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 楚篆“春分”
春分为仲春月(卯月)之月中。
老子曰: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日夜分,故万物春分而生,秋分而成,生与成,必得和之精。故积阴不生,积阳不化,阴阳交接,乃能成和。此天地之气和平,故万物得生成故也。——《文子·上仁》
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日夜分,而生物。春分而生,秋分而成,生之与成,必得和之精。——《淮南子·泛论训》
至于仲春之月,阳在正东,阴在正西,谓之春分。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阴日损而随阳,阳日益而鸿,故为暖热初得。——《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
春分日之星斗
(惊蛰)加十五日(斗)指卯中绳,故曰春分则雷行,音比蕤宾。——《淮南子·天文训》
《孝经纬》曰:周天七衡六间,曰立春 ....... 斗指卯,为春分——《艺文类聚·春》
《淮南子·天文训》中方位如下图所示。
黄帝元年春分昏时,斗柄指东,即卯位
降娄 ...... 中娄四度,春分。——《汉书·律历志》
《汉书·律历志》中十二次如下图所示
东汉时期春分日午时(平太阳时)
子午线在娄四度
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从肉,飞之形,童省声。凡龙之属皆从龙。——《说文解字》
黄帝元年春分昏时南天星象
春分日之音
鼓:郭也。春分之音,万物郭皮甲而出,故谓之鼓。从壴,支象其手击之也。《周礼》六鼓:靁鼓八面,灵鼓六面,路鼓四面,鼖鼓、臯鼓、晋鼓皆两面。凡鼓之属皆从鼓。——《说文解字》
鼓者、郭也,春分之音也。万物郭皮甲而出,故谓之鼓。——《风俗通义·鼓 》
《风俗通》曰:鼓,不知谁所造。鼓者,郭也。春分之音,万物皆郭皮甲而出,故谓之鼓。——《太平御览·鼓》
《礼记》曰:苇龠,伊祁氏之乐也。龠,春分之音,万物振跃而出也。——《太平御览·龠》
篪,啼也。声从孔出,如婴儿啼声。春分之音也。——《释名·释乐器》
仲春月之律吕
帝张四维,运之以斗,月徙一辰,复反其所 ...... 指卯,卯则茂茂然,律受夹锺。夹锺者,种始荚也。——《淮南子·天文训》
西汉十二律图
《淮南子·天文训》中十二律吕如下图所示
仲春之月 ...... 其音角,律中夹钟。——《礼记·月令》
仲春之月,招摇指卯 ....... 其音角,律中夹锺。——《淮南子·时则训》
仲春之月 ...... 其音角。律中夹钟。——《吕氏春秋·仲春纪·二月纪》
《礼记·月令》中五音排布如下图所示
二月律谓之夹钟何?夹者,孚甲也,言万物孚甲,种类分也。——《白虎通德论·五行》
夹钟长六寸一七分三分一。——《史记·律书》
夹钟,言阴夹助太族宣四方之气而出种物也。位于卯,在二月。——《汉书·律历志》
《汉书·律历志》中方位如下图所示
(惊蛰)加十五日(斗)指卯中绳,故曰春分则雷行,音比蕤宾。——《淮南子·天文训》
《淮南子》十二律图
春分日之日
春分(晷长)七尺五寸五分————《周髀算经》
修正七衡图
红色为春分日日道
