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歌王”王洛宾与昌平南口京绥扶轮学校往事

文摘   2023-10-16 08:08   北京  


民国初年,京奉、津浦、京绥、京汉等铁路相继建成通车。由于大量的铁路员工来自全国各地,携带而来的子女入学极为困难。于是京奉、津浦、京绥、京汉四路员工决定联合成立“铁路同人教育会”,负责在“四路”沿线重点地区筹建子弟学校。截止到1922年,“四路”铁路沿线共筹建子弟小学24所和四年制子弟中学1所(天津扶轮中学)。这个时期,北京地区建立5所扶轮学校。在北京地区,京绥铁路线共有三所扶轮学校。另外两所扶轮小学,分别是1922年在崇文门内成立京奉线扶轮小学,1928年更名为北平第一扶轮小学,1959年改称北京铁路分局北京铁路职工子弟第一小学。另外一所扶轮小学,是1912年,在长辛店成立京汉线扶轮小学,解放后校名为“长辛店铁路职工子弟学校”。1969年5月5日,归属铁道部北京二七机车厂管辖,校名一度称“北京二七小学”。1980年1月1日改称“北京长辛店铁路小学”。

  民国铁道部部立西直门扶轮小学校徽

京绥铁路在此期间,分别开办了3所扶轮学校,这三所学校,一所在西直门冰窖胡同(西直门内南小街南口的官园北面),1928年更名为北平第二扶轮小学。解放后,改称北京铁路局铁路职工子弟第二小学,50年代后期合并到北京铁路职工子弟第三小学。另外一所设在西直门火车站北货场南侧的京绥线扶轮小学校(四年制简易小学),1928年改称北平西直门扶轮小学,解放后,名为北京铁路职工子弟第三小学。

南口铁道北小学
   南口半壁街扶轮小学旧址

 第三所扶轮学校在昌平县南口镇,南口扶轮学校开办于1912年,由原京张铁路工程师柴俊畴和总文案吴昌寿等提议筹办,经京张铁路总局批复后,暂租南口民房数间,生源是京张铁路沿线的铁路职工子弟,规模较小,同私塾性质差不多。1918年4月1日正式成立,名为“南口扶轮公学”,1928年,改名为京绥南口扶轮小学。1953年,南口扶轮小学易名为南口铁路职工子弟小学,归北京铁路局教育处领导。1963年9月,学校分为两个学校。南口铁路职工子弟第一小学,有学生36个班,校址在道南;南口铁路职工子弟第二小学,由南口机车车辆机械工厂管辖,1982年,两校合并为“南口机车车辆机械工厂小学”,校址在原铁二小校址,原铁一小校址改做工厂职工学校。1994年,学校改名为“北京南口机车车辆机械厂职工子弟小学”,全校教职工104人,教学班35个,学生1427人。2006年,学校隶属昌平区教育委员会,为昌平区教委直属校。学校更名为“昌平区南口铁道北小学”(简称南口铁小)。抗日战争时期,南口扶轮小学的师资队伍的实力已相当雄厚,有教学班17个班,学生761人。南口扶轮小学,早自上世纪30年代,就开始将品德教育列为重点训练要目,初小一、二年级以诚实、规律、勤勉、整洁、公德、礼仪为主;三、四年级加练勤俭、勇往和亲爱要目;高小学生训练要目多达12项。同时,在学生中开展社会化教育,以开展“邮政”、“储蓄”等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在教学方面,南口扶轮小学初级部分设有国语、算数、社会、自然、艺术、音乐和体育,高级小学部分则加设公民、卫生、历史、地理、工艺、美术、英语、尺牍修身和地理。

   据民国统计资料记载,1933年北平第一扶轮小学(校长周毓近,学生150人,有房屋7间)、北平第二扶轮小学(校长郎豫增,学生268人,有房屋8间)、京绥西直门扶轮小学(校长温启翰,学生108人,有房屋5间)。扶轮学校的校长一职由铁路局直接任免,其他教职员工的聘任、解聘、增薪、管理、培训,均由校长负责。扶轮学校的教师待遇比地方教师普遍高很多,吸引了不少师范学校优秀毕业生到铁路小学工作。北京地区的扶轮小学教师统一身着王府井西服店手工制作的高档西服和黑皮鞋。当时中小学教师实行聘任制,有严格的考察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制度。1933年铁路系统中学教师资质分五级,月工资100—248大洋;小学教师分六级,月工资35—80大洋;而且工资能保证按月发放。

