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一:上睑下垂矫正术式
上睑下垂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主流术式主要基于四个关键的动力来源。这些术式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严重程度的上睑下垂患者。
·提上睑肌
提上睑肌及其腱膜是睁眼动作的主要动力,因此,利用提上睑肌进行的矫正手术是最符合生理的选择,应作为首选治疗方案。这样不仅能够实现功能上的矫正,还能达到仿生效果,即模拟自然的睁眼过程,从而在改善眼部功能的同时,也考虑到了外观的自然美观。
·米勒氏肌
也称为睑板肌,是一种位于上下眼睑的平滑肌,主要受交感神经的支配。在情绪激动,如应激或惊恐时,米勒氏肌的作用尤为明显,它辅助睁眼,使睑裂开大。
然而,手术中若对米勒氏肌实施过度的横向结扎,可能诱发局部缺血、水肿或纤维化,这些并发症均可能加剧上睑下垂。因此,仅对于轻度上睑下垂患者,可以采用该手术方法,并仅实施轻微折叠,以防止血液循环受阻和组织损伤。
·CFS技术
即联合筋膜鞘悬吊术,是一种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动力补充术式。它利用提上睑肌和上直肌之间的筋膜组织,这部分组织发育坚韧且有力,能够为眼睑提供向上的悬吊功能。
然而,若解剖知识不扎实,可能在手术过程中影响上直肌的功能。此外,如果仅使用CFS而不同步处理米勒氏肌和提上睑肌的复合瓣,可能会导致手术效果不稳定。为了提高手术的可靠性,CFS技术可以与提上睑肌和米勒氏肌的复合体同步前徙缩短,实际上是一种超高位的提上睑肌前徙缩短术。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悬吊平面超过节制韧带(2厘米左右),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闭合不全或迟滞现象。
杨军教授认为,由于CFS技术的动力来源于提上睑肌,它尤其适合那些提上睑肌完全无力的患者,提供了一种非常可靠的治疗选择。但他不推荐在中轻度上睑下垂中使用CFS。在中轻度上睑下垂的情况下,通过提肌腱膜的前徙缩短就能达到效果,因此没有必要进行更复杂的手术。
·额肌
无论是通过肌瓣、额肌筋膜瓣,还是利用额肌材料进行悬吊,这些都是基于额肌来矫正上睑下垂的术式。
从80年代至今,许多医生将额肌及其筋膜瓣悬吊术视为治疗重度和极重度上睑下垂的黄金标准。然而,额肌作为眶外肌肉,其动力方向并非向眶内深处,而是向上前方。从生物力学角度来看,这并不符合正常睁眼的生理需求。正常生理状态下,眼睑应该沿着眼球的切线方向向上,向眶深面运动。因此,额肌悬吊术有时会导致闭合不全和上睑迟滞现象,使得其应用率逐渐下降。
尽管如此,对于提上睑肌完全无力的患者,额肌瓣悬吊术仍是一种可行的选择。但需注意患者不能是面瘫患者,因为面瘫患者额肌功能本身可能已经受损,不宜进行额肌或肌筋膜瓣悬吊术。
总之,对于轻度和中度眼睑下垂的患者,首选的手术方法是提肌的折叠、前徙和缩短术式,因为这些方法最符合眼睑的生理机制。对于重度眼睑下垂的患者,可以考虑部分睑板切除术。通过切除一定量的睑板,比如约2毫米,即可以显著减少眼睑的前徙缩短量12毫米,有效降低肌肉复合体的悬挂高度。这种方法可以增强肌肉的初长度和动力储存能力,延长平台期,并改善弹性,对动力矫正、术后闭合不全和上睑迟滞现象都有积极影响。对于极重度的眼睑下垂,如果睑板切除术仍然不够,可以进一步考虑加入CFS术作为动力辅助。如果上述方法都无法解决问题,可能需要考虑患者提肌功能已完全丧失的情况,这时可能需要采用额肌瓣的手术方式。
要点二:折叠、前徙、后徙术式关系
当动力系统的附着点保持完整时,例如提上睑肌的腱膜及其在睑板上的附着点未被切断,米勒氏肌在睑板上的附着点未被切断,直接将这些结构的近端向远端睑板进行折叠固定,这种方法称为折叠术。
如果这些结构的附着点被切断,比如腱膜的附着点断裂,或者米勒氏肌和腱膜的复合体在睑板上缘都已离断,这时将其在睑板上的位置向前移动,这种方法称为前徙术。
当前徙达到一定程度,如果组织过多需要切除,这种切除多余组织的方法称为后徙。即前徙术、后徙术与折叠术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需要离断远端的附着点。
要点三:浮桥技术概念
浮桥技术通过模拟眼睛的生理和解剖特征,将提上睑肌腱膜前徙缩短与睑板切除相结合,利用传导系统来实现眼部术后自然美观的效果。这项技术可以应用于多种眼部整形手术中,包括眼修复、上睑下垂矫正以及初次重睑手术中,它并非一种重睑的标准手术方式,而是整个术式当中的某一步技术。
浮桥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两个主要功能:一是在睁眼时将睑缘提升至正常高度,以露出适当的角膜,恢复眼部功能;二是在形成重睑皱褶时,模仿天生的生理状态,与上睑的提升动作协调一致,创造出自然且和谐的双眼皮效果。简而言之,浮桥技术通过精细的传导系统,旨在提升眼部功能的同时,确保眼部在动态和静态下,都能展现出自然、生动的美感,且几乎不留痕迹。