春分之日夜分以至秋分之日夜分,极下常有日光。秋分之日夜分以至春分之日夜分,极下常无日光。北极的极昼、极夜。故春秋分之日夜分之时,日所照适至极,阴阳之分等也。冬至、夏至者,日道发敛之所生也至,昼夜长短之所极。春秋分者,阴阳之修,昼夜之象。昼者阳,夜者阴。春分以至秋分,昼之象。秋分至春分,夜之象。故春秋分之日中光之所照北极下,夜半日光之所照亦南至极。此日夜分之时也。故曰:日照四旁各十六万七千里。——《周髀算经》
春分、秋分,日在中衡。日直射赤道位置。春分以往日益北,五万九千五百里而夏至。日直射点从赤道至北回归线。秋分以往日益南,五万九千五百里而冬至。日直射点从赤道至南回归线。中衡去周七万五千五百里。中衡左右冬有不死之草,夏长之类。中衡左右即热带。——《周髀算经》
日月失度而寒暑相奸。——《周髀算经》
至若南北失度。晷进而长则为寒。退而短则为暑。人君急则日晷进而疾。舒则日晷退而缓。故曰急恒寒若。豫恒燠若。一曰晷长为潦若。晷短为旱若。——《前汉纪·高后纪》
《考灵曜》所谓观玉仪之游,昏明主时,乃命中星者也 ...... 琁玑中而星中为调,调则风雨时,庶草蕃芜,而五谷登,万事康也。 所言琁玑者,谓浑天仪也。——《隋书·天文志》
西周时期周地廿四节气午初三刻太阳位置
春分日之月
月有九行者:黑道二,出黄道北;赤道二,出黄道南;白道二,出黄道西;青道二,出黄道东。立春、春分,月东从青道;立秋,秋分,西从白道;立冬、冬至,北从黑道;立夏、夏至,南从赤道。然用之,一决房中道。青赤出阳道,白黑出阴道。若月失节度而妄行,出阳道则旱风,出阴道则阴雨。——《汉书·天文志》
重绘月行九道图
春分日之风
太一移日,天必应之以风雨,以其日风雨则吉,岁美民安少病矣。先之则多雨,后之则多旱 ...... 太一在春分之日有变,占在相 ...... 太一居五宫之日,病风折树木,扬沙石,各以其所主,占贵贱。因视风所从来而占之,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主生,长养万物;从其冲后来为虚风,伤人者也,主杀,主害者。谨候虚风而避之,故圣人日避虚邪之道,如避矢石然,邪弗能害,此之谓也。是故太一入徙立于中宫,乃朝八风,以占吉凶也 ...... 风从西方来,名曰刚风,春分日伤人之风为从其冲后来者。即西方之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肺,外在于皮肤,其气主为燥。此八风皆从其虚之乡来,乃能病人。三虚相搏,则为暴病卒死。两实一虚,病则为淋露寒热。犯其两湿之地,则为痿。故圣人避风,如避矢石焉。其有三虚而偏中于邪风,则为仆偏枯矣。——《黄帝内经灵枢经·九宫八风 》
四十五日明庶风至。明庶者,迎众也 ...... 明庶风至万物产 ...... 明庶风至则修封疆、埋田畴——《白虎通·八风》
明庶风居东方。春分至。明庶者,明众物尽出也。——《史记·律书》
春分,明庶风至,正封疆,修田畴。——《易纬通卦验》
《白虎通》曰:明庶风,春分至,王者修封疆,理田畴。 ——《太平御览·春分》
春分日之云
春分正阳,云出张,如白鹄——《易纬通卦验》
天鹅
《周礼·春官》曰:眂祲,掌十辉之法,以观妖祥。四曰监,八曰叙。郑司农曰:监,云气临日也。叙者,云有次叙,如山在日上也。
又曰:保章氏,以五云之物,辨吉凶、水旱降、丰荒之祲像。郑玄曰:物,色也。视日旁气云之色。降,下也。知水旱所下之国。郑司农曰:以二至二分观云色:青为虫,白为丧,赤为兵荒,黑为水,黄为丰。故《春秋传》曰: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
