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在茶水间遇到了论文引用量全校排名第二的教授,我们专业领域的学术泰斗,他和我打招呼问的第一句话是:“你现在还沉浸在两周前赢了海报最佳人气奖的喜悦里吗?”
因为是同一个部门的教授,也是前两周会议的学术主席,他见证了我拿奖前后的全过程,我一时分不清他是真的在为我高兴,还是在调侃我为了赢所用的手段。
我有些不好意思,回答说,也就是拿奖的那一刻很开心,但是之后就看淡了,毕竟我知道我能拿奖,全靠我的同事们集体帮我投票,很多同事甚至都没看我的报告就直接给我投票了,所以我的赢,并不完全公平,也不是因为我的报告做得最好,而是因为我的同事们都很支持我。
教授说:你拿奖的方式并没有问题啊,这说明你的确很受大家的欢迎,这也是竞争这个最佳人气奖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啊。你就应该感到高兴啊!
我继续捍卫“我不该太高兴”的想法,说:“是,但其实我也不是最受欢迎,我只是运用了一点营销自己的手段而已,所以,拿了奖,也不实至名归。”
教授笑了笑说:“对啊!营销本来就是很重要的技能啊!你用得好,得了奖,就该高兴啊!”
我如释重负,笑着说:“对诶!我的确应该感到高兴。谢谢你温暖的话!这对我来说很重要!”
为了记录这个治愈时刻,我立刻回到办公室,写下了这段对话。
其实拿奖以后我一直很想分享我拿奖的过程。奖项本身的确很小,也就值25欧的奖金,和一张证书,最多能在找工作的时候在简历上添几个字。但拿奖的过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对我今后的人生很有借鉴意义。
这是我对于直接表达“我想赢”的一次小小实验,结果很轻易地就大获成功了,这对于我接下来的人生也很有参考价值,我也很想分享给我的读者朋友们。但之前由于觉得自己拿奖的过程并不光彩,所以我一直羞于讲述这个过程。
现在,我终于可以坦然地分享这个值得高兴的经历了。
会议的第一天,早餐桌上,我和几个同事一起用餐,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我借着机会试探性地表达了关于我如何才能赢的想法。
首先,我对其中一位同事遗憾地在一次基金竞选中惜败表示惋惜和不公,因为和她竞争的博士所在的部门非常团结,对方的同事们都出席了那次会议,并集体为ta投票。作为对比,我们社会心理学部门虽然博士生很多,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出席了会议,且由于我们都太乖,遵守规则,按照自己的心意投票给自己认可的项目,甚至如果有人觉得项目都很好,我们就主动放弃投票,坚守内心的公平原则。
所以最后我们的票都很分散,而竞争对手的票在一开始就赢在了起跑线。能同台竞技的,一定是势均力敌的项目,用投票来决定花落谁家,本身就是拼人气,或者拼团结。
然后,我对自己在去年欧洲社会心理学协会的学术会议上没有拿到奖项而感到遗憾。我做了万全的准备,我的海报备受好评,为了让大家记住我,我还给把自己的海报和我的自我介绍做成了彩色的卡片送给观众,就是为了让他们在投票时想起我,因为我做了别人没想到的准备。
有些人对我的营销小心思表示惊讶,是他们从来没见过的巧思,对我赞不绝口,纷纷效仿。在报告期间,我和观众的交流如火如荼,连喝口水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在旁边看着我的同事都说我仿佛在发光,我的表现就是全场最好的,我一定能拿奖。
我自己和我收到的反馈都告诉我,我一定能拿奖。
但是我没有。
在100个报告者中投出1个最佳,光有优质的作品和精彩的报告是不够的,因为拿奖靠的是观众的投票,但我一直没有提醒喜欢我的报告的人给我投票,所以很多人忘了投票,或者从来就没有投票的习惯。我表现得再好,没有票,就拿不到奖。
这个经历告诉我,票很重要,所以拉票是必要的。
去年参加的国际学术会议让我记住了一个深刻的教训:
当时的我觉得做学术应该是波澜不惊,云淡风轻,淡泊名利,无谓得失的。我应该是清高的,是脱俗的,是没有世俗欲望的。我不仅仅不应该追求那一个小小的奖项,我甚至应该表现得很不屑,我应该视名利如粪土。所以我羞于启齿:请给我投票吧,因为我想赢!我天真地想着,我表现得这么好,大家一定会给我投票。
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我没赢。
但是,我想赢啊!!!!
