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一群猴子在爬树,你一直都在仰着头,呼哧呼哧地往上爬,所以,你永远都只能看到你上面那只猴子的红屁股。你要记住,有时候你也可以停下来,看一看身边飘过的云彩。如果你低头看一看下面,你会发现身后是一张又一张灿烂的笑脸。不要老是盯着猴子屁股看,多看一看猴子的脸和天上的云吧!”
这是我在精神专科医院实习期间,我的师父郑汉峰对我说的话。作为一个精神科和心理学专家,他见过了人生百态,在我本科快毕业为考研而焦虑的时候,他给我讲了这样一个寓言。在那之后的许多年里,我常常想起这个寓言,最近一次和朋友提起这个寓言,就是在前天。
我弟决定考研,是在和一些研究生打交道后,发现大家都是平庸的普通人,他想:如果这些人都能读研,那我也行!
我决定申博,也有类似的心路历程。
硕士期间我的朋友圈子大部分都是博士生,在建立这样的朋友圈子之前,我一直觉得博士都是高高在上、闪闪发光的存在,ta们一定都是天才,都极其优秀,而平庸如我,怎配读博?
正是因为认识到博士也都是平庸的普通人,才给了我申请博士的勇气。
我申请博士的勇气,来自于另一个顿悟:能力是和时间成正比的,很多时候,我们和“理想ta者”之间的差距,并不是能力,而是时间。
把小学生和高中生做比较是必败的,小学生和高中生差的不是知识水平,不是智慧,不是能力,而是时间。如果给小学生时间追平初中阶段的缺失,当初的小学生未必会比现在的高中生差。
然而,人性的弱点就在于,即便小学生已经来到了高中,我们的比较对象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来到了大学。我们永远在和别人做一场必败的比较,永远在和那些看起来比我们更优秀的人比较,却总是容易忽略,ta们不过是比我们多活了几年而已。
和我同一天开始读博的同事是我们部门公认的“卷王”,他每天最早上班,最晚下班。我不会拿自己的成果和他比较,因为他付出了远远超出我付出的时间,更何况,他还比我聪明,我衷心希望他取得更多成果,因为虽然我不是最勤奋的那个,但我希望天道酬勤,善待他这样拼命努力的人。
时间和能力成正比,另一个意思是,即便看起来我们拥有相同的时间,但每个人对时间的分配是不一样的。菜农比不过我写公众号,因为ta们没有把时间投入在培养写作上;同样的,我比不过菜农会种菜,也是因为我没有付出同样的精力去学习种菜。
他人的成就只属于他人,拿自己没有的东西与别人闪闪发光的成就作比较,除了自惭形秽,徒增烦恼,没有任何意义。
如果你有一个终点要去抵达,那就请相信时间的力量!
我写公众号快7年了,但从去年开始,我的读者群体才从亲戚朋友扩散到陌生人。我的后台数据显示,我的粉丝数每一天都在增长,有时候一天的涨粉数量都超过了我前6年积累的读者总量,关注我的人基本上都是因为读了关于我读博体验的文章。
去年有一个读者朋友特别有趣,ta坚定地想来格罗宁根大学读博,问了很多问题,一番讨论后,我发现ta真正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在我们学校并没有匹配的导师,于是建议ta找别的学校,选一个最匹配的导师。可是ta坚持要申请格大的博士,就算是做自己不了解也不感兴趣的方向,也要来格大。
“因为你描述的读博体验太美好了,所以我想去你的学校!”
