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诊治中,是否遇到过多发性骨髓瘤(MM)继发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治疗后再度以MM形式复发的病例?对于这类罕见患者,我们应该如何精确诊断和治疗?MM及ALL均可能出现TP53突变,它是预后不良的重要标志,不仅让疾病易复发,还影响患者总生存。若这两者同时出现,诊治将荆棘密布,我们该如何突破绝境?今天我们将聚焦全人源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BCMA)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伊基奥仑赛在这类伴TP53突变的复发难治性MM(RRMM),并继发ALL,治疗中再度以MM形式复发患者中的疗效。本患者的诊治经历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吕瑞教授分享,并特邀安刚教授对该病例进行点评。
患者,女,于2016年1月因“腰背部疼痛2月余”在外院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IgD λ型(DS IIIA ISS II期),予胸椎内固定术及6疗程BCD方案、2疗程CBDT方案后获sCR,沙利度胺维持治疗2年后停药。
基线(2016年1月骨痛起病)
血尿免疫固定电泳均提示IgD λ单克隆条带
骨髓涂片:浆细胞 20.4%
流式提示异常浆细胞表型
我院首次入院检查(2018年12月复查骨穿:分类不明细胞10.5%遂来我院)
血细胞分析:RBC 5.04X102/L↑,HGB 156g/L↑。生化示LDH及Ca正常。
尿微量总蛋白PRO 0.1056g/24h,血尿蛋白电泳及免疫固定电泳均未见异常。
骨髓涂片:送检部位增生活跃,分类不明细胞占17%骨髓象;骨髓活检:HE及PAS染色示送检少量骨髓增生大致正常(40%),粒红比例大致正常,幼稚阶段淋巴细胞比例增高(10-20%)。网状纤维染色(MF-0级)。免疫组化:CD38-,CD138-,Kappa,Lambda,CD56-,CD20个别+,CD3-,PAX5+,TDT+。
流式细胞学检查:异常细胞群约占有核细胞的4.57%,表达CD20,TdT,cCD79a,CD34,部分表达C10,弱表达CD19,CD81,为异常B淋巴母细胞(Common-B)表型,浆细胞表型未见明显异常。
FISH:17p缺失,13q缺失,1q21扩增,IGH易位均阴性。
全身骨骼像(简易除胸部、胸椎),全身骨骼骨质改变,符合多发性骨髓瘤骨改变。
CT平扫:1.全身诸骨骨质破坏,部分肋骨骨折,符合多发骨髓瘤骨质改变;胸11椎体高密度影。2.颈椎、胸椎、腰椎骨质增生;双侧骶髂关节积气。3.两肺间质病变、左舌段间质炎症;左上叶小结节影。
1.多发性骨髓瘤(IgD型 DS IIIA期,ISS I期,R-ISS I期)
2.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ommon-B)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治经过
根据当前检查结果,考虑继发ALL(common-B型)明确
2019/1/7-2019/5/16,予以VDCP治疗、HD-MTX 巩固化疗、CAM方案巩固化疗,获得CR
2019/6/3-2019/9/29,予以ADE方案化疗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获得CR
2021/11/5-2024/4/9,监测MRD-B-ALL持续保持阴性
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治经过
2019/1/7-2021/11定期复查MM,均为CR状态,流式MRD-MM持续阴性,暂无治疗(该阶段以治疗ALL为主)
2021/11/5起MRD-MM持续转阳,使用来那度胺治疗,效果不佳
2023/3/28复查发现CKS1B基因扩增阳性,结合其他相关检查结果,决定从4/20日起予以使用KPD方案治疗,期间患者反复感染发热,同时辅以脏器保护、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但治疗至2023/10/25时检查发现,患者出现TP53突变
患者为多发性骨髓瘤复发,合并TP53突变,预后差,与家属协商后,拟行伊基奥仑赛治疗
治疗前评估:
血细胞分析(2023/3/1):WBC 4.05x109/L,RBC 3.90X1012/L,HGB 124g/L,PLT 131X109/L
血β2微球蛋白 2.62mg/L↑。血FLC(2023/3/4):IgG 5.15 g/L↓;IgA 1.90 g/L;IgM 0.20 g/L↓;Ig E 5.0 g/L;κ:λ 1.41↓;rFLC 0.94
血细胞分析(2023/3/1):WBC 4.05x109/L,RBC 3.90X1012/L,HGB 124g/L,PLT 131X109/L
血β2微球蛋白 2.62mg/L↑。血FLC(2023/3/4):IgG 5.15 g/L↓;IgA 1.90 g/L;IgM 0.20 g/L↓;Ig E 5.0 g/L;κ:λ 1.41↓;rFLC 0.94
血免疫固定电泳(2023/3/5)阴性
清淋化疗:2024/03/06FC方案( 氟达拉滨40mg iv drip d1-3;环磷酰胺0.4g iv drip d1-3)预处理
CAR-T细胞回输:2024/03/11回输伊基奥仑赛
回输后监测:
回输后D7,患者自诉发热,检查示CRP、IL-6及IL-10升高,考虑CRS反应可能性大,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卡泊芬净抗感染治疗,03/30起患者未再出现高热,自D21起CRP恢复正常,IL-6整体呈下降趋势
图1. C反应蛋白(CRP)及炎症因子IL-6变化情况
回输后D8起,呼吸道病毒检查示乙型流感病毒阳性,患者伴咳嗽咳痰,给予奥司他韦、阿昔洛韦等抗感染治疗后好转,病情平稳,未诉不适。04/08乙型流感病毒转阴。
疗效评估:
CAR-T回输后约1个月,流式MRD-MM示未见浆细胞;染色体未见克隆性异常;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TP53阴性;血尿免疫固定电泳均阴性;血M蛋白(-) rFLC正常,多项相关指标也恢复正常(与治疗前对比见表4)。评效:sCR。
