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不仅是购物的天堂,
更是预制菜的聚集地,
预制菜,正在成为商场餐饮的”顶流“!
在现代都市的喧嚣中,商场不仅是购物的天堂,更是预制菜的聚集地。
细心的消费者或许已经发现,商场里的餐饮选择正在发生一场悄然的变革——预制菜正逐渐成为“顶流”。
米村拌饭、萨莉亚、吉野家……这些客单价大约三四十元的连锁餐饮品牌纷纷涌入商场。
从传统的中式菜肴如宫保鸡丁、鱼香肉丝、红烧肉,到西式的意面、披萨、炸鸡,再到日韩料理如寿司、石锅拌饭,各式各样的预制菜品迅速占据了商场的每一个角落。
此外,佛跳墙、鲍鱼、海参等“高端”料理,以及酸菜鱼、烤鱼、湘菜、广式早点等也都是预制菜售卖的“主赛场”。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1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头部连锁餐饮企业中预制菜使用比例已经较高。真功夫、吉野家、西贝、小南国等连锁餐饮企业预制菜占比高达80%以上。
报告还透露,真功夫和吉野家的预制菜比例更是超100%。
也就是说,这些开在商场的餐厅,不仅没有颠锅掌勺的师傅,可能连一把厨刀都没有。
餐厅使用预制菜已经是行业公开的秘密。根据中国饭店协会的调查研究,目前超过74%的连锁餐饮品牌已经建立了自己的中央厨房设施。
相对于那些对预制菜避而不谈的餐厅,也有不少品牌在光明正大使用预制菜。
被誉为“东北麦当劳”的米村拌饭对“预制”概念毫不避讳,被网友戏谑称:“除了鸡蛋,其他都是半成品。”
即便如此,米村拌饭的火爆程度并未受到任何影响。据公开数据显示,米村拌饭在2017年仅有60家门店,而到了2023年底,其第1000家门店已经成功落户上海。
预制菜界的另一位“坦诚派”,萨莉亚甚至会把“冷冻半成品”放在菜单上直接售卖。2024财年(截至2024年8月31日),萨莉亚在中国闷声大赚4亿元人民币。
尽管半预制和复热预制的占比不足三成,但老乡鸡依然主动向广大消费者公开了预制菜占比,并将菜品用红、黄、绿三色进行了分级。
真诚,似乎是餐饮行业最可贵的“秘方”,也是预制菜餐厅突围的新方向。
外卖,同样离不开预制菜,5元的料理包充斥着外卖市场。据媒体报道,有70%的外卖商家正在使用这些料理包。
以一份外卖卤肉饭的售价17.5元为例,现场制作的净利润仅为0.5元,相比之下,采用料理包净利润则能提升至3元。此外,顾客的等待时间从40分钟缩短至28分钟。
图片来源:《2021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
对于餐饮行业来说,预制菜就是降本增效的“神”。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预制菜行业下游最大的需求来自于餐饮行业,销售渠道85%以上集中于B端。总体看目前还主要是一个toB的生意,但在C端市场也显示出火热的迹象。
以圣农发展为例,2018年拓展至料理包市场,推出香菇滑鸡、川香辣鸡、三杯鸡等二十余款产品,并计划将60%的产能用于生产熟食。
卖方便面的统一,2024年进一步丰富预制菜产品线,推出虎皮红烧肉、老坛酸菜鱼、香辣烤鱼等私房菜系列新品。农夫山泉、盼盼食品等传统快消巨头,也在悄然跨界预制菜赛道。
在统一董事长罗智先看来,预制菜的产值将是以万亿来计算的规模,因为可以把现在所有餐厅看到的东西都加以包装化。
不管你愿不愿意接受,预制菜已经悄然进入了你的生活。
萨莉亚以亲民的价格和出餐速度著称,而米村拌饭则以“穷鬼套餐”吸引了大量忠实顾客。通过分析这些品牌的经营数据,我们可以看到预制菜在商场餐饮中的巨大潜力和市场认可度。
所以说,预制菜在商场的流行并非偶然,它背后有着多重因素的推动。
首先,商场的消防规定限制了明火的使用,这直接推动了预制菜在商场餐饮中的普及。预制菜不需要现场烹饪,只需简单加热,大大降低了火灾风险。
其次,对于部分消费者而言,他们往往时间紧迫,预制菜的快速服务正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而对于餐厅来说,预制菜的引入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减少了对厨师的依赖,实现标准化的同时,降低了运营成本。做连锁品牌,口味稳定似乎比口味很棒更重要。
然而,预制菜的普及也引发了一系列争议和抵制,部分餐饮店甚至联合成立“抵制预制菜联盟”,凸显大厨现炒特色。
新食材认为,预制菜的兴起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四个核心要素:确保健康安全、实现消费透明、提供合理价格、保持尚可口味。
预制菜将在餐饮业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面对这一趋势,无论是选择抵制还是拥抱,都比不上“让客人吃好”来得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