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 • 班主任工作室】优秀教育案例(十)

文摘   2024-12-19 15:20   重庆  

作者:黄锐湉

慧心滋润

精彩绽放



陶行知先生主张教师要以身作则,“要学生做的事,教师躬亲共做 ;要学生学的知识,教师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师躬亲共守。” 这种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才是真正的教育,以不倦的教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我们花果的孩子,从小要做到友善,互助,感恩,乐观,尊敬师长、孝敬父母。作为班主任,我也一直在孩子品德成长的台阶上伸出坚实有力的大手,拉着他们脚步坚定的成长。



一、案例背景

我班有个学生,他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他人喜欢、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孩子。他开始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后来口头上答应了,可他又一如既往,坚决不改。此时我心灰意冷,算了吧,或许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又觉得身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不能因一个后进生无法转化而影响整个班集体,必须面对现实!我内心一横:不转化你,誓不罢休。他无进步,或许是他并没有真正认识自己的错误,没有真正要做个他人喜欢的人的念头。我仍然不断引导鼓励他,多让他参与到班级事务中来,在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他取得好成绩。我为了鼓励他,专门颁给他一张奖状,第二学期,他学习更努力了,在期中测试中,他取得了高分。从他身上,我也得到了启发和思考。



二、以人为本,付出师爱

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这样特殊的后进生我耐着性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



三、以生之助,友情感化

同学的帮助对一个后进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在学生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因此,我让他与其它同学交朋友做起,和好同学一起坐,让他感受同学对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让他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能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他的情况特殊,主要是自制力差,对自己的错误、缺点认识缺乏,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产生厌恶、憎恨心理。因此,我就以爱心为媒介,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与他谈心,与他交朋友,使其认识错误,树立做个好学生的念头;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编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的同学跟他坐,给予学习和思想上的帮助;单独当面批改他的作业,让他感到老师的关心、重视,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鼓励他努力学习,从而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通过一年的潜心努力,精心转化,终于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他摇身一变,由捣蛋鬼转变为纪律委员,由后进生转变为先进生,他无论在哪里见到我,都会亲切叫上一声:老师,您好!我总是报之一笑,并说上一声:你好。



作为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有责任让学生树立信心进而到达育人的目的。愿:我们携起手来乘赏识之风,捧起关爱之情,燃起信心之火,播下希望之种,使每一位后进生都能沐浴在师生的关爱之中,共同把后进生转化成为先进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统筹:左   亚、赵勇刚

              审核:王继东、张   玲

              责编:龙友利、谭金艳班主任工作室    

重庆市合川区花果小学

长按识别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