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一中关帝庙为何又被称为“晋商会馆”?

文摘   2023-09-19 11:31   北京  

祖辈居住在昌平县城里的老人,都知道有这样一个谜语:“两道夹一庙,两庙夹一道,四个狮子朝西笑,里边住个花老道。”但能说出原委谜底的人却寥寥无几,只有世居昌平城里的人,才能娓娓道来。


在明清时期,出昌平县城东城门,过护城河,有两条土道,一条是笔直朝东,通往何营村,一直延伸到南邵、崔村俗称南道;另一条是朝向东北方向的大道,斜穿过今昌平一中校园,通往朝凤庵等村,俗称北道。

在北道的北边,今昌平一中操场北端,有一座坐北朝南的庙宇,名叫玉皇庙,庙中供奉的主神是玉皇大帝,在南道的北边也有一座庙宇,就是这座鼎鼎大名的关帝庙。


“四个狮子朝西笑”,是因为关帝庙坐东朝西,庙门直对昌平城东门。关帝庙大门前有两只石雕的大狮子,此石狮至今仍完好,只不过从原西侧庙门移到现在的一中大门前了。

明明关帝庙前只有两只石狮子,为什么说四个狮子呢?原来,紧贴关帝庙南墙外边,从前还有一座庙宇,名叫七圣祠,祠中供奉的主神是托塔李天王,两厢站立着金咤、木咤、哪咤、杨戬、雷震子、韦陀。因为七圣祠是个小庙,殿后就是专供埋葬穷人的义地,墓碑森列,令人望而生畏,香火逐渐衰微,沦为荒寺,民国以后殿宇坍塌。但祠前的两只石雕小狮子却保留下来,终日与关帝庙前的两只大石狮相伴,形成了四个狮子朝西笑的景观。

  “关帝庙里住个花老道”,是说关帝庙里面住着道士,但为什么称这里的道士之为花老道呢?这是因为关帝庙中的道士是正一派的火居道士,日常过俗家生活,可以结婚生子,喝酒吃肉,有法事活动时才来庙里,火居道士同人们观念中的出家人有所不同。


昌平区第一中学坐落于昌平城东门外关帝庙。据康熙四十三年(1704)五月的《关帝庙四次建修记》碑记载,该关帝庙是明代正德八年(1513)创建。

关帝庙建筑坐东朝西,有正殿五间,殿内供奉的主神关羽塑像居中而坐,左手拂髯,右手持《春秋》,关平牵着赤兔马站于左,周仓手执青龙偃月刀立于右,前为香案,后为幄帐。正殿前左右各有配殿三间,南北僧房各一间,大门外有一对石狮子。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蒙古土默特部落汗俺答率数万骑自古北口攻入,攻打昌平城。蒙古军攻打昌平城东门和松园,关公显灵,助明军守城,蒙古军大败而归。昌平州地方官员为了感谢关公,重修了关帝庙。

     万历十九年(1591)六月,昌平镇总兵麻承恩又重修关帝庙。

      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关帝庙距明代重修以后,已经过去了100多年,年深日久,风雨摧残,殿宇凋残,墙垣倒塌。

康熙年间,中国进入了康熙盛世,国内经济迅速发展,晋商走向全国,在昌平州做生意的山西商人,作为关公的老乡,共同出资,重修关帝庙,重修后关帝庙的格局为:大殿三间,神马房二间,过厅五间,禅堂二座,两道大门,分别为重门和山门,又将关公塑像重新塑妆。延请高僧海珍带领徒子徒孙住持关帝庙,祭祀供香。

康熙五十二年,为了解决僧人的生活问题,晋商们又捐款在昌平南门外购买菜地15亩,作为关帝庙香火地。从此以后,关帝庙所有历年维修以及日常祭祀等事物都归驻在昌平的晋商经理管理,关帝庙也成为了在昌平的晋商会馆。

清代昌平东门外关帝庙


雍正八年八月十九日,北京大地震,将关帝庙毁坏。晋商们又集资重修关帝庙,不仅恢复了关帝庙的建筑,又为关帝庙增建了5间厨房。每年的农历5月13日是关帝赴会的日子,晋商们都要在关帝庙前的戏台,邀请戏班演剧3天,这三天,也是关帝庙会的会期,远近商人,昌平居民都会来此赶会。

      清乾隆十二年十二月至十三年(1748年)五月,关帝庙住持僧人照祥,组织募捐,增置关帝庙后院,新建大殿五间,游廊十二间,戏楼一座,重修过厅五间;剩余的资金扩建僧房四间,两座大门。新大殿内供奉的为关羽的曾祖父、祖父和父亲,此殿又被称为“三代大殿”。

     由于乾隆十三年重修的关帝庙殿堂没有油漆彩绘,住持僧人照祥在乾隆三十二(1767),又邀请晋商们集资600两,绘画前后大殿抱厦戏楼,新建6间配殿,游廊十间,重修前院南北禅堂六间,庙内地面铺砖。