                世界扶轮社会徽

扶轮学校的“扶轮”二字是一个世界性组织,由热情社会公益事务的人组成。它提供博爱的服务,在职业方面鼓励崇高的道德标准,并帮助建立世界的亲善与和平。世界上第一个扶轮社,于1905年在美国芝加哥市组织成立的。最初的扶轮社社员集会,“轮流”在彼此的事业场所举行,这就是“扶轮”名称的历,英文Rotary(转动的),遂被翻译作中文“扶轮”。飞转的“车轮”是扶轮社初创时就被采用的象征。这个车轮象征“工作者而不是懒惰者”。由24个渐开线轮齿、6根轮幅及中央有一个键槽孔组成的扶轮徽标。

当年中国铁路学校采用此名,一是取其“公益教益”的公德意识;二是富有“兴办铁路员工子弟学校,以扶持、扶助铁路事业”的内涵。“扶轮”在汉语语境中的“扶持、扶助、辅佐、护佑、施恩报效”的内涵与西方社会的扶轮社“专业、亲善、爱心、和平”的宗旨相结合,赋予“扶轮”以新的时代意义。1950年2月,铁道部决定全国各地的扶轮中小学一律改称铁路中小学。


 有着“西北民歌之父”、“西部歌王”之称的王洛宾,大家都不陌生,他的《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达坂城的姑娘》、《掀起你的盖头来》、《阿拉木汉》《在银色的月光下》等民歌至今传唱不衰。他的代表作《在那遥远的地方》人见人爱,不分国界民族。真实的感情,优美的音调,如诗如画的情景,让人听不够、唱不够。

王洛宾(1913—1996),北京人,中国民族音乐家。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毕业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音乐系。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王洛宾在兰州改编了新疆民歌《达坂城的姑娘》,之后便与西部民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将一生都献给了西部民歌的创作和传播事业。

据王洛宾本人回忆,他在1936年~1937年,曾经受聘于京绥铁路扶轮学校任音乐教师,曾为学生创作了《詹天佑之歌》。王洛宾执教的这所扶轮学校,大多数人认为是位于西直门内冰窖胡同的北平第二扶轮小学。但根据王洛宾晚年碎片式回忆,他去扶轮学校须经过西直门外的高梁河,而且在高梁河附近曾与日人发生冲突,被警察拘留。据此来看,王洛宾执教的扶轮学校应该是西直门外的西直门扶轮小学。

王洛宾在担任西直门扶轮小学音乐教员期间,也同时兼任着昌平县南口的京绥扶轮小学的音乐教员。王洛宾在南口兼职约有1年,直至卢沟桥事变。

             昌平旧县村观音庵唐槐

在南口期间,他早晨坐开往南口的火车,晚上再坐回西直门的火车回京。在南口执教期间,他听说南口东10里的旧县村有唐代狄仁杰的“狄梁公祠”,于是借了一辆自行车到狄梁公祠游览。他到旧县时,正好赶上每年四月初一的狄梁公祠庙会。顾炎武在《昌平山水记》记载,清初的旧县“居民不满百家,而狄梁公祠香火特盛”,每年四月初一举行赛会,“二三百里内人至者肩摩踵接”。该庙会一直延续到抗日战争前,卢沟桥事变后,才终止了这一盛大的民间活动。王洛宾游览了狄梁公祠,又在庙会的食摊上吃了火锅,然后到旧县村南的观音庵去看唐槐。王洛宾对那次游览记忆深刻,直到晚年,还托北京来的朋友,打听旧县唐槐的情况。不止旧县的狄梁公祠,昌平的十三陵、银山塔林也留下了王洛宾的身影,去这些地方,王洛宾都是借自行车,一路骑行而至。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后,王洛宾辞去教职,离开北京,前往山西参加八路军“西北战地服务团”,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结束了他在扶轮学校的执教生涯。

跟随高建走昌平
巡迹昌平人文历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