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的时候由学生们分组探究,自己梳理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课中的文言文知识点之后,针对每一个弟子与孔子的对话,分别让学生脑补一下当时的情景,讲述脑海中生成的图式,课虽已结束,但由此引发的思考才刚刚开始。
孔子话音刚落,子路是第一个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原文用“率尔而对”,陈述了自己治理千乘之国的雄心壮志,等到三年之后民便可“有勇且知方”,孔子听后,只是“哂之”。学生们注意到了这个微表情,也注意到了文末孔子回答曾晳的话“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这样前后联系,我提问到,从这看出子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咱们班上的同学在听到老师的讲话后有这样的情况吗?学生们摇头。面对子路的轻率急躁,孔子作为老师没有呵斥打断,而是耐心地倾听,听到其治国的抱负自信,虽觉通过武力拯救国之危难,与自己的“仁”、“礼治”相悖,也只是“哂之”。“仁”是孔子的思想核心,“礼治”更是孔子的政治主张,此时孔子的微表情正是礼之体现,对学生的影响润于无声。
冉有与公西华两人都是在孔子提问后才说出自己的志向,冉有侧重富民,公西华侧重礼治教化,两人都谦恭有礼。冉有自述足民之才,也谦逊地表示“如其礼乐,以俟君子”。意思是至于振兴礼乐教化,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来推行了,而公西华更是“端章甫”只愿为小相,孔子的评价“唯求/赤则非邦也与?”后世朱熹曾说:“答无贬辞,盖亦许之。孰能为之大,言无能出其右者,亦许之之辞。”可见,孔子对两人是赞同的。只不过赞成之余,对公西华的谦逊还有些许大材小用的可惜,但也丝毫没有“恨铁不成钢”的急躁不安,更没有认为其胸无大志就提出各种要求,让人窒息,相反一两句话云淡风轻,任其自由发展,扬长避短。
在指名回答问题中得到孔子当场赞成的便是曾皙了。单是他舍瑟而作,就让学生眼前一亮,惊讶于老师与学生在一起谈论志向换句话就是上课之时,竟还可以弹奏雅乐,两千多年前的课堂可以这样轻松自在吗?没有习题压身,没有精神紧绷。再听他所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样一幅出外踏青、游山玩水的场景就是他的志向吗?就是给老师的答案吗?孔子竟然还说“吾与点也”!脑补这样一幅画面,自己仿佛也放轻松了许多,只有国家安定,百姓富足,社会和谐才能有心情有条件获得个人的幸福感啊!这不正是孔子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吗?
《论语》中写道子贡问政,孔子答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如果不得已去掉一个又一个,会怎么选?就有了孔子影响深远地回答:“民无信不立。”孔子立身立言立行,用自己的方式德润人心,育人无声。这兴许就是最好的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