要点四:浮桥技术优势
·仿生设计:模拟天然重睑解剖结构,即腱膜穿过眼轮匝肌止于皮肤,提高手术仿生性。
·三明治式固定:将非生理性黏连转变为愈合性黏连,有效减少术后回退和复发风险。
·多层缝合技术:在三个关键平面上提供三层保障,进一步降低复发率。
·保留睑板前轮匝肌:保留部分睑板前轮匝肌,保持自然闭眼功能,减少闭合不全发生率。
·细致切口处理:术后切口更平整,减少台阶感和凹陷,提升美学效果。
要点五:浮桥技术演进
自2005年起,杨军教授及其团队开发了浮桥技术,并不断迭代更新,目前应用的是第四版。杨军教授分享了这一技术的详细演进历程,旨在激励医疗同行在现有手术技术的基础上,持续探索和改进,以推动医疗技术的创新与进步。
·1.0版本:最初,杨军教授发现对于重度上睑下垂患者而言,传统依赖提上睑肌的力量往往不足,而额肌手术又不太符合生理需求。受睑板切除术的启发,团队开始尝试通过切除部分睑板来辅助提升睑缘,避免直接操作提上睑肌。
·2.0版本:随着技术的发展,团队开始采用精细电刀,从而允许了在不切断结膜的情况下进行手术,同时保留血管,减少术后血运障碍。这种无血的手术环境提供了一个更清晰地手术视野,使得医生能够精确地剥离提上睑肌腱膜和米勒氏肌的复合体,进行前徙缩短,从而提高了手术的精确度和安全性。
·3.0版本:在2.0版本的基础上,团队对腱膜残端进行了创新性处理,将其固定于睑板上,有效降低了术后脱落和回落的风险。这一改进不仅增加了接触面积和黏连的稳定性,还巧妙地利用腱膜残端填补了切口处的台阶感,使得眼睑外观更加自然。
·4.0版本:当前的手术技术中,在睑板锚定之后,将腱膜的残端垂直提起并固定于眼睑的前唇和后唇轮匝肌之间,这一创新手法不仅确保了睑缘的理想高度和自然弧度,还成功模拟了双眼皮的自然形成过程,解决了重睑线随时间推移可能出现的变浅或松脱问题。
要点六:浮桥技术关键制备流程
·提肌复合体制备:提肌复合体的制备是一个关键步骤,它涉及到使用电刀在睑板上缘精确切开提上睑肌腱膜的附着点,并连同米勒氏肌一起掀起。这个过程要求沿米勒氏肌纤维方向细心剥离,以保留血管网的完整性,从而减少术后水肿。
·顶端睑板切除:手术过程中,在睑板上缘切断结膜并精确测量,保留至少5毫米的睑板。在切除睑板之前,特别要注意控制睑板内角和外角的两条主要血管,确保止血工作完成后,才能剪除多余的睑板。
·角膜保护:手术中,使用脑棉保护角膜是一种常见的做法。然而,在缝合睑板上缘时,必须小心避免让脑棉纤维夹入创缘,以防对愈合过程造成不必要的干扰。此外,角膜保护器也是一个可选的工具,但在使用时需警惕其在悬吊过程中可能会对视线造成影响。
·桥墩制作:睑板上的锚定点被视作“浮桥”的桥墩,这比喻揭示了其在构建眼睑结构中的关键作用。在眼睑板缘和结膜缝合后,而后在残留睑板的中上1/3处设定锚点,进行细致的复合体褥室缝合。通常需要缝合4针,分别位于内角拱缘、瞳孔中央、外角拱缘以及内角拱缘和内眦之间的中点。这样的精确缝合确保了睑缘的高度和弧度,为接下来的步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桥索制作:这一步骤涉及到缝合三明治结构的第二层,也就是所谓的浮桥桥索。这一步骤中,将残留的动力传导系统固定在眼睑的前唇和后唇轮匝肌之间。如果手术过程中需要释放脂肪,这些脂肪也会被纳入三明治结构中,以增强手术效果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浮桥顶层制作:最后构建“浮桥”结构的顶层。对于已经形成“三明治”结构的区域,只需将皮肤层进行对层缝合。而在那些尚未形成“三明治”结构的区域,需将桥索的顶端、动力传导系统与皮肤层紧密结合,这一过程模拟了动力直接传递到皮肤的效果,从而确保了眼睑的自然外观和功能恢复。
要点七:浮桥技术注意事项
·非对称性眼睑下垂患者手术顺序
对于非对称眼睑下垂患者,考虑到手术风险和患者配合度,单次只进行一只眼睛的手术可能更为安全。
尽管有观点认为同时进行手术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但实际上,分次手术往往能带来更高的满意度。原因在于,如果先对较为严重的一侧进行手术并取得明显改善,之后再处理另一侧,即使存在微小差异,但是与术前相比,患者的双眼整体上也会显得更加对称。
此外,分次手术还为医生提供了再次调整的机会。如果首次手术一侧出现微小瑕疵,医生可以在另一侧手术时进行相应的匹配和调整。
·睑板切除安全性依据
杨军教授针对睑板切除手术的安全性也提供了理论支持和临床证据。
首先,根据毕彦龙教授及其团队的研究报告指出,中国人睑板腺位于睑板的顶端,且从睑板腺到其开口的平均距离约为4.67毫米。因此手术中保留至少5毫米的睑板高度,就能显著减少对睑板腺及其导管的损伤。
其次,杨军教授及其团队自2006年起对数千名患者进行了部分切除睑板手术,且随访时间最长可达19年。在这样长期的临床随访中,这些手术均未引发干眼问题,也未出现其他并发症。这些数据强有力地证明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要点八:答疑解惑
1、在进行睑板切除手术时,患者是否会体验到剧烈的疼痛感?
