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县喷雾器厂,1954年3月沙河的铁匠铺联合成立了沙河白铁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7月改称为国营沙河黑白铁家具厂,打造镰刀、锄头、锹镐等农用工具。1969年10月改为昌平县喷雾器厂,厂址设在巩华城大街,沙河百货公司南。生产喷雾器、汽油桶等,1994年9月因产品滞销,被北京医用射线厂兼并。
沙河服装厂,成立于1953年,最初由沙河镇几家裁缝店联合成立沙河镇服装生产合作社,门市部设在工商街路东,沙河清真副食商店北侧。1983年改称沙河服装厂。1986年转产为沙河民用车辆厂,生产民用三轮车,1995年被并入京昌木材厂。
沙河民用车辆厂,成立于1955年11月,初为沙河修理服务生产合作社。1971年改称沙河综合修配厂,在服装门市部对面工商街路西设修理自行车门市部。1983年并入沙河服装厂。
沙河木材厂,简称木器厂。成立于1954年,由沙河修理马车的大车铺和木匠组成沙河镇木业生产合作社。利用锛、凿、斧头等生产马车,小农具以及家具,1957年开始使用电动工具生产家具。1962年改为昌平木器厂,1975年开始生产胶合板,1979年生产钢木家具,1992年与北京市木材公司合作成立北京市京昌木材厂,1995年沙河民用车辆厂并入木材厂至今。
沙河毛纺织厂,成立于1984年。厂址位于沙河北大桥东,最盛时职工有五百多人。1971年由沙河手工业修理服务社发展建立沙河轮胎翻新厂。1981年与北京市毛纺织厂联建沙河毛纺织加工厂。1984年终止联营,由昌平县接管改名为沙河毛纺织厂。主要产品有混纺华达呢、毛涤花呢、毛涤纶、纯毛哔叽等。1995年以后,经营亏损,停产倒闭。
昌平县供销社第二酿造厂,简称酱油厂,建于1956年3月,最初为沙河食品加工厂,1974年6月改为沙河酿造厂,1984年改为昌平供销社第二酿造厂,生产酱油、米醋、黄酱、糕点、腐乳等,2001年因经营亏损而倒闭。
1960年以后,北京城区开始疏散工业企业到远郊区,沙河镇也陆续接纳了几家市属企业。
北京第二量具厂,简称“二量”,1962年成立,最初为北京第二砂轮厂,厂址在东城区东四南大街42号,1969年迁入沙河镇,改称北京第二量具厂,主要产品为千分尺。
北京市水工机械厂,简称“水利”,是北京市水利局企业,1958年建厂,前身是密云水库修建指挥部机械修配厂,1963年改为北京市水利工程总队机械修配厂,1968年迁入到沙河镇朝宗桥西南。1978年改名为北京市水工机械厂。主要产品为铸铁井管、阀门、塔式起重机、钢筋切断机等设备。2001年以后因产品滞销关闭。
北京毛条厂,简称“大毛条”,是北京市纺织工业总公司下属企业,1984年成立,主要产品有毛条,供应精纺厂家制成毛呢制品。2003年11月前后,厂址出租给“北京科技职业学院”。
北京王麻子剪刀厂,简称“刀剪厂”,1956年,北京68家刀剪作坊联合在一起成立剪刀生产合作社,统一使用"王麻子"商标,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统一销售。1959年,正式成立王麻子刀剪厂。1965年,王麻子刀剪厂改称北京市刀剪厂,厂址搬迁到沙河镇沙阳路。1999年北京王麻子剪刀厂与其它企业投资成立了北京栎昌王麻子工贸有限公司,由公司统一经营"王麻子"刀剪产品。2006年以后改称北京万顺号剪刀有限责任公司,由王麻子剪刀厂的职工自筹50万元组建,最初的股东有7人。和王麻子剪刀厂一样,新公司隶属于北京栎昌王麻子工贸有限公司,但它以股份制模式独立运行,拥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从栎昌王麻子工贸有限公司取得王麻子商标使用权进行生产。
北京第一通用机械厂,简称“一通”,北京第一通用机械厂前身为成立于1926年的督办京都市政公所修理厂,1959年公私合营更名为北京第一通用机械厂(北一通)。1969年迁入沙河镇,主要产品有动力空压机、石油气压机、压缩机。为接送一通职工上下班,北京344路公交车设置了沙河西站。
首钢第一线材厂,简称“一钢”和“一线材”,该厂最早成立于1938年,名称为浅香制铁所,之后经数次变革,先后更名为建国制铁总厂股份有限公司、建国轧钢厂、北京第一轧钢厂,1982年划归首都钢铁公司。先后更名为首钢线材厂(1983)、首都钢铁公司第一线材厂(1985)、首钢第一线材厂(1992)、首钢总公司第一线材厂(1994)。1985年与首都钢铁公司镀锌钢管厂合并 ,并于同年开始从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地区陆续搬迁至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1999年10月22 日作为首钢的优良资产划归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并更名为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第一线材厂。2014年停产。主要产品有各种型号的钢线材。
北京半导体器件研究所,简称器件所。主要产品有稳压电源,开关电源,双模分频器,电子功能模块,三相异步电动机智能控制器。该所成立于1963年,是国内最早从事半导体器件研制的重点研究所之一,文革时期迁入沙河镇东一村清代驻军的校兵场。60-70年代在模拟集成电路的研制方面居国内领先地位。工人绝大多数住家市区,七十年代,北京345路公交车,特地为器件研究所职工在厂门口设公交站。
第五肉联厂,前身是昌平县副食品公司沙河屠宰场,建于1955年,1987年,由昌平县副食品公司肉食部划出,成立北京市第五肉类联合加工厂。计划经济时代,担负昌平地区生猪、牛、羊收购和屠宰、加工及市区猪肉的调拨、储运任务,1981年收购生猪15.5万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1992年猪肉市场放开,国有肉联厂结束独家运营的历史。现隶属于北京二商大红门肉类食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