吕瑞教授治疗体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该患者在初诊为MM时,经BCD、CBDT方案治疗后获得sCR,但未进行基因检测,2年后继发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经我院给予VDCP治疗、HD-MTX 巩固化疗、CAM方案巩固化疗、ADE方案化疗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获得CR,且疗效持续至今。在MM方面,患者初治疗效保持了5年左右,流式MRD-MM转阳后尝试了来那度胺,但复查发现患者出现CKS1B基因扩增阳性,遂给予KPD方案治疗,但在治疗期间,随访监测发现患者又出现TP53突变。尽管无法完全判断TP53突变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否存在相关性,但在多发性骨髓瘤中,TP53突变作为继发性遗传学事件,明确提示预后不良,且以发生双等位基因失活患者的预后最差。结合FUMANBA-1研究1中伊基奥仑赛为RRMM患者带来的长期生存率数据及该患者实际情况,遂决定予以CAR-T(伊基奥仑赛)治疗。回输后仅出现1级CRS,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卡泊芬净治疗后12天后好转,各项指标正逐渐恢复,无ICANS发生。1个月实现sCR,且MRD阴性。此外,该患者治疗期间出现了乙流感染,予奥司他韦、阿昔洛韦后15天乙流转阴。后续将继续密切随访,希望该患者能保持疗效,且最终转化为长期无病生存。
安刚教授大咖点评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该MM患者在初治后继发了ALL,虽MM继发ALL在临床较为罕见,但也有不少病例报告,更有研究提示,TP53基因在侵袭性浆细胞肿瘤,如MM中较为常见,且常在复发时出现,可导致疾病快速进展为浆细胞白血病和(或)髓外疾病2,而该患者在既往并没有进行基因检测,这提示我们即使MM治疗后完全缓解,也需要定期进行骨髓检查、流式细胞学检查和基因检测等,同时加强对继发第二肿瘤的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异常,采用相对应的有效治疗。对于ALL治疗,若有条件我们应尽早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可为患者带来生存获益,该患者也是通过最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实现长期CR。另外该患者MM细胞存在CKS1B基因扩增阳性 、伴TP53突变,预后及生存率受到严重影响,而且该患者为复发MM,对于这类多线复发的患者,应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主要目标,在此基础上尽可能获得最大程度缓解3,并延长生存期。同时,该例患者相对年轻且疾病高危(TP53突变明确),对于年轻高危的MM,更应尽可能达到深度缓解,改善整体预后。为实现该治疗目标,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需要寻求更多的手段,同时全面平衡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FUMANBA-1研究1结果显示,FUMANBA-1研究显示既往无CAR-T治疗史的患者客观缓解率达到98.9%,完全缓解率达到82.4%,MRD阴性率达到97.8%,81.7%的患者年MRD阴性率超过1年,同时在证实疗效的基础上,也充分证实CART治疗的安全性。RRMM患者在接受伊基奥仑赛治疗后的中位达峰时间为12天,结合该病例中的达峰时间,充分证明其CAR-T扩展效果良好,而且治疗期间仅出现1级CRS,并通过积极复查血培养、降钙素原、呼吸道病毒、细胞因子及C反应蛋白等,及时区分感染和CRS,对应采取治疗后,相关症状好转,安全性良好,满足多线复发患者平衡疗效与毒性的需求。
此病例充分证明伊基奥仑赛治疗RRMM患者可获得深度缓解和良好的安全性,给患者带来了长期生存的希望,非常期待后续的随访结果。伊基奥仑赛已经上市一周年,临床专家积累了宝贵的真实世界应用经验,希望随着研究的深入,CAR-T治疗等创新疗法及方案,能为伴TP53突变等细胞遗传学超高危的MM患者带来生存获益,重现曙光。
参考文献:
[1] Li CR, et al. IMS 2023 .P-290.
[2] Weinhold N,et al. Blood, 2016, 128(13): 1735–1744.
[3]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等. [J]. 中华内科杂志, 2022, 61(5): 480-487.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血液与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
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病区主任,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PI
主要学术任职:CSCO多发性骨髓瘤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青委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血液病转化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肾脏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多发性骨髓瘤研究联盟秘书;
2003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2006-2011年于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博士学位;2013/11-2016/6 在哈佛大学Dana-Farber癌症学院博士后;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 Blood、leukemia、Clinical Cancer Research、Haematologica、American Journal of Hematology、blood advances等杂志发表SCI论文40余篇;主编专著一部《内科疑难病例-血液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副主译《威廉姆斯血液学手册第9-10版》;主持国家自然基金3项;执笔多发性骨髓瘤相关指南/共识6部;
2020年度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科学家奖;
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才;
天津市卫生计生行业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工程青年医学新锐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200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七年制专业
2016年获得协和医科大学博士学位
主要研究方向:惰性淋巴瘤的诊断治疗
荟萃名家 聚焦临床
欢迎关注CCMTV·血液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