——《太平御览·云》
《周礼》曰:眡祲掌十辉之法,以观妖祥、辨吉凶。妖祥善恶之征。郑司农云:辉谓日光之气。又曰:视祲之官,春分望气。——《太平御览·气》
春分日之物候
少昊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鸟纪,为鸟师而鸟名。....... 玄鸟氏,司分也。玄鸟,燕也。以春分来,秋分去。——《隋唐通典·历代官制总序》
春分之日,玄鸟至 ...... 玄鸟不至,妇人不娠——《逸周书·时训解》
乳:人及鸟生子曰乳,兽曰産。从孚从𠃉。𠃉者,玄鸟也。《明堂月令》:“玄鸟至之日,祠于高禖,以请子。”故乳从𠃉。请子必以𠃉至之日者,𠃉,春分来,秋分去,开生之候鸟,帝少昊司分之官也。——《说文解字》
鶗鴂,春分鸣则衆芳生,秋分鸣则衆芳歇。——《广韵》
春分日之礼
天子父事天,母事地,兄事日,姊事月,常以春分朝日于东门之外,示有所尊,训人民事君之道也。秋夕朝月于西门之外,别阴阳之义也。——《蔡中郎集·独断》
《礼·玉藻》曰:天子玄端而朝日于东门之外。郑玄曰:端当为冕字之误,朝日,春分时也。 ——《太平御览·玄衣》
大唐开元年之制五礼,其仪百五十有二。一曰吉礼,其仪五十有五。...... 十一、春分祀朝日于东郊。——《隋唐通典·五礼篇目》
《皇览》:礼,天子迎四节日,天子迎春、夏、秋、冬之乐,又顺天道。是故距冬至日四十六日,即立春日。则天子迎春于东堂,距邦八里,堂高八尺,堂阶八等,青税八乘,旗旐尚青,田车载矛,号曰助天生。倡之以角,舞之以羽,此迎春之乐也 ...... 所以迎四时,乐养九志于西堂,冬养九胜于北堂,养后三月而止。天子行杀,必顺天道。——《太平御览·迎气》
汉画像砖 日神
《登真隐诀》曰:太极真人常以立春日日中会诸仙人于太极宫,刻玉简记仙名。至春分之日日中,昆仑瑶台,太素真人会诸仙人刊定真经也。——《太平御览·真人上》
《玉诀经》曰:太玄上宫太素真人,常以春分之日,会诸仙官于昆仑瑶台,校定灵宝真经。又曰:阳台真人,常以立冬之日,会诸仙官玉女于灵宝阳台之上,校定学道簿录。《本行经》曰:有寻真玉台。——《太平御览·台》
《荆楚岁时记》曰:春分日,民并种戒火草于屋上。有鸟如乌,先鸡而鸣“架架格格”。民候此鸟则入田,以为候人架犁格也。又曰:夏七月,有鸟名获谷,其声自呼。农人候此鸟,则犁把上岸。——《太平御览·鸟》
《齐人月令》曰:春分不杀生,不吊疾。君子齐戒,衣夹衣,导引,不食生冷。 ——《太平御览·春分》
春分日之医
黄帝曰:愿闻身形,应九野,奈何?歧伯曰:请言身形之应九野也 ...... 左胁应春分,其日乙卯 ...... 凡此九者,善候八正所在之处。所主左右上下身体有痈肿者,欲治之,无以其所直之日溃治之,是谓天忌日也。——《黄帝内经灵枢经·九针论》
春分日之史
《左传》曰:昭二十一年秋七月壬午朔,日有食之。公问于梓慎曰:“是何物也?物,事也。祸福何为?”对曰:“二至二分,二至,冬至、夏至。二分,春分、秋分。日有食之不为灾。日月之行也,分同道也,至相过也。二分,日夜等,故言同道。二至,长短极,故相过。其他月则为灾,阳不克也,故常为水。”阴侵阳,是阳不胜阴。——《太平御览·夏至》
原文赏析
