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睑下垂手术在眼部整形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不仅是因为其广泛的患者群体,更因其在治疗过程中需兼顾解决病症、预防并发症、控制复发等多个层面,还要达到患者对术后美观度日益增长的期望。这些要求无疑增加了手术的复杂性,使其成为眼部整形手术中一项极具挑战性的操作。
基于此,在最新一期《强基登峰》公益直播课上,郑州杨丽美颜医疗美容创始人杨丽院长,深入讲解了《提上睑肌叠瓦式缝合术治疗中度上睑下垂》。
作为眼整形界学科带头人之一,杨院长利用她38年的专业积累,创新性地应用叠瓦式缝合技术,为中度上睑下垂患者带来了显著的治疗效果,不仅满足了基本的治疗需求,同时确保了术后即刻肿胀轻,术后效果无凹陷、台阶感等问题。
以下是对杨丽教授课程要点的简明总结。如果您希望深入了解更多内容,推荐您通过美沃斯APP收看直播回放,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要点一:上睑下垂诊断
术前检查对于上睑下垂手术至关重要。例如,先天性上睑下垂可能下垂程度不重,但肌力却很差。而腱膜性上睑下垂可能下垂明显,肌力却正常。因此,手术方案的制定应主要基于提上睑肌的肌力,而非下垂程度。
另外,有些上睑下垂并非由于肌肉问题,而是因皮肤松弛遮挡角膜,这种情况并非真正的上睑下垂。目前,因假性上睑下垂被误诊并进行手术,导致上睑退缩的情况越来越多。因此,准确区分真假上睑下垂,对于制定正确的手术方案至关重要。
要点二:上睑下垂术前检查
为预防可能的医疗纠纷并确保患者术后满意度,一系列全面的术前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视力检查:记录术前视力,避免患者误解由于手术原因造成视力下降。
·泪液分泌测试:评估术前泪液情况,为干眼症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眼睑下垂量和肌力测定:仔细甄别下垂与退缩。当临床判断存在眼睑下垂时,如果两侧下垂程度相似,可以通过轻轻提起上睑皮肤来观察睑缘的位置。
·其他测试实验:术前还需进行一系列其他检查,例如贝尔实验,这是评估手术矫正是否适度的关键步骤,确定手术中需要进行的矫正程度。
·眼外肌功能检查:术后拍照记录,评估肌力问题,尤其是垂直斜视,以判断矫正效果。
·主视眼检查:若主视眼出现上睑下垂,赫林现象可能更明显,需特别注意。
·眼表面检查:检查眼睛表面健康状态,预防术后纠纷。
要点三:上睑下垂术式选择
·提上睑肌:当提上睑肌的肌力大于4毫米时,优先选择使用提上睑肌进行手术,避免采用其他方法。肌力越强,所需的矫正程度就越小;若肌力极佳,甚至可能无需过度矫正。
·Müller肌:如果提上睑肌的肌力超过9-10毫米,可以通过结膜面单纯切除米勒氏肌或睑板解决问题,无需涉及提上睑肌。
·CFS:对于肌力小于4毫米的情况,相较于额肌瓣,杨院长现在更倾向于使用CFS技术。在采用额肌瓣或CFS时,通常需要适度过度矫正以确保效果。
要点四:叠瓦法概述
提上睑肌-Müller肌(简称提穆氏肌)叠瓦式缩短术是一种矫正上睑下垂的改良术式,适用于中重度上睑下垂患者,特别是当提上睑肌的肌力大于4毫米时。
手术的关键步骤包括在较高位置离断提上睑肌,这一位置位于提上睑肌和Müller肌之间的间隙,即腱膜后间隙。由于该区域靠近睑板上缘附近,有周围动脉弓,因此在离断过程中需要高位离断提肌腱膜。目前的方法是在腱膜后间隙进行高位离断提肌腱膜,这里存在一个自然的间隙,使得分离变得相对容易。
要点五:叠瓦法优势
叠瓦法手术因其独特的技术优势,相较于传统的提上睑肌缩短手术,操作更为简便。这种手术方式不仅缩短了手术时间,还减少了组织损伤,从而加快了术后恢复过程。稳定的术后黏连和较低的远期并发症风险也是叠瓦法手术的显著特点。
·分离减少:手术中,通过在高位离断和保留下方组织完整,实现了组织分离的最小化,分离面仅需三四个毫米。
·减少出血:由于在Müller肌和腱膜间隙进行分离,显著减少了手术中的出血量。
·腱膜增厚:通过将两层组织叠加,腱膜的厚度得到增加。
·接触点不变:无论选择将缝线固定在睑板还是腱膜上,接触点始终位于睑板的中上1/3处。
·手术调节范围大:提供了较大的手术调节范围,允许医生根据需求调整缝合位置,无论是选择缝合到提上睑肌腱膜还是睑板上,都能灵活应对。
·个性化需求: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需求,通过调整腱膜离断的高度来控制双眼皮的宽度,从而满足个性化的美观需求。
要点六:手术关键步骤
·切开眼睑后,剪开眼轮匝肌直至睑板筋膜前,进行止血处理。
·在睑板前筋膜和轮匝肌之间进行分离,此步骤不出血或仅有少量出血,少量出血通常为轮匝肌出血。
