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再现昌平古城明代谯楼

文摘   2024-11-02 14:10   北京  

     现代昌平城区是在明代“永安城”基础上形成的。明景泰三年(1452年),昌平县城从城南街道旧县村东迁到新建的永安城,至今已有560年。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战使明军二十万精锐之师丧失殆尽,蒙古瓦剌也因为俘虏了明英宗而得以要挟明廷,兵临北京城下。旧县村的昌平县城在瓦剌兵锋席卷之后残破凋零,居民逃之一空,驻守在西山口、中山口、东山口保护皇陵的明军完全暴露在敌军面前,无险可守,皇陵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有鉴于此,景泰元年(1450年),兵部尚书于谦奏请明廷,由陈豫、王通二人于天寿山之南,旧县村东8里督建一座新城,将长陵、献陵、景陵三卫官军和昌平县城迁至新城内。


明代昌平城图


景泰二年(1451年)十月,永安城初具规模,入驻皇陵卫所官兵,景泰三年(1452年),昌平县衙、儒学、仓库也迁进新城,新城被命名为“永安城”,取永保平安之意。

天顺元年(1457年),天寿山守备廖镛奏请建谯楼于昌平城中心位置,第二年,谯楼由内官监工匠建成,谯楼高约6丈,分为二层,第一层为砖石结构的城堡式台基,台基上是砖木结构的谯楼,谯楼为两层歇山顶式阁楼,双檐迭出,四脊八岔,主脊的东、西两端饰有吞脊兽,四角垂脊上各有七尊垂脊兽。楼檐下四面悬挂木匾,南面匾额为“云天咫尺”、北面匾额为“皇陵形胜”、东面匾额为“海山一览”、西面匾额为“华夷雄镇”。谯楼东北角砌有2尺宽的无栏杆砖阶,供人上下。谯楼第一层楼内放置明廷颁给的铜壶滴漏,用来计时。第二层阁楼内东侧悬钟,西侧架鼓,用来报时兼报警。谯楼台基下开设四门,各门相通,南面门洞上方镶嵌汉白玉的匾额,上书“谯楼”,左边落款题有“大明天顺二年五月日”题记。高大的谯楼成为永安城的地理坐标,城内的衙署、寺庙、街市以谯楼为中心,向四面辐射,形成了十字街格局,有谯楼北街、南街、西街、东街,官府重要布告都在谯楼张贴,公布于众。


明代昌平谯楼(拍摄于1902~1904)鼓楼南街


谯楼西侧的昌平西街


昌平西街的旅店


昌平城东门


1931年,谯楼历经数百年,年久失修,面临倒塌的危险,时任民国河北省昌平县长的张树森出面招商维修,由于资金短缺,便将昌平城门上的城楼拆除,把砖石木料用于谯楼维修工程。重修后的谯楼仍保留了城堡式的砖石基座,明代的双层阁楼改为5间歇山顶式砖木结构的房屋,左右各建一座亭子,用来悬挂钟、鼓。谯楼台基下四门拱券上各镶砌汉白玉匾额,南门仍为“谯楼”、东门为“迎旭”、西门为“乐成”、北门为“拱辰”。重修后的谯楼成为昌平民众教育馆。


1931年重修后的谯楼


新中国成立以后,谯楼为昌平文化馆,1958年,成为昌平农机局职工宿舍。1971年,因谯楼附近接连发生交通事故,北京市拨款14000元,责成昌平镇房管所将其拆除,9月至11月,用时2个月将谯楼拆除。

跟随高建走昌平
巡迹昌平人文历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