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京承高速公路一侧的小汤山镇酸枣岭村,村名始见于清代康熙年间。酸枣岭村因处于温榆河北岸冲积扇,形成了许多黄土堆积的高岗。酸枣岭村的名字,就来源于此地黄土堆积的高岗,岗上长满酸枣树。村因地形地貌和植被而得名。
酸枣岭村东与顺义区高丽营镇西王路村为邻,村域面积1.1平方公里,村民约有400人。姓氏有:张、王、李、赵、杨、郭、潘、林、苏、崔、冯、郑、闻等。也有村民认为现在的张、王、李、赵、杨、郭、潘等姓氏,是明代在酸枣岭屯田的明军14名士兵的后裔。
据酸枣岭村旧碑记载,酸枣岭村有两座寺庙,一是大兴寺 一个是吉祥寺,两寺创始年代无考。1949年后,酸枣岭村将村西的吉祥寺改建为学校。1959年,大兴寺曾作为村办食堂,后被改作了库房,得以保存下来。
清代的大兴寺,山门外还有砖砌的庙台。庙内有古松四棵,古槐一棵,石碑一座。庙后还有一座斜塔。庙外西侧是一条官道,官道原是京承古驿道的一部分,在古代曾经是通往密云区古北口的捷径之路。
修复之前的大兴寺
由于大兴寺年久失修,正殿三间后檐墙及房脊后坡早已塌毁,门窗已无。东西配殿各三间已塌,只有地基留存;大殿东西耳房各两间已塌,韦陀殿后墙已塌,山门已拆毁,墙院皆无。2004年,大兴寺得到修复。2011年12月被列为昌平区文物保护单位。
大兴寺内的一级古槐
修复后的大兴寺,占地有5000平方米。寺内韦驮殿的东侧有一棵约400百年的一级老槐树,树干直径约1.5米左右,树干的中心已经空了,虽经多年风雨洗礼,却枝繁叶茂,生机盎然。70年代和80年代初,此树曾作为拴系牲畜钉铁掌。
大兴寺现格局为:坐北朝南,四合院格局。山门为卷棚顶门楼,两旁门为硬山顶。
中门内有一间倒座殿,供奉护法菩萨韦陀。
韦驮殿北面是硬山直脊筒瓦顶、嵌鸱吻置走兽的大雄宝殿。大殿前有碑刻两通:东侧碑为光绪七年的重修碑记,碑阳额勒万古流芳;碑阴额刻因果不昧,以下镌有施舍人名字。西侧碑为2005年立的重修大兴寺碑记,简要记述了该寺“供奉佛祖,普度众生,教化生灵,积善蓄德”的历史。
光绪七年大兴寺重修碑
2005年大兴寺重修碑
大雄宝殿面阔三间,门前有三级垂带踏跺。大殿前廊宽阔,靠东侧立着红漆木架,上悬大钟。钟铭文记录着寺名、广结善缘的施舍人姓名、铸造时间等。大雄宝殿殿内楹联为“金炉不断千年火,玉盏长明万岁灯”;横批为“佛光普照”。殿内主奉释迦牟尼佛,左侧陪奉南无大智文殊菩萨,右侧陪奉南无大行普贤菩萨。
大雄宝殿的两侧各有两间耳房。大殿前有东西配殿各三间,卷棚硬山顶,砌一级石阶。东配殿为药师殿,供奉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西配殿为地藏殿,供奉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这两座配殿南侧各有便房两间。目前是寺院管理人员住用。
在大兴寺山门前有放生莲花池。
寺院左边还建有观音阁和两层综合楼。综合楼一楼有大悲殿,二楼念佛堂,还有若干寮房等。
大兴寺的原始面貌得到复原后,吸引了许多佛学爱好者的到来,一睹它的风光。现在的酸枣岭村在2008年成为北京市最美乡村,成了民俗旅游村。
公交线路:1.昌51路至酸枣岭村下;2.立水桥乘昌27路直接到村口。自驾线路:京承高速到北七家出口或马坊出口出来,参照路标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