·保留轮匝肌睫部,剪掉其上方一条轮匝肌。
·打开眶隔,视情况处理脂肪,并清晰暴露提上睑肌腱膜。
·使用眼睑拉钩轻轻翻转眼睑,以此扩大腱膜后间隙。随后,在这一间隙中注入按1:3比例混合的麻药和生理盐水,例如,将0.1毫升的麻药与0.3毫升的生理盐水相混合。需要注意的是,所使用的麻药配方中不含有肾上腺素,以避免对提上睑肌肌力造成不良影响。一般而言,单侧眼睛的麻药注射量控制在1-1.3毫升之间,这样的剂量足以确保手术区域的麻醉效果,同时还能防止因注射过量而引起的术后过度肿胀。
·实施睑板筋膜上的牵引缝线操作。而后在睑板上缘上方大约8-10毫米位置进行切开,具体切开位置需根据上睑下垂患者的严重程度来精确调整。此种方法能够确保提肌腱膜的下段得以完整保留,从而在手术中提供一个可灵活调整的固定点,这正是该手术技术的关键优势之一。
·进行上睑提肌和Müller肌的分离操作时,分离约3-4毫米,直至可以隐约看到角膜保护板为止,此时应停止进一步分离。在进行眼睑外侧的分离时,需要特别注意存在泪腺的部位,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在这一区域进行操作时,患者可能会感到不适或疼痛,这有可能影响重睑线条的平滑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手术中可以考虑避开该区域,从其他位置向内进行分离。
·在睑板的中上1/3处进行固定,其具体位置应根据患者的个性化需求进行调整。如果固定位置较低,那么离断面也应相应地向下调整;相反,如果患者期望形成较宽的双眼皮,离断面则可以向上移动。
·在进行缝合操作时,每一针缝合后都应仔细检查眼睑的弧度和高度,确保眼睑轮廓流畅,包括睑缘和重睑线的曲线,以达到美观的眼部外观。睑缘的弧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睑板的位置是否平整。如果睑板位置不平整,将直接影响到睑缘的弧度。而重睑弧度的流畅则取决于桥墩是否做好。
在缝合过程中,中间的一针尤为关键,它确定了重睑的高度。在中间位置的缝合固定之后,再进行内侧和外侧的缝合,以确立眼睑的弧度。最后,进行加固缝线,确保整个缝合线的稳定和效果的持久。
·最后,进行下唇、上唇皮肤和桥墩的缝合,通常要用5-6针特别固定在桥墩处,而其他部分则直接进行皮对皮缝合即可。
要点七:答疑解惑
1、叠瓦法与CFS术式有何联系和区别?
在实施CFS(联合筋膜鞘)手术时,同样涉及到高位离断的技术。如果手术的目标是提上睑肌,那么手术切口的位置会根据眼睑下垂的严重程度来决定。
具体来说,当眼睑下垂程度较轻时,切口会位于较低的位置;而当下垂较为严重时,切口则需要更往上,更接近节制韧带。如果将提上睑肌提升至节制韧带的位置,其效果仍不充分,那么就需要在提上睑肌的深面,即CFS所在区域进行操作,通过向下拉伸来增强效果。实际上,这与提上睑肌手术的路径是一致的,区别仅在于操作的远近不同。
2、CFS手术中节制韧带的处理方式?
在进行CFS(联合筋膜鞘)悬挂手术时,切记避免将悬挂点固定在节制韧带上。如果悬挂点错误地位于节制韧带,可能会导致患者术后出现闭合不全的情况,甚至导致永久性的闭合障碍。
此外,如果悬挂点在节制韧带上,由于反复的牵拉作用,由于上部结构坚硬不动,导致下部结构容易撕脱,致使初期手术效果看似良好,但不久之后就会出现脱落。
在早期的手术中,切断节制韧带时,还会在缝合过程中发生睑板外翻的情况。
3、如何确定离断高度?
对于先天性上睑下垂,即使是轻中度的情况,通常也需要缩短约10毫米以确保术后效果。而在进行CFS(联合筋膜鞘悬吊术)时,会尽量将提上睑肌腱膜切口位置定得较高,接近节制韧带稍下方的位置,这样更容易找到CFS并将其拉下,直接缝合到睑板上。
然而,这个过程很难量化,需要通过实践积累经验。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提肌的力量强弱来决定缩短的比例。力量较好的,可以按照1:4的比例缩短;力量较弱的,则可以按照1:6的比例。例如,如果下垂3毫米,且估计力量不会太差,可以按照1:5的比例设计,在4-5毫米的位置先缝一针观察效果。
除了肌力的差异,悬挂张力的影响也不同。对于低张力的情况,如果悬挂过低,即使下垂程度不严重,也会影响效果。而对于高张力的情况,即使悬挂稍低,也可能有效。因此,悬挂的张力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直播预告:10月23日,本周三晚8点,将开启直播,预约观看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课程详情安排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