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是“买买买”的专属季节。
在“双11”全民网购的热潮中,一年一度的“进博时间”也在今天如约开启。
这是一场国家级的“买买买”盛会。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15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各省市交易团、各大央企等国家队“代表”纷纷下场,化身“超级买手”。
自2018年首次举办,一届届进博会上满载的国家队“购物车”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买买买”的愿望和实力。
从“卖全球”到“买全球”,我们为何要“买买买”?
一、从“卖卖卖”到“买买买”
如果说,出口是卖东西“挣钱”,那进口就是买东西“花钱”。前六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额超过4200亿美元,成为我们“买买买”的一个缩影。这些年来,中国人不仅会“挣钱”,还越来越能、越来越会“花钱”,是名副其实的“超级买手”。
越来越能买。1979年1月,3000箱瓶装可口可乐打开了中国进口消费品市场的大门。初尝异国滋味的国人打开了味蕾的新世界,也开启了全球“买买买”的历程。
智利的车厘子、阿根廷的牛肉、厄瓜多尔的大虾、法国的红酒、新西兰的牛奶……最近几年,每年大约有1500亿美元的进口食品来到我们的餐桌,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食品进口国。
不只是食品,跟随可口可乐脚步而来的还有进口服装、家电、工业装备、汽车等等。时至今日,我们从美国进口芯片、大豆,从德国进口汽车、药品,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口水果和天然气……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到工厂的运营生产,我们搜罗好物、“买遍”全球。
1978年,中国的进口额仅有206亿美元。2023年,中国进口额达到17.98万亿元。40多年的“买买买”背后,中国进口市场规模扩大了900多倍,连续15年稳居全球第二。
越来越会买。进博会是一个“买买买”的好渠道。以青岛为例,前六届进博会期间,青岛交易团装满“购物车”,累计意向成交额超过137亿美元。
40多年前,可口可乐就像是奢侈品;现在,我们可以足不出户买遍全球。越来越能买的背后,是像进博会这样的渠道越来越多,我们越来越好买,也越来越会买。
那些曾经只能在友谊商店买到的进口商品,现在“触手可得”。在超市,突尼斯石榴、阿富汗松子、白俄罗斯巧克力……进口商品五花八门;在网购平台,从动动手指到收到大洋彼岸的商品,也不过几天时间。
这背后,有许多跨国公司立足中国市场,源源不断带来全球新品;有进出口贸易商持续洽谈、上新、铺货;也有中国生产和零售企业的采购团队全球采买的忙碌身影……
二、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市场”
我们为什么要“买买买”?
过去,我们发力“卖卖卖”。通过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制造业,中国将产品卖向全球,成就了“世界工厂”的美誉;现在,我们通过进博会等平台“买买买”,一步步向“世界市场”的角色转变。
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市场”,从千方百计“卖遍全球”到不遗余力“买遍全球”,背后是中国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以及中国外贸的转型升级。
“买买买”彰显购买实力和消费能力。外汇储备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际支付能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缺乏外汇储备,在进口商品时难免“囊中羞涩”。
后来,我国大力鼓励企业出口换取外汇、拉动经济增长。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始终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连续19年稳居世界第一。随着眼界日益开阔,家底日渐厚实,中国人对全球好物有了更多向往,“买买买”的底气也就更足了。
2018年开始,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社会消费品市场。目前,中国在汽车、能源、半导体、奢侈品、旅游、B2C跨境电商等诸多领域,都是世界第一大消费市场。
“买买买”推动中国外贸转型升级。当下,面对全球经济格局、贸易格局的深刻调整,良性的对外开放、对外合作必然不能只进不出,贸易往来必然是有来有往、有去有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明确提出“积极主动扩大进口”。“买买买”背后,中国外贸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正从出口导向转向注重贸易平衡,从出口“一条腿”走路变成出口、进口“两条腿”走路。
从数据上看,中国进口规模已由2012年的11.49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17.99万亿元。2023年,中国进口来源地覆盖了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口“朋友圈”的不断扩大让中国实现了“买全球”。
在国际贸易的广阔舞台上,出口与进口如同舞台上的两位主角,各自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从“卖卖卖”到“买买买”,中国的外贸结构也在发生深刻变化。
三、对外贸易不是一场“零和博弈”
如何更好地“买买买”?
近年来,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多边贸易体制受到冲击。面对这样的“乱流”,中国始终坚守和捍卫多边贸易体制,多次向世界表态: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在国际经济合作中,贸易关系是建立在等价交换基础上的互惠互利关系,而不是你多我少、你输我赢的“零和博弈”。
中国的市场,也是世界的市场。一条阿富汗的地毯、一罐卢旺达的辣椒酱、一瓶阿根廷的橄榄油……这些进口商品的背后,是国外老百姓实实在在的收入。
“开放让中国的大市场成为全球贸易的强磁场,让中国式现代化成为世界发展的新机遇。”我国有14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有世界上规模最大、成长最快的中等收入群体,为全球企业提供了一个规模巨大、增长迅速的消费市场。
以进口消费品为例。《2023中国进口发展报告》显示,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消费品进口占比处于相对较低水平,2022年中国人均消费品进口额仅占人均消费的5.57%,未来尚有较大增长空间。
七年来,进博会“朋友圈”持续扩大,“成绩单”越发亮眼。今年进博会的主题是“新时代,共享未来”,进一步凸显了中国面向世界开放的诚意和胸怀。
出口是赚钱,而进口不只是花钱。出口导向是很多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的选择,而中国是实施这一战略最成功的国家之一。长久以来的发展战略让一些人产生了这样的错觉:出口是为了赚钱,而进口只是花钱的生意。
实际上,我们不停“买买买”的背后还有许多深意。在普通消费者眼中,进口是更甜的水果、更香的美酒、更嫩的牛排;在企业眼中,进口是更好的解决方案、更先进的工艺流程、更高效的要素资源配置。
于一国之产业,“进口竞争”产生的“鲶鱼效应”将有效推动国内产业升级。以家电产业为例,改革开放初期日本等国的进口家电曾在中国市场占据绝对优势地位,这种竞争激发了中国企业的潜力。不到二十年,中国制造的家电不仅成功“收复”了国内市场,还迅速“反攻”全球市场,成为全球家电制造业的绝对主力。
于一国之地位,成为进口大国意味着可以拥有对国际商品更大的定价权,也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在经济领域的国际地位又会对政治领域、国际关系产生巨大影响。
“进博时间”正式开启。“买买买”背后,是中国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决心,也彰显了我们与世界开放融通、共谋发展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