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导入九宫格(一)

文摘   2024-11-27 23:43   河北  

1、第一次使用九宫格导入,一上课虽然先向学生讲解了九宫格的使用方法,但真正开始使用时,学生还是有些懵,有两三个学生私下又主动问我怎么用,比如如何确定具体位置,如何填写,问题问得有针对性,解答之后知道如何填表了。


2、课程目标预计完成三个,实际上第一个都没有完成,只完成了两个画面的简要概括。示范讲解第一段的时候许多学生没有进入状态,这可能跟我刚开始讲课导入部分的问题有关,没𠕇按之前老套的顺序:以题解-作者-写作背景等内容顺序讲解导入,而是用上节课的散文片断描写展示湘江秋景图的形式,引入本课散文的学习,看学生反映,他们并没有好好准备,能回答的同学少,效果也不好,没有把散文语言的丰富、优美、流畅展示出来。


3、学生在九宫格中的填写其实能反映出学生听课的效果,两个班中微机专业学生能准确找到九宫格的位置,并将讨论的要点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4、讲解第一幅画面作为示例,让学生概括第二幅画面,给学生自读时间也齐读了一遍,我预想她们应该可以找到关键词语,但随机抽取了各小组的2号,发现学生并不会准确概括,上来说了一个词“稀稀落落”,随即我便举例说明“万山红遍”中概括所写景物为“山”,而“万”和“红遍”都是修饰限定的,学生理解后在本文中找到了“黑魖魖”的山峦,明白了要点。这是出乎我意料的,但也讲了学生需要听的知识点。而后就会找了,比如“高杆的庄稼、谷子”、“种地人、孩子”等,这个同学说完,有位同学补充了“三五月明之夜......”的背景,我展示P P T,此画面概括为:“高原梯田的庄稼,唱着粗朴短歌的农人。”

学生的确是可以找到关键内容的,只是之前一直没有给她们时间和机会,由教师去灌输,不让学生自己去概括,才发现学生已经好久不去主动思考了,只是被动接受,今天算是激活了一下。


5、改变课堂先从改变备课开始,从设计九宫格开始,就发现对老师备课要求也很高,要抽象出关键词/图式等相关引导词,吸引学生,P P T设计也要与之相匹配,上课时对知识的讲解也最好与学生出现的问题相对应,真是教学相长,多年的墨守成规被打破了,让我深入思考如何重新构建高效课堂。


6、学生的改变也很大,会根据九宫格找对应的文章段落,实现真正的阅读,提高理解分析、简要概括的能力,学生的回答能让教师发现不会学习的问题具体在哪个点,打通这个点学生豁然开朗,有成就感。为下面的教学打开一扇门,走得更顺利。

明天接着进行未完成的目标,讲实话今天上课有收获,但效率不高,只开了个头,学生也没有完全理解九宫格怎么用。明天上课继续,看看完整用完的效果。

一诺待花开
一缕清风,一杯香茗,畅谈心曲,向阳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