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 • 班主任工作室】优秀教育案例(六)

文摘   2024-11-20 16:42   重庆  

用爱构筑美好的教育

作者:冯继芬


一、案例描述

我们班有一个小男孩叫小新,他活泼开朗,聪明伶俐,惹人喜爱。但课内课外,他都缺乏一定的自控力。数学课上,他一会儿找同桌说话,一会儿玩橡皮和铅笔。经过我的观察,发现他注意力很不集中,有轻微的多动症现象。

二、案例分析

经过与各科教师的沟通讨论,结合对小新进行了多次家访,探究分析了诱发小新多动症的因素。

1.高龄二胎,拉升多动风险

小新家庭成员较简单,父母在生育小新时年龄偏大,有研究表明,多动症与父母的生育年龄有关。尤其是父亲的年龄越大,儿童患多动症的风险也会越高。

2.棍神教养,萌发多动阴影

小新父母忙于工作,常常很晚回家,父母更是鲜少参与孩子的教育和生活,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也相当严厉,多为批评式教育,甚至在说教不管用时,还会对孩子进行严重地打骂。这种平时对小新不关心,一管教起来就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对小新的多动症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3.饮食失调,提供多动能量

由于小新基本是由爷爷照顾长大,在饮食方面爷爷不太注意,让小新食用了过多的糖果和饮料,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糖分和人工色素,这两种成分都可以加重多动症的症状。

4.引导不足,加剧多动心理

小新在家庭中受到的忽视、贵骂、惩罚等使得他心理负担加重,在校时由于其多动症的行为,又引起授了课教师的制止和批评,同学也不堪其扰,与其产生矛盾。这些都使小新产生焦虑、孤独和逆反心理,这也势必会让小新的多动症症状加重。

三、细节对策

针对患有多动症的小孩应该采取哪些方法进行正确引导呢?

经研究发现,需要多管齐下,包括家庭、学校以及日常生活等方面。

1.理解与接纳

·家长和老师要充分理解孩子的行为不是故意的,而是疾病所致。

·接纳孩子的现状,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2.设定明确规则

·制定简单明确的规则,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规则要具体、可操作,并且一贯执行。

3.培养注意力

·通过一些有趣的活动,如阅读、绘画、拼图等,逐渐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设定小目标,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给予奖励。

4.鼓励积极行为

·及时发现孩子的优点和进步,给予表扬和鼓励。

·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5.提供适当运动

·让孩子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释放多余的能量。

·如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

6.调整饮食结构

·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增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7.建立良好沟通

·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予他们表达的机会。

总之,多动症儿童的这些行为不是单靠说理和惩罚就能克服的问题。家长需要通过系统有效的训练来帮助孩子取得进步,这一过程可能是漫长和反复的,需要家长付出更多爱心和耐心。




              统筹:左   亚、赵勇刚

              审核:王继东、张   玲

              责编:龙友利、谭金艳班主任工作室    

重庆市合川区花果小学

长按识别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