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与昌平交界处,为何有许多带“窑”的地名?

文摘   2023-09-27 08:46   北京  
2013年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单霁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有这样的对话:
记者:北院有四个窑洞今后会如何处理?
单霁翔:这些窑洞叫崔家窑,明代两个崔氏兄弟在这儿烧砖,到清代的时候,指令为宫廷烧琉璃窑,一直烧到1998年。1998年进行环境整治被县停,今后作为遗址向市民进行展示

在昌平县的老地图上,您会发现,昌平县划给海淀区的地方,很多地名中带“窑”字,这些带窑字的地名大多分布在海淀山后地区的西北旺镇东、西六里屯、崔家窑、皇后店、西玉河等地以及上庄镇,苏家坨镇地区。这些地区历史上曾经是温榆河水系的冲积地带,分布着大量的砂质黏土,是制作砖瓦原材料的主产地区。

   “窑”主要生产砖瓦,是旧式建筑的必需品,砖瓦容易损毁,窑厂需不断生产,以满足建筑维修的需要,因此开办窑厂,就生意来说,相对容易做一些。

众所周知,烧窑需使用砖用粘土,窑厂开设后,往往就地刨坑取土,作为原材料,然而,黏土资源是有限的,一旦周边的黏土被挖光了,窑厂就会被废弃,窑主只能另寻更好的地方开窑。随开随弃,所以在海淀区山后地区的窑特别多,而叫“窑”的地方也特别多。如:崔家窑、傅家窑,在西玉河村、西六里屯、六里屯、傅家窑、亮甲店、皇后店等地也有许多砖窑,如亮甲店的北窑、西窑等。

崔家窑烧制的三种砖瓦:脊瓦、墙砖、铺地方砖

烧窑制砖离不开水,在这些分布砖窑的地区都有大小池塘或者河流,地表水资源十分丰富。

                崔家窑的窑址遗存
西北旺镇有两个名字为“崔家窑”的地方,一个是西玉河村的北崔家窑,另一个是亮甲店的南崔家窑。

西玉河村的北崔家窑建在南沙河南岸,崔家窑烧砖的历史十分悠久,据村民介绍,崔家窑的窑主姓崔,于清代初期在此地开设窑厂。在2018年故宫博物院建院93周年纪念活动时,当时的院长单霁翔介绍故宫北院区项目时说,“故宫北院区所在的崔家窑,早在明清时期就在给紫禁城的修缮建设烧砖烧瓦,直到1998年前后关停,老窑已有数百年历史”。这句话被当时的媒体演绎为崔家窑为故宫烧制琉璃瓦,而被大肆宣传。其实单霁翔说的也不完全对,崔家窑这个地方历史上属于清代正黄旗明珠家族的庄园,上庄地区的土地,在清顺治年间的圈地运动时,被分配给明珠父亲尼雅韩。崔家窑属于明珠家族私人窑场,是为明珠家族烧制砖瓦的私人砖窑,所以崔家窑的历史追溯不到明代。

明清两代紫禁城建筑维修所需的砖瓦由内务府专门窑厂烧制,属于官窑。崔家窑为故宫烧制砖瓦也不是从清代就开始的,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才开始的,直到1998年,由于环保和保护土壤要求,北京市逐步禁止烧制黏土砖瓦,故宫博物院才停止生产,不存在所谓的崔家窑在明清两代,数百年为故宫烧制砖瓦的故事

众所周知,故宫目前对外投资的有3家企业,分别是北京故宫文化服务中心、故宫博物院餐饮服务部、北京紫禁城窑厂。这三家公司均为故宫的全资子公司。崔家窑砖厂一直属于故宫的紫禁城窑厂!

 崔家窑水库

在崔家窑的窑址旁,有一座“崔家窑水库”,这个水库位于上庄镇上庄家园小区东侧,是京密引水渠的宏丰渠、团结渠和五一渠三条支渠的汇合处,水域面积150亩左右。这个水库的前身就是崔家窑挖坑取土烧砖遗留下来的水坑,在六十年代大兴农田水利建设时,扩展成为灌溉农田的水库。

除了砖窑以外,北京郊区被称为“窑”的地方还有很多,如丰台区的大瓦窑和小瓦窑,大瓦窑在小瓦窑西南,规模较大,称为“瓦窑”,而小瓦窑原称“瓦窑头”,也烧瓦,但规模小得多。

延庆区称“窑”的地名也很多,目前保留下来的地名有20多个,明代在八达岭以北修了许多城堡,城砖就地烧制,从而留下了许多带窑的地名。北京还有专门烧盆的窑场,俗称“盆窑”,最知名的是延庆的盆窑和丰台的白盆窑。

跟随高建走昌平
巡迹昌平人文历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