在进行重度或极重度上睑下垂手术时,由于手术操作的复杂性和悬吊高度的调整,患者可能会感到疼痛和不适。全麻的使用,尤其是在面对小儿或高度紧张的成年患者时,能够减少患者因紧张导致的血压升高,进而减少手术中的出血,为手术提供更清晰的视野,同时提供更好的控制和舒适度。
对于没有全身麻醉资质的医疗机构,局部麻醉是一个可行的替代方案,其关键在于手术步骤的精心安排。在米勒氏肌复合体分离之后,可以在眼睑的内角和外角适当补充局部麻醉药物,这样做不会对肌力的评估造成影响,从而确保在局部麻醉下也能顺利进行手术。
此外,在确定矫正幅度时遵循一套基于经验准则的方法:成人通常需要8-10毫米的矫正幅度,而儿童则需6-8毫米。这一标准参考的是全麻状态下的兔眼值,即眼睑闭合不全的程度,而不是角膜的位置。
2、在手术的缝合环节,每一步的缝合通常会采用哪种规格的线材?
在上睑下垂手术中,睑板与结膜缝合通常采用8-0号的丝线,这种线材极为柔软,有助于减少线结反应,同时具备适中的切割力,避免了对结膜的黏膜下层和睑板造成切割。7-0或8-0号的尼龙线也是合适的选择。此外,5-0或6-0号的透明快速吸收线也是一个可行的选项。
桥墩缝合则选用厚生的6-0号丝线,这种线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坚韧性,不易断裂,并且最好是不可吸收的,以确保手术效果的稳定性,同时其切割力不宜过强。
对于三明治结构的缝合,推荐使用7-0号的锦纶线,也就是尼龙线,这种线材不可吸收,具有较低的切割力和硬度,但其强度和滑动性都很好,有助于减少对眼部组织的损伤。
至于皮肤缝合,7-0号的锦纶线或丙纶线是理想的选择。丙纶线(Prolene)因其引发的线结反应小,对伤口的刺激也最小,这有助于促进疤痕的愈合,是缝合皮肤的理想材料。
3、“桥墩”所使用的材料是单纯的提肌腱膜还是包含了复合体?
在实施中度上睑下垂的腱膜前徙缩短手术时,往往会面临腱膜发育不良的挑战。尽管单独使用提肌腱膜能够获得较好的灵动性,但其坚韧性不足,可能导致患者在经历几次睁眼闭眼动作后,缝合部位发生撕裂。手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是首要考虑的重点。因此,为了增强悬吊的坚韧性,选择采用复合体进行手术,以确保手术效果的持久和稳定。
4、在进行睑板切除手术时,如何保护周围动脉弓?
周围动脉弓位于睑板上缘一毫米处,处于米勒氏肌的前方,提上睑肌腱膜的深面,因此在手术中通常不包含在剥离范围内。在进行手术操作时,实际上已经将睑板上缘的周围动脉弓结扎,或者随着复合体的分离一同被提起。这一步骤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太大的必要性,因为相关的血管残端已经被清理干净。
5、在处理轻度与中重度上睑下垂时,采取的缩短比例是否相同?
在处理中轻度上睑下垂时,一般采用1:4的悬吊比例;而面对重度情况,这一比例可能需要提高至1:5或1:6。特别是在处理重度或极重度上睑下垂案例时,如果按照1:6的比例计算,为了使睑缘高度提升4毫米,所需的悬吊高度将达到24毫米,这已经超出了提上睑肌前徙缩短的常规范围,接近于提上睑肌的切除术的界限。
在这种情况下,采取睑板切除的方法更加可行,通过切除大约2毫米的睑板,可以将所需的悬吊高度减少12毫米,从而仅需12到15毫米的悬吊高度。这种方法更接近生理状态,因为它保持了肌肉的初始长度和充足的动力储备,使肌肉的力量输出更为有效。同时,它避免了肌肉被拉伸至极限时进入平台期,减少了肌肉弹性的损失,从而提升了手术效果和眼睑的功能。
直播预告:10月16日,本周三晚8点,将开启直播,预约观看请扫描海报下方二维码。
课程详情安排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