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荷兰读博已经整整三年,当秋天临近,我的博士合同也进入了最后一年。如果一切顺利,下一个秋天将是收获的季节;即便不顺,我的人生也还有许多慢慢成熟的秋天在等待。
读博后,我定期半年一小结,记录自己的读博生涯,每一次总结,我都会用简单的一句话概括自己的成长。第一年是“心灵成长大于学术进展”,第二年是“充实的独处,递增的幸福”,而第三年,尽管压力最大,收获也最为丰富。这一年,我最想分享的主题是---终结孤独,自洽自由。
3个月前,我写了一篇题为《无法消解的孤独感》的文章,成为了我公众号迄今为止阅读量最高的一篇。有趣的是,自从写完这篇文章后,在过去的107天里,我再也没有感受到孤独。
回想当时,生活一如往常地运转,我的人生轨迹没有任何偏离:我衣食无忧,朋友遍布,身边有神仙导师,远方有相爱的父母。我原本应该感到幸福,但却同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持续的、浓厚的孤独感。
这种孤独感纠缠了我三周,逼迫我第一次如此认真地审视它。这是一种存在主义的孤独---当你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时,那就是孤独;当你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时,那种孤独感更是深不见底。
这种存在主义的孤独,或许只能意会难以言传。尽管我再三强调这种孤独与他人无关,但还是不可避免地收到了诸如“找个对象就不孤独了”或“生了孩子就不孤独了”的建议。我相信这些建议是善意的,但面对存在主义的孤独,它们并不适用。甚至有个别读者认为我大声喊“我好孤独”是在求偶,这让我不禁想起高中时我酷爱戴彩色发卡,却被很多同学误认为是在谈恋爱,或是想谈恋爱。本是个人审美的表达,却被解读为对另一个性别的取悦。
前车之鉴,我必须再次澄清,存在主义的孤独与任何外在他者无关,它只关乎一个字:我!我!我!
令我欣慰的是,大部分读者都能理解我所说的存在主义孤独。评论区中有许多留言精准表达了我未能言尽的感受。感受到这种孤独是一种觉醒,我不确定下一步是继续清醒,还是重新陷入昏睡,但众多读者的回声让我感到,我的觉醒在千千万万的人心中得到了回应。
孤独的话题往往容易变得抽象,尤其是存在主义的孤独本身就极具抽象性。接下来,我将尝试具体化地分享我是如何终结这种孤独的。
过去几个月,我从身边很多中国博士留学生那里听到了几乎一致的烦恼。他们大多在国内完成了本科和硕士,来到荷兰这个节奏缓慢的学术环境读博。尽管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舒展,但也无法真正享受这种松弛。核心原因在于,大家从小就习惯了激烈竞争,害怕一旦松懈就会被社会淘汰。尤其是当国内博士轻松产出十几篇甚至几十篇论文时,我们却还在荷兰的草地上晒太阳。最终,我们都会回到中国的人才市场,那么在荷兰这个“卷”不起来的学术环境中,如何确保自己能顺利进入国内市场呢?
如果我终将无法达到社会的期待,那么我此刻的存在是否还有意义?直白地说,如果在荷兰读博最终让我无法与国内的博士竞争,那我选择出国读博是否还有意义?
我对存在主义孤独的总结是---当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也感受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时,孤独便滋生。要终结这种孤独,就是要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并清楚自己存在的意义。
回想起刚开始读博的第一个月,我参加了一堂名为“赋能博士旅程”的工作坊。其中有一个环节要求我们用一张图片来形容自己,并描述原因。老师提供了几十张照片,包括水杯、花、苹果等随机物品。其他同学很快就选好了,唯独我纠结了很久,最后勉强拿了一张树的照片,并主动申请最后一个分享。
轮到我时,我坦诚地说,其实我不知道自己是谁,要去哪里,所以不知道什么图片可以代表我的存在。即便最终迫于时间选了一张图片,我也无法自圆其说。我甚至不确定自己为什么要读博。当时读研时,看似摆在眼前的只有读博和就业两条路,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申请了博士,申上了就读了,完全出于幸运。
老师和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帮我圆了这个故事,他们说,这棵树正好能代表我的状态:此刻的我根基尚浅,还不知道自己要往什么方向生长,但没关系,现在正是扎根的阶段,随着时间的积累,根基会越来越深,这棵树自然也会更加稳定,逐渐明确自己的位置和方向。
回顾这三年的博士生涯,仅看我公众号文章的标题便可见一斑,这正是一个扎根的过程---往内在深处扎根。对自我的了解越深,根系越长;自洽越深,根系越广。当我真正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并接纳有关自己的一切,我便能在这天地间找到自己的位置,感受到真实而坚定的存在。
长命百岁:活在当下
在这106天里,我经历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内心转变。刚开始,我并没有意识到什么改变了,只是觉得那种如影随形的孤独感渐渐淡去了。我开始认真回顾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或许是因为我逐渐放下了对未来的焦虑,也或许是因为我终于学会了如何与自己的内心对话。无论如何,这段时间的变化是潜移默化的,但它却真实而深刻地影响了我的生活。
我发现,孤独感的消失与我对自己更加坦诚密不可分。我接受了自己有时不确定的状态,承认了自己的脆弱,也学会了给自己更多的宽容。这种自洽的状态,成了我走出孤独的关键。
这一切都与我越来越确定的核心价值观息息相关。
博士第二年,我参加了一个名为“拥抱完整的人生”的工作坊,基于接纳与承诺疗法(ACT)的理论,带领我练习觉察和接纳,找到并实现自己的核心价值。
在这个工作坊的最后,我惊讶地发现,原来从小到大我最想要的就是长命百岁,久活的排序远远在成就和财富之前。
于是,我又问我自己,为什么我总想活得久呢?原来是因为我从小就对世界充满好奇与热爱,我好奇未来世界的所有可能性,我想亲自去见证世界的变迁,我爱世界的每一个面,即便它充满动荡与不安,但也同样激荡着旺盛的生命力,我爱这生命力。
想明白了这一点以后,人生的很多烦恼就自动终结了。若我终将长命百岁,那无所谓我是现在功成名就还是150岁功成名就,因为只要我还活着,就是在靠近自己的终极目标。
为了实现终极梦想,我常年早睡早起,规律作息,不酒不烟,健身冥想。增强体魄的同时,我也一直在修炼心态,我把自己想象成世界的见证者,一个自我成长的容器,一切的发生都是在帮助我认识更完整的世界和更完整的自己。我是物质世界的平民,却是精神世界的富翁。
孤独的力量
在荷兰读博的这三年里,我不得不频繁地面对“存在”与“意义”这些哲学命题。尤其是在感受到存在主义孤独的那段时间里,这些问题变得格外紧迫。我开始思考,为什么我会感受到孤独?是因为我无法在他人眼中找到自我存在的意义吗?
我逐渐明白,存在主义的孤独不是消极的,它反而是一种觉醒。它让我意识到,存在的意义并不在于被他人承认,而在于自我认知和内心的平衡。当我不再急于寻找外部的认同,而是开始倾听内心的声音,孤独感也随之消解。最终,我学会了与自己的孤独和平相处,甚至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
如果你正在经历类似的感受,我想告诉你,不要害怕孤独,试着去理解它、拥抱它。在孤独中,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力量。
愿你在未来的旅程中,与孤独和解,找到真正的自我。
排版 | 135编辑器
图片 | 笔者随手拍的
文字 | 学海自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