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流村地区山梆子戏的形成

文摘   2024-05-15 20:56   北京  

     在北京市的大西山地区,房山,昌平、门头沟等山区存在着古老的戏曲山梆子,现在已成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梆子是由流入张家口、宣化、怀来等地的山西梆子蜕变而成,形成于清代中期。山西梆子流入张家口地区后,在长期的演出过程中,为了赢得当地群众的喜爱,根据当地群众的语言习惯、情趣、爱好等,在艺术上进行不断改革,最终形成了早期的张家口梆子戏。山梆子戏虽然与河北梆子一样,来源于山西梆子,但二者的传播途径不同。河北梆子是从山西地区传入河北省保定地区,逐渐又传播至京津地区,形成了现代河北梆子。而山梆子则是由山西传播至张家口地区的山西梆子,结合张家口地区的民俗方言形成了张家口梆子戏,之后,张家口梆子戏又沿着永定河大峡谷,进入北京市大西山地区的门头沟、昌平、房山等地,形成了具有北京大西山特色的山梆子。


    梆子戏进入北京大西山地区,最初的落脚点是门头沟区西斋堂。清道光年间,由史家兄弟在西斋堂村创建“六合戏班”,在北京大西山地区多地演出,形成专业剧团。其规模之大,行当之全,颇有盛名。每逢演出,出动四五十名演员,光戏箱就有三四十个,十几辆大车拉运。由班主带领曾到京西八宝山唱戏,一唱就是40天,因剧目没重样而声震京都。由于六合班的河北梆子融合了北京大西山地区当地村民的方言、语调,演出场地又是山区农村,被北京大西山地区村民亲切地称为“山梆子”。


西斋堂村民居


     西斋堂梆子戏的唱腔和板式是旧时“山陕梆子”的韵调及原始形态,融合了北京大西山地区的小调、民歌、方言,戏中的道白是地道斋堂地方话。西斋堂梆子戏属于板腔体,音乐特点主要是主韵循环体、主曲变腔体,音区多以女性唱腔音区为准,板式丰富。音乐伴奏分文、武场,文场主要以管弦乐为主,即板胡、二胡、笛子、小号、笙等。武场有板鼓、锣、堂鼓、钹、镟、镲、挂板、铜钟、云锣等,打法多样,韵味十足。西斋堂山梆子戏的题材多来源于古典名著或民间传说,如杨家将、关羽、二十四孝等忠义人物故事,真实刻画古代人伦孝道、炎凉世态。其次,在演出中也结合了地方曲牌、语言特点、风土民情、民俗礼仪。目前可记述的戏剧有《临潼山》《麒麟山》《三义记》《斩子》《反午门》《打瓜园》《清风亭》《打金枝》《红鬃烈马》《李逵事母》《牡丹亭》等。


    清末,六合戏班传至第二三代时,开始有了两个分支戏班。清代光绪二十六年,西斋堂六合班的河北保定府新河县人陆金贵、田师傅将这一剧种传入昌平县横岭城,建立了六合班的分号“义和班”。横岭人称这一剧种为“老梆子、河北老调、浑梆子、京梆子”。横岭城河北梆子戏流传地区有怀来县的四营、定州营、外井沟、大南辛堡、瑞云观、南水泉。昌平县的长峪城、马刨泉等地。由于西斋堂的六合班名气大,陆金贵的义和班演出多打着六合班的旗号,使许多村庄认为六合班和义和班是同一个戏班。


横岭城周边地区

    大西山地区大部分村庄地处深山区,交通闭塞,很少与外界交流,但山区老百姓在农闲时,自身也有对文化娱乐活动的需求,而山梆子戏给老百姓的乡间文化生活增添了乐趣,还具有祈福谢神的功能,具有一定的广泛性与实用价值。逐渐,山区中的一些富庶大村,如长峪城、马刨泉等村,村民们通过卖粮、卖山货攒钱或者集资,逐步购置文武场的锣鼓、管弦等乐器和行头,从戏班请来老师口传面授学戏。并在本村辈辈相传下来。这些由村民组成的戏班子,都是义务演出,农闲时排练。过去村村都有庙,有庙就有戏台,戏台就是山村戏班子的演出地。通常每到春节都提前一个月练习,从农历正月初二开始演上四五天。村民热情高涨,路边搭台说唱就唱,唱戏成为那时候山区村民重要的娱乐活动。


长峪城村山梆子戏

古将村山梆子戏成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
 古将村山梆子戏行头
   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流村地区的长峪城、马刨泉等地是西斋堂六合班山梆子戏的主要流传村。他们表演的山梆子戏,在周边地区声名远扬,村里的戏班频繁地被其他村或者庙会受邀前去演出。在20世纪60年代破四旧时,山梆子戏几乎陷入了瘫痪状态,但在不久之后全国范围内又兴起唱样板戏的风潮,戏班为了生存,也组织起来开始学唱样板戏。在20世纪改革开放后的八90年代,村里的戏班主要是为周边农村举办的各种文化节庆、庙会、村民的红白喜事等活动服务,山梆子戏又逐渐红火了起来。

跟随高建走昌平
巡迹昌平人文历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