,避免平均化,让员工形成有效的工作策略;
  • 权重一般取5% 的倍数,简化后续的绩效评估难度。

C. 从岗位职责出发,我们也可以按一定的流程和逻辑提炼出其KPI。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步骤,并可以从“时间、数量、质量、成本、风险”几个因素进行分析:第一步:明确岗位的职责;第二步:分析客户是谁;第三步:深入分析客户需求;第四步:需要提交什么成果;第五步:如何评价。

D. 典型的KPI模板设计举例:


- 小结- 

对于绩效目标/指标的设计,总结一下,关键点如下:

1、战略承接与呼应:组织的重点工作和目标落实到个人,确保“上下对齐”;

2、澄清期望、双向交流和沟通:管理者与员工沟通达成目标的思路,分析组织和个人面临的挑战,鼓励员工设置挑战性的目标;

3、目标聚焦:聚焦本周期内的关键任务和项目,无需将所有工作都写入目标,绩效评价时既要考虑达成结果,也要考虑员工基于岗位责任的全面贡献;

4、目标制定是绩效管理的基础:目标制定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员工的产出和结果的评价,甚至导致评估结果满意不满意的投诉;

5、目标量化:目标尽量量化,不能量化的需要进行细化,如设置里程碑、关键动作等。

希望大家都能把绩效目标的管理做的更充分、更到位,让绩效管理真正助力管理“拿到结果”。


   END  


 #往期精彩

“1+3”模型,HRBP的工作舆图


建立招聘管理全体系认知


正确理解绩效管理


人才发展体系的框架要点


聊聊HRBP的职业发展路径


绩效管理中如何做好沟通


如何让HRBP既靠谱又增值?


实践分享

🎧

HRBP Lab上线播客节目,期待你的收听与关

小宇宙/喜马拉雅:HRBP实践研究室

本文为原创内容,转载请后台联系

欢迎各位 点赞  在看  分享 三连支持

HRBP实践研究室
HRBP=HR×(B+P). HRBP不仅是一个岗位、一种角色,更是一种将“业务管理”与“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充分融合的思维模式与最佳实践。 HRBPLab致力于不断学习与创新,帮助企业和职场人,跨越周期与迷茫,点亮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