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内容抢先看:
01
论著
目的:监测 2023 年国内主要地区医疗机构临床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国内 73 所医院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商品化药敏试验自动测试仪按 CHINET 统一监测技术方案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 2023 年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折点标准判断。结果:2023 年 1—12 月 73 所医院共监测临床分离菌 445 199 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 29.0%,革兰阴性菌占 71.0%。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其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除假中间葡萄球菌和施氏葡萄球菌外)中甲氧西林耐药株 MRSA、MRSE 和 MRCNS 的检出率分别为 29.6%、81.9% 和 78.5%。甲氧西林耐药株对绝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MSSA、MSSE 和 MSCNS)。MRSA 中有 92.9% 的菌株对甲氧苄啶-磺胺甲 唑敏感 ;MRSE 中有 91.4% 的菌株对利福平敏感 ;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对多数测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低于屎肠球菌,两者中均有少数万古霉素耐药株。儿童和成人患者分离的非脑膜炎肺炎链球菌中青霉素敏感株的检出率分别为 93.1% 和 95.9%。除克雷伯菌属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 22.5%、23.6%外,其他细菌的耐药率多在 15.0% 以下。除天然耐药菌株外,其他肠杆菌目细菌对替加环素、黏菌素和多黏菌素 B 高度敏感,耐药率范围为 0.6%~10.0%。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 21.9% 和 17.4%,不动杆菌属对两药的耐药率分别高达 67.5% 和 68.1%。结论:临床分离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虽仍呈增长趋势,但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等多种重要的碳青霉烯类耐药株检出率则呈锯齿形上升,提示继续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开展多学科联动的方式为应对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及防止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发展提供重要保证。
目的:探讨以奥马环素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 2023 年 1月至 5 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奥马环素或奥马环素联用 β 内酰胺类-β 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为基础方案治疗的成年CAP 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用药记录分为不联用组、联用组,观察临床疗效、微生物学疗效以及药物相关不良事件。结果在纳入的 135 例成人 CAP 患者中,合并慢性肝病 23 例 (17.04%)、慢性肾病 25 例 (18.52%)。不联用组 64 例(47.41%)。总体治疗临床有效率 81.48%(110/135)。不联用组的整体临床有效率 79.69%(51/64),其中普通病房患者有效率 86.36%(38/44)。总体药物相关不良事件 15 例 21 例次,均为轻中度,主要引起恶心。结论:奥马环素对于中国成人 CAP 的临床疗效较好,尤其是对普通病房 CAP 患者疗效显著,并且奥马环素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多为轻中度,患者可耐受。
3、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疾病经济负担
目的:分析医院感染对恶性肿瘤患者疾病经济负担的影响。方法:收集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2020 年 1 月 1 日—2022 年 12 月 31 日所有恶性肿瘤患者住院资料,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和边际分析法,估算医院感染给恶性肿瘤患者、家庭和医院带来的经济负担。结果:共纳入 21 484 例恶性肿瘤患者,其中 205 例发生医院感染(发生率为 0.95%)。经 PSM 后,3 年间发生医院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医疗总费用为 7 115 755 元,其中医院感染导致医疗费用增加 5 473 910 元,增加金额占总费用的 76.93%;在增加的医疗费用中,以实验室诊断费用、抗菌药物费用、影像学诊断费用和手术治疗项目费用为主;医院感染导致每例恶性肿瘤患者延长住院天数 20.0 天,间接经济负担 7 600 元。3 年间恶性肿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导致医院损失 229 760 元[边际利润率(M%)=5%],期间损失利润比与感染率系数约为 3.52。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将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影响医疗护理质量的提升,对患者、家庭及医院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控制抗菌药物费用、实验室诊断费用、影像学诊断费用和手术治疗项目费用是降低医院感染恶性肿瘤患者住院总费用的重要切入点。
目的:比较两种免疫层析技术在快速检测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产碳青霉烯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 390 株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目细菌,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作为金标准,采用两种免疫层析法同步进行CRE 菌株的碳青霉烯酶基因型检测。结果:采用碳青霉烯酶的表型检测 390 株临床分离肠杆菌目细菌,213 株为 CRE 菌株,177 株为碳青霉烯类敏感肠杆菌目细菌(CSE)菌株。经 PCR 基因型检测,213 株 CRE 菌株中,207 株产碳青霉烯酶,6 株 CRE 菌株碳青霉烯类耐药机制不明确;207 株产碳青霉烯酶菌株中, 119 株产 KPC 酶、71 株产 NDM 酶、9 株产 IMP 酶、7 株产 OXA-48-like 酶和 1 株复合酶(KPC 酶 +NDM 酶)。同步采用两种免疫层析法(丹娜 DMK 和 NG-Test®CARBA5)进行检测,检测与 PCR 结果符合率均为 100%。两种免疫层析法检测 5 种碳青霉烯酶的灵敏度均为 100%(95% CI :97.7%~100%),特异度均为 100%(95% CI :97.4%~100%)。结论:免疫层析法操作简便、快速,可应用于检测临床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产碳青霉烯酶的分型。
02
病例报道
03
综述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一种急性病毒性呼吸道疾病,由流感病毒(季节性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在世界各地传播,影响所有年龄组,每年有近 10% 的世界人口受到流感影响,导致全球 300 万至 500 万例重症病例和多达 65 万人死亡。部分患者,诸如幼儿、老年人、孕妇和有基础疾病(如免疫缺陷疾病)患者等,可出现严重或致命的并发症。流感引起的最常见并发症为继发性细菌性肺炎,在 2009 年流感大流行期间 ICU 死亡人数中 55% 是由于继发细菌性肺炎所致,同时其也是引起疑难复杂及重症感染的重要原因。本文从流感病毒感染后肺部微环境变化以及细菌性感染易感性入手,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综述,希望可以为此类患者的临床诊治以及该方向的临床或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合并感染和继发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导致机体淋巴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下降,可发生其他病原体的合并或继发感染,使病情加重,增加诊疗的复杂性。因新冠是一种新发传染性疾病,在流行初期对其合并和继发感染的流行病学认识不足,许多临床决策在科学依据不足的情况下实施,尤其基于先前流感大流行期间细菌、真菌的高感染率及死亡风险,一些医院及指南建议对新冠患者使用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而随着新冠的蔓延与发展,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与以往流感病毒不同,新冠合并和继发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能会加速细菌的耐药进程。2022 年美国 CDC 发布的关于新冠对美国抗菌药物耐药性影响的报告显示,在新冠大流行的第一年,由于医务人员超负荷工作、各个医疗机构很难严格遵循感染预防和控制指导,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增加,导致美国医疗保健相关耐药病原体感染和死亡人数都至少增加15%。与 2019 年相比,耐碳青霉烯类不动杆菌属细菌感染增加 35%,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医院感染增加 35%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增加 32%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增加 16%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感染增加 13% ;耳念珠菌感染增加约 60%,耐药念珠菌感染增加 26%[7]。因此,梳理新冠合并和继发感染的发生率、病原构成及耐药率、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将有助于指导今后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细菌耐药。
为方便广大读者,现杂志推出期刊电子版,欢迎扫描二维码浏览、线上解锁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