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减肥药市场中,我们发现GLP-1类药物的竞争力似乎无懈可击。
减肥,对于许多人来说,仅靠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是困难的,因此不少女性转而寻求医美手段的帮助。市面上流行的“瘦腿针”、“瘦脸针”足以证明减肥产品受到的欢迎程度。
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减肥药,但大多数产品的效果并不如宣传的那样神奇。事实上,直到GLP-1类药物的出现,减肥药市场才真正迎来了突破。在这类药物之前,国内唯一获批的减肥药是奥利司他,但其效果并不显著。
这也是GLP-1类药物在全球迅速走红的原因——其疗效已被科学证实,并且效果显著。
2014年12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首个GLP-1受体激动剂用于减肥的适应症。首款获批的是诺和诺德公司的利拉鲁肽。
根据三期临床试验数据,每天使用3毫克的利拉鲁肽,坚持56周后,约62%的肥胖患者体重下降了5%,34%的患者体重下降幅度达到10%。
这是怎样的效果?举例来说,如果你的体重是70公斤,只需使用这种药物,并不需要额外控制饮食或增加运动量,一年时间内,你就有三分之一的机会减少7公斤,三分之二的机会减少3.5公斤。
诺和诺德公司的利拉鲁肽的升级版本——司美格鲁肽,在注册性临床试验STEP-1中,68周时减重的平均值为14.9%。
正因如此,司美格鲁肽迅速风靡全球,从埃隆·马斯克到小红书博主,它成为了知名度极高的减肥药。网络的快速传播也使得以司美格鲁肽为代表的减肥药迅速完成了市场教育的过程。
从司美格鲁肽的火爆,再到菲塑美的异军突起,预示着GLP-1类药物正成为减肥药市场的超级风口。
趋势必须重视
面对减肥药市场的持续增长,医美机构不能置身事外。
首先,正如上文所说,减肥药市场将持续增长。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由于营养过剩,超重群体的比例相当高。《2023版中国肥胖地图》显示,我国总体超重人群占比34.8%,肥胖人群占比14.1%。
经济增长通常会带来健康意识的提升。过去在经济匮乏的时代,人们可能"以胖为美",但现在追求的是健康和均衡。近年来,"减脂塑形"已成为一个持续的热门话题。参考美国的经验,减脂一直是医美外科手术的核心需求。
我国也不例外。数据显示,从2022年到2023年,"减脂塑形"的搜索量同比增长了199%。尤其是年轻人,对肥胖问题非常关注。换句话说,对科学减肥手段的需求,可能会超出我们的想象。例如,司美格鲁肽在减肥适应症在国内获批之前,就已经非常受欢迎,超适应症使用成为常态。
其次,对于医美机构而言,"减肥药"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过去,形体项目主要以抽脂、隆胸等经典手术为主,同时结合皮肤科的光电仪器技术。
然而,许多客户对手术类治疗存在顾虑,他们更倾向于选择非手术的治疗方案。因此,在非手术治疗方面,提供更多样化、更温和有效的解决方案,可以体现一家机构的竞争力。在这一逻辑下,更安全有效的GLP-1类减肥药,显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当医美机构拥有了包括手术、药物、医疗器械在内的全套工具后,它们能从减重市场中获得多大的市场份额,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最后,一个更重要的点是,如果不拥抱时代的变化,就可能被时代抛弃。从海外的经验来看,GLP-1类药物对传统医美市场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一方面,它们可能会直接替代部分手术等传统手段;另一方面,因为减肥效果显著,部分求美者可能会减少对隆胸等手术的需求,因为他们更追求的是整体的协调美。
因此,减肥药在给市场带来增量的同时,也可能蚕食部分存量市场。在这一背景下,如果医美机构没有及时布局,就可能成为被市场淘汰的对象。
正因如此,对于减肥药这一趋势,医美机构必须予以重视。
产品、合规为王
在积极布局减肥药市场的同时,医美机构必须将产品和合规性作为核心考量。
产品不难理解,即不同的产品,其竞争力是不同的。以GLP-1药物为例,其核心优势体现在两点:
第一,效果。尽管产品的作用机制可能不同,但分子结构的差异最终会导致减肥效果的显著不同。以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为例,它们常被拿来比较。本月早些时候,医疗健康数据公司Truveta在《美国医学会内科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指出,在分析美国30多个卫生系统数据库中的18386名肥胖患者的电子健康档案后,研究发现,治疗6个月后,使用替尔泊肽的患者体重减轻了10.1%,而接受司美格鲁肽治疗的患者体重减轻了5.8%;治疗12个月后,这两个百分比分别为15.3%和8.3%。
