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名初出茅庐的老师,怀揣着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谆谆教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踏上了这片神圣的三尺讲台。当我面对那些清澈无邪的眼眸和稚嫩的脸庞时,心中便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情感,我深知,每一位孩子都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需要我用心去呵护、去雕琢。
一、案例背景
在我初为人师的日子里,我遇到了我的第一届学生,全班共16个孩子。每个孩子都看似无忧无虑、天真无邪,实则在他们那一张张稚嫩的脸庞后,却有着一个个让人心疼的故事。有开学没多久就“笑着”对我说“我妈妈去世了,我都不知道她埋在哪儿”,还有从小就没见过妈妈的孩子,却时常给我讲他心中妈妈的样子......他们笑得那么开心,说的那么云淡风轻,但我却听得无比难受...其中尧尧让我印象最为深刻,也是这群孩子中让我最为牵挂的一个。
记得那是2018年的六一儿童节,其他孩子都在家人的陪同下早早的来到学校等待着节目演出。与争先想坐前排的同学不同,只有尧尧独自坐在角落,悄悄地抹着眼泪,时不时往校门望去,似乎有所期待。我不明所以,就默默关注着她。直到节目演出结束,一位白发苍苍、佝偻着背的老人家颤颤巍巍的走进学校,那是她的爷爷。看到爷爷的那一刻,尧尧再也抑制不住心里的委屈,嚎啕大哭起来。安慰她的同时,我也从爷爷处得知,尧尧两岁时父亲就因生病去世,母亲也因不堪重负改嫁到外地,从此杳无音信。孩子只能跟着年迈多病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而老人家儿童节当天之所以晚到仅仅只是为了节约2元钱的车费。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下定决心要尽我所能去帮助尧尧。我时常给她一些经济上的援助,爷爷觉得总是接受我的帮助有些不好意思,便想着法儿的来感谢我。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去年冬天的一个晚上,那天天很冷,夜很黑,孩子爷爷给我打电话说在校门口等我,还没走出学校就看到一位穿着破旧黑色夹袄,佝偻着背,旁边还放着背篓的老人家,看着我走过来,老人家也赶忙迎上前问我是哪个老师,或许是看出了我的惊讶,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着说“我患了老年痴呆,记不住人”。说罢,又挠了挠头,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一样。得知我是他要找的人后,便连忙说着家里收了点蜂蜜,攒了点鸡蛋,怕我不接受,他有些紧张的搓着手。我也趁机放了几百元钱在他衣袋里,他先是一愣,接着一只手紧紧地握着我的手,另一只手拽着袖口抹着眼泪哽咽着对我说“我,我该怎么感谢你嘛,怎么感谢你嘛”,在这一刻,我也控制不住情绪了,我不能想象这80多岁的老人家是如何在这严寒又漆黑的夜晚走到学校的,也不能想象尧尧在家是如何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的。他们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生活窘迫的心疼,懂得感恩的淳朴,更让我明白了一个教师的责任。
二、引导策略
(一)家校沟通,创设有爱环境
像尧尧这样的单亲家庭,班里一共有6个。为了让更多的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关爱,我特意将每周三定为“亲子见面日”,让孩子们能够在这一天与远在外地的家人进行视频通话。同时,我还用手机记录下孩子们的成长瞬间,让他们能够留下美好的回忆。这些举措不仅让孩子们的性格变得更加开朗,也让他们与家人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
(二)用心聆听,成为良师益友
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不仅在课堂上耐心讲解知识,更是在课下倾听尧尧的心声,在生活中“不经意间”给予她更多的帮助和关爱。或是一碗蛋炒饭,或是一块小饼干,又或是一根辣条......慢慢的,我们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在我的陪伴下,尧尧逐渐走出了阴霾,她的脸上重新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她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成为了一个自信、阳光的女孩。
(二)积极改变,助力主动成长
为了彻底引领尧尧以及班里其他孩子走出“困境”,我决心主动与班里的同学建立起深厚的友谊。由于我们是一所住宿制学校,孩子们在这里生活的时间相对较长,这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相处时光。
每天晚饭后,我总会组织孩子们一起学习洗衣服和洗袜子。在这个过程中,我耐心地指导他们如何正确操作,并分享一些实用的生活小窍门。看着孩子们从笨拙到熟练,我深感欣慰。此外,我还教授孩子们如何做饭,让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烹饪技能。在停水时,我会及时为孩子们烧水洗澡,确保他们的生活不受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在一件件小事中逐渐获得了成长和自信。他们开始主动探索和学习其他事情,不仅学会了如何照顾自己,还学会了如何与他人相处。他们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开朗,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同时,他们与我的关系也越来越亲密,经常向我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
看到孩子们的变化,我深感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用心去引导他们成长,就一定能够收获满满的幸福和成就感。
三、总结反思
回首这几年的教育生涯,我深感师者如光,微以致远。虽然我所做的事情可能微不足道,但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播撒善良、宽容和爱的种子,就一定能够在孩子们的心灵空地上开出绚烂的花朵。我将继续躬耕于教坛,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成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守护者和引路人。
统筹:左 亚、赵勇刚
审核:王继东、张 玲
责编:龙友利、谭金艳班主任工作室
重庆市合川区花果小学
长按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