这种盲目地相信让我很警惕,我意识到分享美好是我个人的选择,但当美好成为了全貌,我就有责任祛魅,让读者看到更多维度的体验。
我的确分享了很多读博的美好体验,因为我想记录自己最幸福的瞬间。最近我也开始分享我的困惑,因为我的确是到了读博的收尾阶段,压力自然而生。
分享我在读博期间获得的2个奖项和担任的3个职位,这些经历也进一步让我对成就和履历祛魅。
最近我拿了2个学术生涯的小奖项——最佳海报展示奖。在2个学术会议上,展示同一张海报,海报展示的是我的博士课题,同时我也要结合海报内容,口头向其他参加学术会议的博士生和教授介绍我的博士课题,最终由所有的参与者共同投票,选出大家认为最好的海报展示。
我能拿奖,主要归功于我脸皮厚,没羞没臊地邀请所有来听我报告的人把票投给我,尤其是拉拢我的同事们和朋友们。简单来说,就是脸皮厚加人缘好。
其次,才是我落落大方、热情有亲和力的公共演讲素养,我与观众沟通和建立联结的互动能力。但这一点,其实绝大多数博士生都具备,差异不大。
拿了奖,不等于最优秀;没拿奖,不代表不够优秀。
“最佳博士毕业论文”审核员
这个道理,在我担任荷兰社会心理协会“最佳毕业论文奖”审核员的两年里,尤其深刻。
当我是一个拥有投票权的人,我才意识到,我投出的那一票,未必是完全客观公正的。比如我是否完全理解这本论文,我对这本论文里的理论或研究方法更熟悉也会让我天然地更偏向于它,我对于它的价值也有我自己的主观判断。虽然最终由大家的投票选择出荷兰最优秀的社会心理学博士毕业论文,看似公允客观,但很有可能是大家各自的主观和偶然碰撞到一起产生的结果。
比如,这个协会的审核标准是由所有委员讨论后定的,这些标准只代表我们少数几个人对这个奖项的评比标准,脱颖而出的,只是刚好契合这些标准的论文。
更何况,有很多人根本就没有把自己的论文投进来参与评选,很多优秀的论文都没有参与这套评价体系。
反过来讲,如果为其他论文量身定制评比标准,那每一个论文都有可能获奖。
最佳人气奖、最佳观众喜爱奖、最佳方法奖、最佳社会影响力奖......这种娱乐圈颁奖像发大白菜的现象引发了全网群嘲,但我倒觉得其实放在很多领域,也不无道理。
学术论文,不止一个评价标准。
人生,也不该只有一套评价体系。
研究助理协调人
我也担任了2年我们部门的研究助理协调员,主要是做一些人力资源的工作,帮助我们部门的博士生和教授们招聘和面试研究助理。
HR的角色主要就是收本硕学生的简历、面试和发拒信,这个角色的体验也让我对找工作的过程祛魅。
比如,有的时候一个简单的研究助理工作就有十几个学生竞争,我会从中选取各方面和工作内容最匹配的学生,剩下的统一发拒信,每个人的拒信内容都是统一的模板。
所以,被拒绝,并不是因为不够优秀。
也有时候,一个要求较高的职位只有一个学生申请,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我们只能选择这个学生,花更多时间慢慢教ta。
所以,被选择,也不一定是因为最优秀。
不要把别人是否选择你,内化为评价自己的唯一标准!
博士生代表
格罗宁根大学社会心理学部门总共有超过30个博士生,我也从博二开始担任博士生代表,有点像学生时代的课代表,我作为教授和博士生之间的桥梁,帮助博士生向部门领导传达诉求,也帮助部门领导在做一些决策时向博士生们征求意见。
我的核心功能,就是让博士生和教授们之间的信息沟通保持透明和通畅。
我会参与所有部门领导会议(每月1次)和教师组的集体会议(6周一次),作为唯一一个参会的博士生,我要了解领导们和老师们都在干什么,也让领导和老师们知道我们博士们有什么诉求。比如之前我们想一起上编程课,我就负责向领导申请经费和帮大家选课报名等。
上述所有成就和履历都非常微小,毕竟我也只是一个普通人,的确没有什么大成就,但我依然想用这些小小的“光环经历”告诉大家,我们要对别人的履历祛魅,不要对别人的优秀有过高的想象力。
至少,我我这里,上述2个小奖项是因为只有我愿意厚着脸皮求大家给我投票,我担任的3个职位也全部都是因为当部门这些职位有空缺的时候,领导问:谁愿意干这活儿?没有人回应,我就想着,那就不如我来干吧,反正我也没干过,抱着好奇心去体验。
你看,当我只描述一个闪闪发光的标题,比如某某奖项,某某职位,看似是在传达一种“我很优秀”的信号。但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一切不过都是偶然,有与没有这些光环,我都是我。
我很普通,且很自信,我爱这样的我!
排版|135编辑器
文案|学海自香
贴纸|比格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