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出轨的那些伤,总是忘不掉怎么办?心理学给你一个终极的答案!

文摘   2024-11-11 22:00   广东  


婚姻倾诉疗愈群

倾诉心声,找寻希望







01


毕淑敏曾言,“幸福就是没有痛苦的时刻。”

然而,在出轨的阴霾笼罩下,这简单的幸福仿佛成了遥不可及的奢望。对于那些经历了枕边人背叛的人来说,幸福更像是一场与痛苦斗争的漫长旅程,而忘记,则成了这场旅程中最为艰难的课题。

我们,这群在情感世界里迷失的旅人,时常在“想通”与“想不通”之间徘徊,如同乘坐着一辆失控的过山车,忽高忽低,无法自持。

有人说,我家的那个已经回归了,可心中的阴影却如影随形。每当夜深人静,或是两人共处一室时,那些不堪的回忆便如潮水般涌来,让人窒息。我们努力想要忘记,想要重新开始,却总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思绪。那些他与别人聊天的画面,那些我们未曾目睹却仿佛亲眼所见的亲密瞬间,如同噩梦一般纠缠着我们,让我们时好时坏,情绪起伏不定。

还有的人,每天都在信任与怀疑之间徘徊。信任一旦崩塌,就如同大厦倾颓,难以重建。我们试图说服自己,他已经真心悔改,值得原谅。然而,只要他不在我们眼前,我们便开始胡思乱想,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他与那个女人的画面。这些画面如同锋利的刀片,在我们心中切割出一道道血淋淋的伤口,让我们精神恍惚,痛苦不堪。

有时候,我们似乎能够说服自己,接纳那个曾经背叛的人回到身边,以为时间能够冲刷掉一切伤痕。但每当夜深人静,或是某个不经意的瞬间,那些关于出轨的记忆便如潮水般涌来,让我们再次陷入痛苦的深渊。

我们一会儿想通,觉得人生本就充满了不确定,谁都有犯错的时候,只要对方愿意改正,就值得原谅。但转眼之间,我们又想不通了,为什么是他?为什么是这个时候?信任一旦崩塌,就像一座大坝决堤,洪水肆虐,再难恢复往日的平静。我们开始怀疑一切,甚至自己的判断力,每一次的“想通”都像是暂时的妥协,而非真正的释怀。

放下,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既遥远又熟悉的概念。我们试图说服自己,放下过去,重新开始,但每一次的尝试都像是在与内心深处的恶魔作斗争。上一秒,我们仿佛已经看到了新生的曙光,下一秒,却又被那些不堪的回忆拖回黑暗。我们一会儿放下,一会儿又紧紧抓住那些痛苦不放,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证明自己的存在和所受的伤害。

在这种情感的过山车上,我们经历了从愤怒到悲伤,从迷茫到仇恨的种种情绪变化。每一次的起伏,都是对心灵的一次摧残。我们不明白,为什么明明想要放下,却反而记得越来越清楚?为什么明明已经说服了自己,却又在不经意间被那些记忆所困扰?

其实,我们这种反复无常的情感状态,其实正是受到了心理学中所谓的“白熊效应”的蛊惑。白熊效应又称白象效应、反弹效应,源于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魏格纳的一个实验。

他要求参与者尝试不要想象一只白色的熊,结果人们的思维出现强烈的反弹,大家很快在脑海里浮现出一只白熊的形象。原因很简单:当你越刻意控制自己不去想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你就会提升对事物的关注度形成了强烈的思维反弹。

人在提示自己要忘记某事物的时候,“提示”本身会让大家对该事物进行“确认”,而这个确认的过程反而会使人加深印象。

这意味着,对于枕边人出轨,我们越想忘记,越是忘不掉;也意味着我们要求自己想去忘记这件事,可能本身就是错误。

02

放不下,忘不掉,该何去何从?到底如何才能打破越想,越忘不了,越放不下的魔咒呢?

一则《放下什么》的禅宗小故事给了我们答案。

唐代,严阳尊者问赵州禅师:“一物不将来时如何?”(大意是:在禅修的道路上,我抛弃了一切,下一步怎么做?)

赵州禅师答:“放下吧。”

严阳尊者说,已经两手空空,还要我“放下”什么?

赵州禅师指示他:“放不下,那就把它挑起来!”

