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不明白妈妈为什么那么“自私”,让我无地自容。记得小时候上学前班时,村里的小学刚刚盖好几间教室,教室门前的院子是个很深很大的坑,暑假一开学,老师号召我们从家里拿来铁簸箕,每天会安排两三节课去撮土,把院子的大坑一点一点填起来。当时家里有两个铁簸箕,一个特别大,装粮食多也快,一个特别小,便于调整数量,这两个都是妈妈自己的手艺焊制的,跟市面上同学家买的都不一样,大的太大,小的太小。每次老师让拿簸箕的时候,妈妈总让我拿那个小的,撮土之后,老师指挥着学生们排成一排,手里端着一簸箕土,走到坑前依次往坑里倒,排着队来来回回这样走,小簸箕特别显眼,次数又没增多,老师和同学都笑我,心里埋怨妈妈,就不能给我买一个跟其他同学一样的吗?
小时候总想不明白妈妈为什么总是那么“抠门”,让我格格不入。记得我是第一批成为少先队员的,当时特别高兴,学校要求每人买一条红领巾,忘记是几块了,回家后听我说完,妈妈表示不用买,拿出了表哥表姐用过的红领巾让我带,看着那红领巾颜色已变得暗红,角上也磨得翻起了毛边,心里着实不舒服,看着别的同学胸前崭新鲜红的颜色,内心充满了羞愧,就不能给我买条新的红领巾吗?
慢慢长大了,还是不明白妈妈为什么总是那么“烦人”,让我难以理解。早上正睡得香,妈妈催起床能有八百遍,冬天又冰又凉的手伸到温暖的被窝里,摸的我一机灵,赶紧爬起来,听着她的催促吃着热腾腾的早饭,准备去上学,人不走出家门,耳朵就别想清静。当我看到小学生们一个个排起队放学回家,嘴里说着“他们怎么那么小?”妈妈笑着说:“那是因为你长大了。”不想长大,偏偏要告诉你。
小时候的印象里𠕇许多磨灭不掉的记忆,听母亲说,她上班就把我一人扔在厂里的宿舍,躺到八个月都没抱起过,厂里的同事谁不上班谁就过去守一会儿。再大点记得父亲需要外出务工把我放在大姑家,当时特别拧就是不听话,以为父亲不要我了,一路哭着追着父亲的拖拉机跑,直到没有力气也看不到父亲的影子。还记得父亲得去地里干农活,趁我睡午觉的时候,两手端着我偷偷把我放在奶奶的院里,醒来之后才发现没在自己家。还记得弟弟出生之后,妈妈丢了工作,我们回到村里,上幼儿园用过的漂亮的小书包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被扔进了猪圈,沾满了沤烂的树叶,凄惨地躺在那脏兮兮的粪堆上。
终于有一次爆发了,似乎许多年的委屈一齐涌上了心头,当时好像正吃午饭,不知一句什么话,我便开始哇哇大哭,一边哭一边喊,责问父母,为什么我是单眼皮,弟弟是双眼皮,为什么我长得这么丑,我是不是拣来的,为什么不让我看电视,为什么总催我上学,为什么不给我买红领巾,为什么非让我用那个小簸箕,别人都笑我,说我不合群,都是你们的错!哭到鼻涕眼泪分不清,哭到嗓子都哑了,可是他们一边吃着饭,一边有一句没一句的回答我的话,偶尔还哈哈笑,没有强行制止,直到我没有了泪水停止了哭声,发泄完了委屈和不满。不知道为什么哭,也不知道哭完要什么,但似乎小时候的泪水在那一天全都哭完了。
去外地上学,坐完火车后又要坐汽车,大大小小的行李包勒的手生疼,每次过天桥都恨不得把那些行李扔掉。可每次开学妈妈还是往里不停地塞东西,“都说了不带了!不带了!”往外拿往里塞来回切换,最后还是拗不过。上车注意安全!出门长点心眼,有空往家写封信......那时候只想往外跑,离家远才好,没人训没人催,自由自在。
直到自己当了妈妈,看着怀里抱着的小人,才慢慢明白父母的心。小小的身躯用小小的簸箕,是妈妈自然的选择,比闹钟还准时的早饭是妈妈天然的责任,再烦人的唠叨是妈妈牵挂的心。多少次因为有事无法亲自带孩子,也是将儿子扔给父母和亲戚,无奈地转身离去,多少次孩子不在身边的时候,也会像母亲想我那样悄悄流下眼泪。再说起小时候的种种遭遇,先生曾愤愤地,我扭头冲他一笑,“你这是心疼我呀!”早已释然,父母的不得已反而锻炼了自己,父母的爱和尊重其实时时都在保护着我。
没有换位思考只有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显得有些苍白无力,设身处地才能真正理解,希望每个父母都不曾忘记自己也是孩子,孩子终究还是成为父母之后才会慢慢理解父母真心,无论人生哪个阶段,只有经历过实践过理解才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