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昌平孟氏家族和八口村高氏家族相传,流村镇古将村原住民中的高、孟二姓,高姓来自明代阳坊镇八口村,孟姓来自明代马池口镇亭自庄村南的孟村。
明朝之前孟子后裔,家谱没有排字。孟子的后裔,之所以没有孔子后人那么出名,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孟子这一脉,都是单传。从孟家的中兴之祖孟宁开始,孟子的后人终于开始变得人丁兴旺起来,后人逐渐越来越多。从第五十代开始,为了区分辈分,孟家开始排字。明朝景泰年间,立了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十个子辈。到了明末,又立了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这十个子辈。清朝同治年间,立了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十个字辈。民国初年,又加了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二十个字辈。
孟村早在元代即已成村,村民自山东邹城孟子后裔的孟氏族人。元代郭守敬为解决元大都漕运通航,建造了通惠河引水工程,这个工程名字叫白浮堰,于元代至元二十九年(1292)建成。白浮堰上源引流龙山白浮泉,一路西行,汇集了昌平西北部,西部山区的山涧水和泉水,在孟村西,又汇集了孟村西侧300米的一亩泉水,一亩泉就是《元史·河渠志》中提到的“孟村西一亩泉”,发源于孟村西侧300米的地上涌出泉,水面约一亩,故称一亩泉。泉水东南流入北沙河。
明代初期实行乡社制度,县下设乡,乡设社,社下为村。明代万历时期,由于财赋制度改用一条鞭法,又实行里甲制度,县下设里,里下设甲(村)。一个社约有50户,如果一个村落不足50户,可将两个或三个村落组成一社,如村与村之间相距太远,则20户组成一社。明代孟村是孟村社下面的一个村庄,对于“社”的命名,习惯以社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村名,作为社的名称。由此可见,当时的孟村是孟村社中的一个人口大村。
昌平孟姓家族家谱相传,孟村的孟氏家族来自山东孟子故里邹城,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家,被后人称为亚圣,由于其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历代统治者对孟子心存偏见,反映在政治待遇上,就与孔子有了鲜明的对比。孟子嫡系后裔子孙,在一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上,并没有享受到应有的政治福利。蒙古灭金后,元世祖忽必烈下诏命令南宗的前宋衍圣公孔洙入京觐见,随同孔洙一起进京的还有孟子后裔,到大都后,孔洙接受了元廷的高官厚禄,但是始终不肯接受“衍圣公”的任命,要求把衍圣公爵位让给被金朝任命的北宗衍圣公。面对孔洙的拒绝,元世祖忽必烈并未发怒,反而相当欣赏,他赞叹道:”宁违荣而不违道,真圣人后也!“既然孔洙不愿做衍圣公,忽必烈也不强求,当然,他也不愿加封被金朝任命的北宗衍圣公,衍圣公的爵位也就一直空缺,直至十余年后,元成宗即位,才重新封北宗为衍圣公,此后,衍圣公一直在北宗传承。孔洙留在元大都做官,孟子后裔不知何因,流落到昌平定居,一支定居到了孟村,另一支同祖姓人家定居到了百善镇孟祖村,孟祖村名的由来就是由孟姓和祖姓组成的。
元代白浮堰建成后,在白浮堰不同地段设置河官管理白浮堰,八口村是白浮堰的流经地,也是白浮堰的泄洪区,当时的八口村段白浮堰设有泄洪口,泄洪口平时用篱笆掩土堵住泄洪口,当白浮堰上游发洪水时,打开篱笆口,就达到了泄洪的目的。这个有篱笆的泄洪口,被称为笆口。明代时,白浮堰被废,笆口成为村落,称为笆口村,新中国成立以后,又改称为八口村。元代在八口村设有河官管理泄洪事务。曾任白羊沟王家园水库建设指挥部副指挥的八口村人高尚书回忆,其先祖就是元代从山东移民落户到八口村,管理白浮堰的河官。孟村的孟姓和昌平西部大姓谷家也从山东移民到北京,落户在昌平,也在八口村参与白浮堰管河工作。
明代万历时期,由于白浮堰被废,北沙河上游多次发生洪水灾害,孟村被洪水冲毁,同时八口村也遭受了洪水威胁,于是,八口村的高、谷二姓部分村民和孟村一部分孟姓村民,迁移到白羊城堡附近的古将村,孟姓和谷姓有一支迁移到南口镇檀峪村,孟姓另一支迁至阳坊镇后白虎涧村。谷姓还有一支迁至后桃洼村。
来自孟村的孟子后裔,一枝三叶,分别落户到流村镇古将村、南口镇檀峪村、阳坊镇后白虎涧村,虽然时光流逝数百年,但他们的名字排辈仍然按照山东曲阜市邹城孟子后裔的家谱“昭宪庆繁祥”等排名。
由于明代洪水所毁,现代亭自庄村南已经没有了孟村,孟村最后一次出现在人们视野中,是在明代隆庆《昌平州志》的记载中。进入到清代后,此村消失得无影无踪,已经没有人知道孟村的详细位置了。清末,参与编纂光绪《昌平州志》的西贯市村人麻兆庆,为了写昌平州志,骑驴寻访孟村,采访亭自庄村耆老,终于找到了孟村一亩泉和孟村,但此时孟村已改名为小亭子庄,也无孟姓村民,村民只有十来户。
除了孟村没有孟姓村民外,在古将村,明代的高姓人家一直同孟姓联姻,但高姓不知何时迁离了古将村,古将村传言,高姓是因为做生意离开了古将村。虽然现代古将村已经没有了高姓家族,但花塔村张庄、曹庄村、长水峪村依然有高姓家族,他们是否跟明代的古将村高姓有关,我们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