严阳尊者听到这里,忽然有所领悟。

正如这则禅宗小故事所言,既然我们对枕边人的出轨放不下来,那就挑起来,“挑起来”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在黑暗中摸索的路,教会我们如何以另一种姿态去面对这份“放不下”。

拿起笔,在本子上,记下我们脑海里放不下的思绪——

我最放不下的,自然是几十年来的辛苦付出,陪伴和无条件的信任,从青涩到成熟,自己陪对方,从一无所有到小有成就,孩子,房子,票子,每一步都凝聚着我们的汗水与泪水。如今,这一切却仿佛要为他人做嫁衣,怎能甘心?岂能甘心?

不甘心,如同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扼住我的喉咙,让我感到窒息。三十年,风雨同舟,我付出了太多,太多。那些夜晚的灯火,那些清晨的露珠,都见证了我的努力与坚持。如今,我却要拱手相让给那个不速之客,怎能甘心?怎能愿意?

“放不下,就挑起来。”我开始梳理,将那些放不下的东西一一写下:时间、精力、信任、付出……每写下一个词,都仿佛是在心中挑起一份重担。

我勇敢地挑起来,一步一步向前走。我们写下自己的不甘,写下自己的愤怒,写下自己的哀伤,也写下自己的反思。我们问自己:“如果这个想法是对的,那它为什么会让我如此痛苦?它对我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它到底要我去做什么?我是不是要拿回自己应得的才会好受一些?”“是的,我一定要拿回些什么,做些事情,才能安抚自己的愤怒和不甘。”

于是,我决定采取行动,要收集证据,拿起法律武器,让第三者归还枕边人给予的婚内的财产;另外,我还要和枕边人谈判,让他付出代价,受到惩罚;

当我如实写下“我要狠狠反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打压他们,解气了才能舒心,我要和对方谈判,要让出轨的枕边人以房子为代价,自然我才宽心”时,我们仿佛看到了自己挑着的这个念想正缓缓走过心灵的桥梁。那一刻,我们突然明白,原来放下并不是放弃,而是对自己的一种救赎。我们要拿回我们应得的,挑起了对未来的希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就挑着“放不下”,走到了桥的另一边,回首望去,那些曾经的痛苦与不甘已经变得模糊而遥远。我们发现自己真的放下了。我们,也在这段心灵之旅中找到了新的自我,学会了如何在风雨中坚强,如何在伤痛中成长。

正如禅宗故事中的严阳尊者所领悟的那样:“放不下,那就把它挑起来!”挑起重负,是为了更好地放下执念;走过心灵的桥梁,是为了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03

如果我们试图放下,却发现心中的重负如影随形;我们想要挑起,却发现自己已无力承担。

在这放不下也挑不起来的困境中,我们该如何寻找出路,如何在出轨的阴霾中重获新生?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审视自己的生命力。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力原本是自由而旺盛的,它渴望自由,渴望成长,渴望在挑战与困境中绽放光芒。当我们严重压抑了自己的攻击性,选择沉默与忍受,我们的生命力便如同被囚禁的鸟儿,失去了翱翔天际的勇气与力量。

此时,我们需要做的,不是继续沉沦于痛苦之中,而是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审视那些束缚我们生命力的枷锁。

我们是否因为过于依赖他人而失去了自我?是否因为害怕面对现实而选择了逃避?是否因为压抑了内心的攻击性而让生命力变得萎缩?

当我们开始审视自己的内心时,会发现那些束缚我们的东西其实并不那么可怕。它们只是我们内心深处的一些执念、恐惧和不安。只有当我们勇敢地面对它们,才能真正地解绑自己的生命力。

解绑的过程是痛苦的,但也是必要的。

解绑的过程,可能会伴随着泪水与怒吼。但请相信,这是生命力的释放,是自我成长的必经之路。当我们终于能够放下那些束缚,我们会发现,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坚强与自由。

这时,我们再回头看那段出轨的经历,它或许会成为我们人生中的一段插曲,但绝不会是我们生命的全部。因为我们已经激活了自己的生命力,正如丹麦作家卡尔·耶勒鲁在《明娜》中所言:我们注视着面前的那条小溪,带着它特有的生命力,奔向前方,正如人们在幸福的日子里任凭生命随意飘荡。


灰常心理
心理/情感咨询师灰常,左撇子右脑型咨询师,著有《懂人心的婚姻情商课》、《亲密关系中的情感挽回术》、《亲密关系中的情绪管理术》,自绘《中科院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项目思维导图》,咨询取向主要主要以认知行为和精神分析为主,咨询小时10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