    咸丰同治年间,由于遭到英法联军入侵和太平天国运动,国内经济萧条,关帝庙逐渐衰败,无力维护。光绪七年(1881),国内经济恢复,昌平晋商再次云集,共同捐资重修关帝庙,为关帝庙重新聘请僧人续来住持关帝庙,这次重修了关帝庙大门,上房,游厅,群房共二十八间,垒砌关帝庙围墙,又赎回关帝庙旧有香火地62亩,新购置香火地10亩。

民国时期昌平县城晋商老照片
     
1951年11月30日由昌平初级中学副校长佟植萍,带领昌平师范的八位教师,三位职员,四位校工,四个班学生,共一百七八十人迁往昌平东门外荒废的关帝庙,12月1号,昌平县立中学成立,为公办全日制普通初级中学,校长王乃生。昌平县长崔照华到场并讲话。

 图片来源耿立工老师

1951年,负责筹建昌平中学的三位前辈是:“曾任游击区区长的木匠出身的刘庆本主持,刘玉俊、陈启元配合建设工作”。昌平初级中学正式成立时,教师有:梁建华、郭兆腾、杨继辕、耿景星、郝云岩、张秀禾、 谢睿澄、张连运共八人;职员:陈启元、王哲、韩宗信三人;校工:白士汇、齐世彬、王绍武、李沛芝四人。”

    1952年底,薛天任校长。1952年秋改称昌平县初级中学。1955年初改称昌平县第一初级中学,1956年,昌平县从河北省划入北京市,昌平初级中学改称北京市第83中学,夏季开始招收三年制高中生,1959年首批高中同学毕业,成为全县第一所完全中学。

1961年初,83中改称城关中学,1962年6月复称北京市第83中学。  1965年,北京八十三中,高考升学率,在全北京市100多所完全中学中排名第五。

1968年11月与北京市第84中学(昌平二中)合并,称昌平镇中学,只有初中。

1970年初撤销昌平镇中学,改称昌平县第一中学。1971年开始招收2年制高中生,1981年秋开始招收3年制高中生。2000年1月13日改称昌平区第一中学,经过数次扩建,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至2002年底,占地为49648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4265平方米,成为全区首屈一指的重点中学。


据古北口教育世家的耿立工老师回忆,1966年的八十三中,在学校西北是操场,操场北边略高,但坡度很小,东面是农田。四百米长的跑道,八米多宽;中间是足球场,周围是田赛场地,配置了沙坑。南部配置了单杠、双杠、高低杠、秋千、爬梯、吊环架。

昌平城东城墙外是护城河,被学校填平了做了投掷场。学校南侧的马路边,是十几亩生产园地,配合教学之用。学校东北是北京手表厂,东边不远是松园村。松园村东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工程兵技术学校。手表厂西北是学校师生搬石头垒砌的不规则的土造游泳池;水源来自十三陵水库,后来改由北京手表厂供水。

关帝庙的大门改成了学校西门,一对花岗岩石狮子蹲在两旁,面对昌平东门的瓮城;北边另有小门一处,两米多高的围墙形成封闭的空间。学校邮政地址:董家胡同2号。进入校门,北边是两间传达室,南边是两间器材室。左转延西墙往北是自行车棚。一条甬路铺在关帝庙的中轴延长线上,甬路东端砌筑了一座影壁,树立着国旗,甬路两边有两行柳树。

甬路北边是教室区,南边是绿化带,最南边是一排青砖砌筑的教师宿舍,全是南房。包括教导处、数学教研室、人事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和校长的一家人住的也是南房。高三年级的学生宿舍与校长家的南房,连为一体。小库房是第一进殿改建的。学生宿舍在东南部,食堂在东北部。教师办公室北面是小广场,物理化学实验室,仪器室就在广场西北边。

     昌平一中老校园(图片来源昌平一中)
   校园内,二十四座三开间教室全是北房,教室之间留有足够的采光空间。办公室、生物标本室、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阅览室、图书馆、医务室、播音室、学生宿舍、教工宿舍、学生食堂、教工食堂、水井、库房、体育器材库、自行车棚等设施基本齐全,虽然简陋些,但是可以满足24个,四十到五十人的教学班开展教学。

    六、七十年的昌平一中毕业生合影

教导处、总务处、传达室都装有电话。所有教室都安装了有线广播系统。照明已经电气化,早已告别了老旧的汽灯。冬季取暖,学校自己购煤末儿,摇煤球、生炉火、安装烟筒驱寒。学校备有热水炉,保温桶,暖水瓶等饮水用具。

 学校播音室在课间,会播放各种民族乐曲:“喜洋洋”、“步步高”、“彩云追月”、“骑兵进行曲”、“歌唱祖国”、“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社会主义好”、“我们走在大路上”、“大海航行靠舵手”、“学习雷锋好榜样”、“我的祖国”,萦绕在校园上空,调节着大家的情致。

跟随高建走昌平
巡迹昌平人文历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