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年前,明代沙河镇发生的一个偶然事故,引发了考古界至今争论不休!

文摘   2023-09-17 08:36   北京  
 明代帝后死亡后,都要葬入十三陵,由于抬着沉重的棺椁,送葬队伍行走很慢。从德胜门出来,隔个三、五里地,棺椁就会停下来换人再抬,到了昌平沙河地界已经是黄昏时分,需要在巩华城内的沙河行宫留宿一晚,第二天才能到达十三陵。

 巩华城沙河行宫沙盘

据明代史料记载,沙河行宫自从建成后,曾经接待过两位活着的皇帝住宿,隆庆皇帝和万历皇帝父子两人,在去十三陵祭祖时,都在沙河行宫住宿过。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五位皇帝以及十多个皇后的死后,棺椁曾经在行宫内停留过夜。

 崇祯皇帝的思陵

崇祯皇帝相对于前几任皇帝,连给他送葬的人都没有,整个入葬过程比较凄惨,由于李自成给的下葬时间只有三天,他的棺椁装在牛车上,人马不歇,连夜拉到昌平一中关帝庙,第二天就埋入了田贵妃墓地。

    明朝送葬帝后,有一系列的繁琐仪式,仅是护丧的大臣就有24名,抬棺椁的士兵约有八九千人,再算上后勤服务人员,每次送葬规模都在两万人左右。

万历皇帝朱翊钧画像   
万历四十八年(1620)七月,几十年的“不朝、不见、不批”的三不皇帝~万历皇帝,终于驾崩了,他死后,被压抑了二十多年的太子泰昌皇帝,也终于熬出头,可以放纵自己了,即位不到一个月,就被美女掏空了身体,于是服用了含水银的壮阳丹药~红丸,在丹药的作用下,一命呜呼,追随老爹而去。

    大明朝在一个月之间,接连死了两位皇帝。即位的天启皇帝还是一个孩子,啥事不懂,只忙坏了满朝大臣,头等急事就是给死去了两位皇帝发丧入葬,万历皇帝的定陵早就建好了,可泰昌皇帝的陵连地址都还没有选呢。大臣们一商议,先把万历皇帝埋了再说,泰昌皇帝的陵慢慢再建。

    由于不能错过钦天监选定的黄道吉日,万历皇帝的葬礼在一片慌乱中匆忙举行。万历的棺椁在复杂的仪式结束后,出正阳门时就已经中午时分了,由于找来抬棺椁的人是明军士兵,士兵们没有经过“演杠”的训练,只会使蛮劲,走不了多远,就造成抬绳磨损,这一路的时间全耽误在换绳索上了。送葬队伍一路上磕磕绊绊,到了沙河时已经是夜半时分。

 巩华城南门“扶京门”

棺椁抬到巩华城,进南门扶京门时,由于要进城门,抬棺椁由128人减少到32人,谁也没想到,进入扶京城门洞时,绳索没断,但抬棺椁的木杠突然断了,棺椁右侧倾斜坠地,重重地墩在城门洞的地面上。慌乱之间,军兵们赶忙换上木杠,重新抬起棺椁,进入沙河行宫的龙跸殿内,安置好棺椁后,随行官员要进行祭祀,太监们连忙喊人摆放祭品,可是无人回应,送葬的人累得都瘫倒在地了。


万历皇帝沉重的棺椁


              万历皇帝定陵地下宫殿

发掘地下定陵宫殿

万历皇帝棺椁倾斜,谁也不知道会给四百年以后的考古工作者带来困惑。1957年打开定陵地下宫殿,当考古人员揭下万历皇帝棺盖时,竟发现万历皇帝的尸体呈仰面朝天,右手扶着自己的面颊的怪异姿式。

 万历皇帝怪异的尸体姿势

   明代皇帝尸体入葬时的姿势摆放,史料没有记载。但万历皇帝这种奇怪的姿势显然不是原葬式,因为人死入葬,不可能故意被摆成一腿弯曲,一腿伸直状。十三陵特区专家王秀玲认为,根据同时入葬的万历皇帝的孝端和孝靖两位皇后的葬式,她推测万历皇帝的原葬式应为侧卧式,即身体侧卧,双腿微曲如睡眠状的葬式。尸体如果平放,一般晃动也不会有太大移位变化,只有侧卧式,碰撞时才易发生变动。

另有研究者根据棺内填满随葬品,万历尸骸上面也铺满了多层衣服和锦被,相当于尸骸被随葬品卡在棺内,棺角倾斜不会改变入葬姿势。

跟随高建走昌平
巡迹昌平人文历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