让我没想到的是,我的同事们都一致认同我,他们决定一起给我投票。
我本以为表达自己想赢的欲望,赛前拉票,多多少少会引来争议,被人所不齿。所以,在表达前,我就做好了被评判的心理准备。让我完全意外的是,同事们一致赞同我的想法,他们说:我们一起让你赢!
一同进餐的六七个人就这么一拍即合了,我原以为大家只是说说玩笑,附和我的想法罢了。但当我去到热闹的会议现场,离下午的比赛还有6个小时,所有同事看到我都悄悄凑到我的耳边对我说:我会给你投票,你今天一定能赢!
原来,早餐桌上的几个同事挨个通知了所有其他同事:大家记住,今天我们集体给Lexi投票,不要投错了,不要让票数分散了,全部都投她一个人。
这倒给我整害羞了,有些羞耻,又有些感动,我开始期待被投票的感觉。
其实,同场竞争的,还有我们同一个部门的另外四个同事,但有几个参与竞争的同事也直接把他们的票投给了我。我觉得挺不好意思的,但既然已经开始了没羞没臊的拉票,就必须得忍受所有羞耻的感觉。
在会议上见到了其他学校的熟人,我给他们介绍了我的研究,在他们离开我的报告去看别人的报告之前,我告诉每一个熟络的朋友:我想赢,如果可以,我希望你给我投票!
有一些熟人当面就给我投票了,并且告诉我说:不是因为我和你熟才给你投票,是因为你的报告做得真的很好,我是从心出发的!
所以,最后,当我拿奖了,朋友们告诉我:你是实至名归的。
我运用的小心思就是和陌生人建立联结,他们才能在众多陌生的竞争者中,选择把票投给我。所以,在介绍完我自己的研究后,我会问陌生的观众:你叫什么名字?你的背景是什么?你正在做什么课题?并对他们所做的课题进行提问,表达真诚的好奇心。往往他们在说到自己的研究的时候,都会滔滔不绝,被我聆听的感觉让他们格外兴奋。
投票时间快截止了,有一个在乌特勒支大学刚读博一的女生被工作人员提醒该投票了,那个女生却说:我觉得每一个都很好,分不出哪个最好,所以我不想投票。
她的态度其实就是大部分观众的态度,害怕做选择,所以不投票。
于是我说:不想投票也没关系,不用勉强自己,但如果你手上有票,为什么不投给我呢?我想要你的票!
那个女生还是拒绝投票,于是我继续和她聊她的研究,在合适的机会下,我又提醒她:要不你把票投给我吧?
她依然拒绝。
没关系。
我继续和她聊,我们聊得很开心,我最后一次问:你都有票了,不要浪费啊,请你投给我吧,我真的很想赢!
最后,在我锲而不舍地请求下,那女孩最终还是开心地把票投给了我。
投票有一个很有趣的心理机制,比如政治领袖在竞选的过程中,就算不直接让你把票投给ta,ta只需要提醒你:记得投票哦!
于是,当你投票的时候,你会不自觉地把票投给ta,即便对方并没有直接说服你把票投给ta。因为当你脑海里想着投票这件事的时候,“投票”这个词是和提醒你投票的那个人强绑定的,尤其是在你没有明显偏好的情况下。
参考文献:Dale, A., & Strauss, A. (2009). Don't forget to vote: Text message reminders as a mobilization tool.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53(4), 787-804.
就像市场营销,一个很简单的现象,如果有人直接对你说了“买它”,相对于其他同样在推销产品,但并没有明确提醒你下单的销售员,你会不自觉地在提醒你“买它”的销售员那里下单。
所以,在这场大家都羞于拉票的竞争中,像我这样直白地表达:“给我投票”,就能让原本没打算投票的人和不知道该投谁的人,都把票归给我。
我们作为同等水平学校、同一专业领域的博士生,一起竞争的时候,大家的水平其实相差不大,每一个人的作品都是最好的。所以,最终,票,就落在了最想赢,且能成功把自己推销出去的人手里。
因为我敢坦然表达自己想赢的世俗欲望,敢于为了赢而推销自己,敢于兴致勃勃地为了赢而努力,也敢于面对即便努力了依然失败的可能性。
所以,我赢了!
-你想赢吗?-
排版|135编辑器
文案|学海自香
图片|随手拍的
贴纸|135编辑器,比格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