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浇灌
呵护成长
师者如舟,千里不殆;师者如光,微以致远。每个孩子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他们独一无二,又充满生命力和潜力,他们渴求着阳光和雨露,等待着绽放自己的美丽和光彩。而我们就是这园丁,精心照料,默默耕耘,用爱浇灌,呵护成长,静待花开。作为教师,我们在小小的一方天地中,为孩子们塑造未来的灵魂,创造无限的可能。
教育根植于爱,爱是教育的基础。每接到一个新的班级,都会面对新的学生,这是新的挑战,也是新的开始。还记得一年级最开始接手班级前,看到名单上有58位学生的我,只感觉肩上的压力很大,满脑子想的都是应该如何面对58位性格迥异的学生。当我看到58张稚嫩的脸庞和58双明亮的眼睛,他们的眼神中充满着对未知的好奇与对未来小学生活的期待。纵使激动得有些过头,但他们也极力控制住自己,端端正正地坐着。到这里,我知道,这是命运赋予我的一项重任。正所谓“教学相长也”,在教育他们的过程中,我又何尝不是一直在提升自我呢?在教室里,我们一起探索知识的海洋,在语文课上一起感受文字的力量,在班会课中构建交流的平台,我尽力用我所学的知识,让孩子们尽情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无限可能。运动会上,我们一同挥洒汗水,享受运动的快乐。每一次的奔跑、跳跃、欢呼,都是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跳蚤市场上,我们共同准备物品、支摊、推销、吆喝,在欢快的氛围中体会努力的成果。眨眼间,时间快过去了一年,孩子们相较于刚入学的自己,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共同成长”是这一年的关键词。
爱是一种鼓励,鼓励是学生向上发展的燃料,是指引学生前进方向的宝石。在班级中,有一群性格迥异的“小人物”,他们有的聪明伶俐,有的善良乖巧,有的调皮却又可爱至极。每个学生都有他们独特的轨迹和成长节奏,即使是那些顽皮捣蛋的学生,也在以自己的方式绽放着属于自己的光彩。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需要我们用爱去耐心地浇灌与培育,而这其中,少不了名为“鼓励”的养料。小扬(化名)在一年级上期刚入学时,由于对小学全新环境的极度不熟悉、不适应,缺乏安全感的他很抗拒来学校上学,需要爸爸或妈妈亲自送到教室门口,并哄嚎啕大哭的他很久很久,他才可能勉强走进教室。即使是在学校中,他也会找诸如“我肚子疼”、“我脑袋疼”等理由尽可能想让爸爸妈妈来接他回家。在通过一系列譬如单独谈心、同学鼓励等方式帮助他适应小学生活后,他终于能够独立上课,但新的问题接踵而至了,由于开学那段时间的缺课,小刚在学习上很难赶上同学们的进度,成为了一名学习上的“后进生”。小刚在学习上难以尝到成功的滋味,在学习方面就更加学不进去了,上课坐不端正、找周围的同学讲话、自己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这致使他的学习进入了一个越来越难的“恶性循环”。更重要的是,在学习上尝不到成就感的他,开始通过和发生摩擦的同学打架这种方式来感受成就感,以此来解决问题。
我很清楚他目前的状况,并且在发现批评教育对他产生的效果开始减弱后,我决定换一种方式。我发现平时在班级中,我单独夸张某一名同学在某一个方面表现得非常好,那其他的同学就会以他为榜样,向他学习。而这位成为榜样的同学,就会下意识地继续规范自己的行为,使自己做得更好,让自己这个“榜样”当之无愧。而对于小刚这种班级中稍微有些后进的学生,会更加渴望这种机会。后面的一次,当我发现小刚在课堂上某个时刻坐得比较端正时,我立马开始吹起“彩虹屁”来:“哇!老师要表扬小刚在课堂中做到了坐如钟。其他小朋友要向小刚学习哦!”听到我的话,小刚的眼神中迸发出惊喜与震惊,明亮的大眼睛中流露出无限的光彩,下意识地把背挺得更直了。也许是之前小刚作为坐姿典范的情况比较少,同学们纷纷把目光投向了他,接着也纷纷把背挺得直直的。那节课中,小刚鼓起了勇气,开始在课堂中举了好几次手,我每次都让他起来回答,并且给足了鼓励,让他有了学习的信心,那一节课,小刚把新的知识掌握得特别牢。在那节课下课时,我问起全班同学,认为谁是本节课的“课堂之星”,大家不约而同地提名了小刚。问及原因,有说小刚坐姿特别好的,有说小刚回答问题认真思考、特别积极的,还有说小刚今天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进步非常大。同学们情不自禁地竖着大拇指,你一言我一语,把小刚说成了个大红脸,同时,保持了一节课的背悄悄地挺得更直了。从此,小刚在课堂上变得非常积极认真,虽然由于基础较差,在学习上面还处于“追赶”同学的情况,但较之前的自己,不断在稳步提升。而我接着还让他当我的小助手,专门帮助我在课间留意是否有发生摩擦解决不当的同学,让他试着帮同学调解,他也做得特别棒。由此,小刚在学习和生活行为习惯上都因为小小的“鼓励”而有了巨大的改变。这是他的收获,又何尝不是我的收获呢?
一个孩子可以在鼓励中学会自信、学会赞赏他人、学会爱惜自己。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和闪光点,就像一朵朵美丽的花在风中摇曳时总会散发出不一样的香气。而作为教师,我们要加入鼓励作为养料,用爱浇灌,用心呵护,待孩子在风中绽放!
统筹:左 亚、赵勇刚
审核:王继东、张 玲
责编:龙友利、谭金艳班主任工作室
重庆市合川区花果小学
长按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