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文摘   历史   2024-02-24 00:01   山西  

图  |  楚篆“郊”


元宵节之史


汉朝之前为郊祀之日,以正月上辛日。


天者,百神之君也,王者之所最尊也。以最尊天之故,故易始岁更纪,即以其初郊。郊必以正月上辛者,言以所最尊,首一岁之事。每更纪者以郊,郊祭首之,先贵之义,尊天之道也。——《春秋繁露·郊义》


始入岁首,必以正月上辛日先享天,乃敢于地,先贵之义也。——《春秋繁露·郊语》


所闻古者天子之礼,莫重于郊。郊常以正月上辛者,所以先百神而最居前。——《春秋繁露·郊事对》


阴阳之别于日冬夏至,其会也以孟春正月上辛若丁。天子亲合祀天地于南郊,以高帝、高后配。——《汉书·郊祀志下》


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常有流星经于祠坛上。流星,或与夜游观灯之习俗有关。——《史记·乐书》


正月上辛,正月上旬之辛日。


郊自正月至于三月,郊之时也。我以十二月下辛卜正月上辛,如不从,则以正月下辛卜二月上辛;如不从,则以二月下辛卜三月上辛,如不从,则不郊矣。范宁注曰:郊必用上辛者,取其新洁莫先也。——《春秋谷梁传·哀公元年》


唐朝为正月十五日。


《史记》曰:汉家以望日祀太一,从昏时到明,今夜游观灯是其遗迹。望日,即农历月十五日。(《史记》中并无此段。或为唐人理解偏差所致。——《艺文类聚·正月十五日》


《唐两京新记》云:正月十五日夜,敕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以看灯,光若昼日。——《太平御览·正月十五日》


叶法善天师字道元,开元初正月望夜正月望夜,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夜。明皇移仗上阳宫以观灯焉。——《仙传拾遣》


於三元:上元正月十五日,中元七月十五日,下元十月十五日,此三元三官主录百司,上诣天阙,进呈世人罪福之日,较量浅深,会同斗宫,故当行道转经。——《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经注》




元宵节之俗


夜游观灯。


《史记》曰:汉家以望日祀太一,从昏时到明,今夜游观灯是其遗迹。——《艺文类聚·正月十五日》


《唐两京新记》云:正月十五日夜,敕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以看灯,光若昼日。——《太平御览·正月十五日》


叶法善天师字道元,开元初正月望夜,明皇移仗上阳宫以观灯焉。——《仙传拾遣》


《吴录·地理志》晋,张勃撰。曰:常山,仙人采药处,谓之长山。山南有春草岩,折竹岩,岩间不生蔓草,尽出龙须,云赤松羽化处。又有似龙须而粗大者,名为虎须,不中为席,但以其蓑为灯炷。——《太平御览·会稽东越诸山》


宋高祖德舆,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开国皇帝。清简寡欲,严整有法度 ...... 后孝武帝大明中,坏帝所居阴室,于其处起玉烛殿,与群臣观之,床头有土障,壁上挂葛灯笼。——《金楼子·兴王》


温州竹丝灯笼


升平乐事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宫绘本


迎紫姑。


《齐谐记》曰:正月半有神降陈氏之宅,云是蚕室,若能见祭,当令蚕桑百倍。疑非其事,祭门备之,七祀。今州里风俗,望日祀门,其法先以杨枝插门而祭之。《齐谐记》曰:吴县张成见一妇人,立宅东南角,谓成曰:此地是君蚕室,我即地神矣。正月半日可作白粥泛膏于上以祭之,当令君家蚕桑百倍。言讫而去,绝失所在。或谓作膏粥,已后年年大得蚕。世人正月半作粥祷之,加以肉覆其上,登屋食之,咒云:登膏糜,挟鼠脑,欲来不来,待我三蚕老。则以为禳鼠与《齐谐记》相符,又覆肉亦是覆膋之理。石虎《邺中记》正月十五日有登高之会,则登高又非今世而然者也。其夕则迎紫姑以卜

刘敬叔《异苑》云:紫姑本人家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故世人作其形迎之,云子胥不在,曹夫人已行,云是其姑。紫姑可出。《异苑》又云:于厕间或猪栏边迎之,捉之觉重,是神来也。平昌孟氏,尝以此日迎之,遂穿室而肖其象,著以败衣,盖为此也。

《洞览》云:帝喾女将死,云生平好乐,正月可以见迎。又其事也。

俗云:溷厕之间必须静,然后能致紫姑。

《异苑》曰:世人以十五日迎紫姑,捉者觉重,便是神来,奠设酒果,亦觉貌辉辉有色,即跳躁不住。能占众事,卜将来蚕桑,又善射钩,好即大舞,恶则仰眠。平昌孟氏恒不信,躬试往捉,便自跃穿顶,永失所在也。

——《太平御览·正月十五日》


《荆楚岁时记》曰:风俗望日,以杨枝插门,随杨枝所指而祭,其夕,迎紫姑神以卜。——《艺文类聚·正月十五日》


《荆楚岁时记》曰:正月十五日,作豆糜加油膋其上,以祀门户。——《太平御览·正月十五日》


《玉烛宝典》曰:正月十五日,作膏粥以祠门户。——《太平御览·正月十五日》


厕神

选自《出像增补搜神记》,明金陵唐氏富春堂刊本


姑神

选自《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清刊本


元宵之夜请紫姑

选自《古代风俗百图》,王弘力绘

天七阁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地二生火,天七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