第二,消费者的体验。目前,尽管所有GLP-1类减肥药都需要通过注射给药,但注射的频次有显著差异。例如,有的药物需要每天注射三次,有的每天一次,而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都是每周一次。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的体验优劣一目了然。
显然,产品的选择将从根本上影响竞争结果。当然,产品固然重要,但最核心的还是合规性。合规性的体现同样有两点:
第一,是否具有处方权。目前,GLP-1类减肥药均为处方药。虽然处方管理办法并未规定医生只能开具与自身专业专科相关的药物,但若医美整形机构的执业范围仅限于美容皮肤科,其执业医生为患者开具减肥处方可能涉及超出诊疗活动范围的问题。
第二,产品是否正规。减肥药市场不仅有正规厂商参与,还隐藏着制假售假的势力。去年上半年,绍兴诸暨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公安局破获了全国首例特大生产销售假司美格鲁肽药案,涉案金额超亿元。截至案发时,涉案假药已通过各级代理流入20余个省份。
图片来源于网络
总体而言,在挑选产品时,不仅要考量其疗效和使用体验,还要确保产品来源正规,医生具备合法的处方权,这样才能确保机构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并赢得患者的信任。
下游协同制胜
除了选择合适的产品和确保合规性,医美机构还应采取协同的思路,以解决减肥药可能带来的问题,并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减肥药虽然效果显著,但也伴随着一些潜在的问题。针对司美格鲁肽等GLP-1类药物,目前至少有两个主要问题值得关注:
一个,是“司美格鲁肽脸”(Ozempic Face)。
司美格鲁肽因其显著的减重效果,可能已经促进了身体塑形手术的需求。患者在经历显著的体重减轻后,经常面临脂肪分布不均、皮肤松弛等问题,需要通过塑形手术来解决。随着减肥潮流的持续,整形外科医生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方案来满足这些患者的独特需求。
尽管现在确定减肥药物与身体塑形手术需求增加之间的直接相关性还为时过早,但这一趋势值得关注。
2023年,美国面部拉皮手术的数量同比增长了8%,这一增长速度明显超过了前几年。美国整形外科医生协会(ASPS)猜测,面部手术和皮肤紧致治疗的增加可能与司美格鲁肽的使用有关。不只是ASPS,艾尔建在财报中也多次表示,司美格鲁肽会带来新的机会。
另一个,是肌肉流失。
由于人体需要对能量进行储存,脂肪虽然成为首选储存库,但同样有一少部分能量会被储存在肌肉中。当你摄入的食物少于消耗的食物时,你的身体就会利用脂肪和肌肉储备来获取能量。
而服用减重药物是一种极其快速的减重方式,通过药物干预让体重快速降低,这其中的能量差值则需要通过大量消耗脂肪来弥补。但即使是处于正常体重范围内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逐渐发生肌肉流失。
在2023年STAT Breakthrough峰会上,有专家通过一项针对司美格鲁肽的大型临床试验表明,受试者减掉的体重中约有40%是非脂肪体重——顾名思义,也就是减掉了40%的肌肉。
肌肉的流失,不仅会减缓代谢、增加更多脂肪积累,还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等风险。对于医美机构来说,在肌肉流失层面,是否有能力形成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显然是值得深入讨论的。机构可以通过提供肌肉恢复训练、营养咨询、以及相关的康复治疗等方式,帮助患者在减重的同时保持肌肉量,从而实现更健康的体重管理和身体健康。
在布局产品的同时,机构需要采取协同的思路,不仅要关注产品本身的竞争力,还要考虑如何解决由产品引发的相关问题。
总结
回顾2023年,司美格鲁肽减肥适应症在美国的销售额接近50亿美元,这一数字预示着减肥药市场的火爆。虽然国内市场的规模难以简单类比,但可以肯定的是,减肥药市场的潜力巨大。
对于国内医美机构而言,关键不在于是否布局减肥药,而在于如何运用运营思维,实现与现有服务的协同效应。只有通过这种综合策略,才能真正实现对减肥药市场的拥抱和利用。
那么,面对减肥药的冲击,医美机构应该如何布局呢?你也可以留下你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