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MTV:近年来,新型靶向药物和免疫疗法在淋巴瘤治疗中取得了显著进展。您如何看待这些新型疗法的前景,以及它们如何改变淋巴瘤患者的治疗路径?
近年来,淋巴瘤的治疗手段日新月异,引领着肿瘤领域新药治疗的进展和方向。靶向和免疫治疗手段的出现,开启了淋巴瘤治疗的新时代,丰富了淋巴瘤的临床治疗选择,也给难治复发淋巴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在以细胞内信号通路和微环境为靶点的小分子药物治疗方面,如BTK抑制剂、PT3K抑制剂、bcl-2抑制剂在淋巴瘤中也获得了较好的疗效,为淋巴瘤的治疗带来了“无化疗”的概念;在免疫治疗方面,比如PD-1单抗在治疗NK/T细胞淋巴瘤患者中取得了优越的疗效,单克隆抗体、双特异性抗体、抗体药物偶联物、CAR-T疗法的上市,为复发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并且有望给患者带来长期缓解。
总体而言,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淋巴瘤治疗领域中,正逐步由二、三线向一线推进。尤其对于惰性淋巴瘤来说,未来很有可能实现“无化疗时代”,通过靶向药物治疗及全程管理变成一种慢病管理状态。对于高度侵袭性淋巴瘤,还是需要免疫、靶向治疗与化疗联合应用。
CCMTV:在淋巴瘤患者的长期随访和复发监测中,您认为有哪些关键因素需要特别注意,以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复发风险?
在淋巴瘤患者的长期随访和复发监测中,有几个关键因素需要特别注意,以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复发风险:
1.定期复查:淋巴瘤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复查,因为淋巴瘤有可能复发,且复发后的情况可能更为严重。复查的频率通常在治疗结束后的前两年每3个月一次,之后每半年一次,5年后每年一次。
2.体格检查:通过体格检查可以对全身浅表淋巴结、肝脏及脾脏进行全面复查,初步反映病情复发和累及情况。
3.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血沉等,这些指标可以初步反映患者的基本情况。
4.影像学检查: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CT、MRI、PET-CT、超声等,用于发现深部淋巴结及脏器的累及情况,并可对病情做出全面而精确的评价。特别是PET-CT,在大多数淋巴瘤的分期与再分期、疗效评价和预后预测中是最佳检查方法,但在疾病缓解后的长期随访过程中,不建议采用PET-CT进行随访。
5.病理活检:如果体格检查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有可疑包块或肿大淋巴结,则需要进一步取包块或肿大淋巴结送病理检查,以明确是否有肿瘤细胞存在。
6.关注远期并发症:除了肿瘤复发外,远期并发症如第二肿瘤等也不容忽视,因此治疗结束后需定期复查。
7.患者教育和自我管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治疗的依从性,促使患者配合临床进行足疗程的规范治疗,最终改善预后。
8.多学科团队合作:通过多学科诊疗团队(MDT)引导在各个科室就诊的潜在淋巴瘤患者进行淋巴瘤相关检查,实现早期诊断,经过病理确诊后,引导确诊患者就医,实现规范化诊疗和康复期随访。
因此,淋巴瘤患者的长期随访和复发监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定期的体检、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以及对远期并发症的关注,同时加强患者教育和自我管理,通过多学科团队合作来提高随访和监测的效果。
CCMTV:您认为未来淋巴瘤研究的主要方向和挑战是什么?有哪些潜在的研究领域或技术可能引领淋巴瘤治疗的下一次革命?
责任编辑|13
审稿专家:纪春岩教授
相关链接:
血液相关会议、学术资讯、直播定期推送
☝️扫码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