黄帝曰: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歧伯曰: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天牝从来,复得其往,气出于脑,即不邪干。气出于脑,即室先想心如日。欲将入于疫室,先想青气自肝而出,左行于东,化作林木。次想白气自肺而出,右行于西,化作戈甲。次想赤气自心而出,南行于上,化作焰明。次想黑气自肾而出,北行于下,化作水。次想黄气自脾而出,存于中央,化作土。五气护身之毕,以想头上如北斗之煌煌,然后可入于疫室。又一法,于春分之日,日未出而吐之。又一法,于雨水日后,三浴以药泄汗。又一法,小金丹方:辰砂二两,水磨雄黄一两,叶子雌黄一两,紫金半两,同入合中,外固了,地一尺筑地实,不用炉,不须药制,用火二十斤煆之也,七日终,候冷七日取,次日出合子,埋药地中七日,取出顺日研之三日,炼白沙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望东吸日华气一口,冰水下一丸,和气咽之,服十粒,无疫干也。——《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
《易纬通卦验》曰:震,东方也。主春分,日出青气,出直震,此正气出也。气出右,万物半死,气出左,蛟龙出,震气不至,则岁中少雷,万物华而不实,人民疾热,应在其冲。又曰:立春条风至,雉雊,鸡乳,冰解,杨柳津,春分明庶风至,雷雨行,桃李华。——《艺文类聚·春》
凡君行急则日行疾,君行缓则日行迟。日行不可指而知也,故以二至二分之星为候。日东行,星西转。冬至昏,奎八度中;夏至,氐十三度中;春分,柳一度中;秋分,牵牛三度七分中:此其正行也。日行疾,则星西转疾,事势然也。故过中则疾,君行急之感也;不及中则迟,君行缓之象也。——《汉书·天文志》
七年冬十二月。匈奴寇狄道春正月赵王友死于邸。吕氏女为赵王后王后妒。谗王于高后曰。吕氏安得王。太后百年后。吾必击之。高后怒之。至邸。令卫士围之。不得食遂幽死。以民礼葬之长安。諡为幽王。后徙梁王恢为赵王。己丑晦。日有食之。既在营室九度。为宫室之中。高后恶之。曰此为我也。星传曰。日者、德也。月者、刑也。日食修德。月食修刑。则灾异消矣。诗云。日月告凶。不用其行。四国无政。曷用其良。言人君失政。则日月失行。中道南曰黄道。南至东井。北至牵牛。东至角。西至娄。夏至日至东井。去极近。故晷短。立八尺之表。而晷长一尺五寸八分。冬至日至于牵牛。去极远。故晷长。立八尺之表。而晷长一丈三尺一寸四分。春分西至娄。去极中。秋分东至角。去极中。立八尺之表。而晷长七尺三寸六分。日为阳。阳用事。则日进而北。昼进而长。阳胜故为温暑。阴用事。则日退而南。昼退而短。阴胜故为寒凉。洪范曰。日月之行。则有冬有夏有寒有暑。此之谓也。至若南北失度。晷进而长则为寒。退而短则为暑。人君急则日晷进而疾。舒则日晷退而缓。故曰急恒寒若。豫恒燠若。一曰晷长为潦若。晷短为旱若。奢为扶。扶者邪臣进。正直疏。君子不足。奸人有馀。月有九行。黑道二出黄道北。赤道二出黄道南。白道二出黄道西。青道二出黄道东。立春春分从青道。立夏夏至从赤道。立秋秋分从白道。立冬冬至从黑道。然一决之于房从中道。若月失道而妄行。出阳道则旱风。出阴道则阴雨。箕轸之星为风。毕星为雨。故月失度。入箕轸则多风。入毕星则多雨。洪范曰。星有好风。星有好雨。月之从星。则以风雨。《诗》云:“月离于毕,俾滂沱矣”,言多雨也。凡灾异所起。或分野之国。角亢氐。韩郑也。房心。宋也。尾箕。燕也。斗牛。吴也。牵牛须女。越也。虚危。齐也。营室东壁。卫也。奎娄。鲁也。胃昴毕。赵也。觜参。魏也。东井鬼。秦也。柳星张。周也。翼轸。楚也。——《前汉纪·高后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