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 • 班主任工作室】优秀教育叙事(二)

文摘   2024-10-16 22:01   重庆  

爱,无需特殊

作者:黄微





这位语言清晰,正流利朗读课文的学生小杰,其实是一名听障孩子。

一年前,第一次接到这个班时,小杰妈妈就焦虑地告诉我:“黄老师,我家孩子患有先天性听力障碍,从小就戴着助听器。这几年多亏了前面几任老师的照顾,以后也要麻烦黄老师多多照顾他。”小杰妈妈紧紧地拉着我的手,说着说着,眼圈就泛红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对这个特殊的孩子倾注了特殊的关爱:安排座位时,把高高的他排在最前面;大扫除时,给壮壮的他分工是最轻的;无论上课还是下课,我都会主动问他听清老师的话了吗?甚至我在班上还专门成立了“爱心帮帮团”,让同学们时刻帮助他。



我想,这份特别的爱,不仅是因为小杰妈妈的嘱托,更是源于一个教师对一个特殊孩子的“爱”。

当我沉浸在自己所信仰的最有温度的教育带来的成就感中时,有一天……

“黄老师,不好了,小杰闹脾气了!”

教室里一片狼藉,书本文具撒了一地,小杰站在座位前一言不发,拳头却握得紧紧的。同桌连忙委屈地向我解释:“组长喊大家交作业,小杰就是不动,我想帮他交,他就突然发了脾气!”

我凑近小杰,刚想问他怎么回事,却发现他藏在耳朵里的助听器没有了,我赶紧凑近他的耳朵问:“小杰,你的助听器呢?”

他猛地抬头,紧握的拳头啪啪砸在我身上,大吼道:“我不要,不要戴助听器!” 几个女生吓得尖叫起来,高个子男生军军急忙挤过来要帮我,我拦住军军的手:“等等,他一定有原因……”

小杰见我没有责骂他,情绪有了些许缓和。

随后,我轻轻拉着小杰的手来到学校的小花园,安抚好他的情绪,帮他戴上助听器,提出了我的疑惑。

小杰小声说:“戴着不舒服!”

当我说让妈妈带他去医院调整一下助听器时,他却低头不语。半晌,他支支吾吾地说:“班里就我一个人戴,我...我不想和大家不一样。”

我愣了一下,原来他已经开始意识到自己与别人的不一样。我想了想,告诉小杰,戴助听器和其他同学戴眼镜的作用是相似的,只不过戴眼镜的人比较多,戴助听器的人很少而已。他沉默了一会儿,轻轻地点了点头。

原以为风波平息了,没想到……

一天,值日组长匆忙跑来找我:“老师,小杰又在闹事了!”

我赶忙跑进教室,见小杰正和一个同学抢拖把。

我感到奇怪: 我给他定的清洁岗位是擦桌子,他怎么又要去抢拖把呢?

于是,我示意那个学生把拖把递给他,问:“你抢拖把干什么呢?”

“我要拖地。”小杰小声地说。

我愣了一下,好像明白了什么,笑着对他说:“可以呀,可是拖的时候要当心点哟,别撞到助听器。”他先是一惊,随后脸上洋溢着我从未见过的笑容。

等小杰把教室拖完,我问他想拖地的原因,没想到他冒出一句:“我不要你们可怜!”

小杰的话让我一下子呆住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不停的思考:我对他这样照顾,同学们对他这么关心,他非但不领情,还把这当成了对他的可怜。为什么会这样呢?

回到家,我开始上网查询资料,翻阅相关书籍,利用课余时间去特殊学校请教......



我意识到: 或许对于小杰来说,他需要的不是特别的爱,而是要把他当成普通的孩子,我们只按照自己的想法对小杰给予了“特殊”的爱,却忽略了他内心真正的需求,也忽视了他自我成长的能力。

于是,我尝试着走进他:在座位轮换时,我征询了小杰的意见,根据他的身高,把他从原先第一排调整到了靠后的位置;日常上课时,我也不再刻意关注他,不再特意降低对他的学习要求;课堂上,我要求他每节课做好课堂笔记,不再依赖父母;在“岗位轮换会”上,我让小杰在值日小组内提出自己的岗位意愿,并建议学生们尊重小杰的意愿,不再给他特殊照顾,让他去挑战那些比原先重点、累点、难点的劳动;趣味运动会,我根据小杰手臂修长、投掷准确度高的特点,推荐他代表班级参加“百发百中”项目;班级里特意为小杰成立的“爱心帮帮团”也变成了“同伴互助团”——不再是同学们对小杰单方面的关心和帮助,小杰也开始学会关心帮助同伴......

回想起之前小杰家长对他的过度照顾和百般顺从,我意识到只靠学校和老师的改变是有缺陷的。

于是,我再一次进行家访,告诉小杰父母:“虽然小杰听力有障碍,但他更希望大家把他当作一个普通孩子,我们‘特别的爱’会让他产生不被尊重和被怜悯的感受,同时也会弱化他自我成长的能力。”我建议家长在学习中,不要再提前教小杰课本知识,而是让他养成自己预习的习惯;生活中,不要再包办小杰的所有活,而是鼓励他尝试着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面对小杰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要学会坚定地说“不”;当小杰碰到困难想退缩时,要学会放手让他自己挑战......

我们的慢慢放手和不再“偏爱”,虽然开始让小杰有点不适应,但在“你值得被信任”,“我们相信你”,“你一定行”的鼓励下,小杰在成长!他上课的专注度高了,听课效果越来越好,他不再任性发脾气了,和同学相处也越来越融洽;他第一次勇敢地走到讲台,向同学们大声说出自己的梦想;他第一次自信地站在操场上,和同学们一起参与运动事......小杰也在一次次参与、一阵阵掌声中,实现着自我的成长!



“爱,无需特殊!”感谢小杰让我明白,每个学生虽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个性、兴趣、天赋和潜力。但作为班主任,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这种个体差异,更需要用专业的智慧去解读学生言行背后的心理需求,让每一份爱特别而不特殊,这才是睿智的爱,是大爱。

小爱予人,大爱育人!


         统筹:左   亚、赵勇刚

         审核:王继东、张   玲

         责编:龙友利、谭金艳班主任工作室    

重庆市合川区花果小学

长按识别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