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平丨伏珠名人张尚城传(19)

文摘   2024-12-15 15:26   山西  

伏珠名人

张尚城传

-张三平-

前言


吕梁山下的一个皱褶里,哀乐声声,白幡飞舞。一个叫伏珠的千年古村里正由村委会出面,为一位叫张尚城的村民举办葬礼,一切丧葬事宜由村委会出面安排,吊唁人群有数千人之多,这场绝无仅有的殡葬的主人公是谁呢?他,就是伏珠名人张尚城。


十九、东瀛取经


夏天的时候,也就是农历六月13日,儿媳陈临萍顺利生下一个男孩,这是尚城的第一个孙子,也是他父亲的第七个曾孙,这真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尚城54岁才得一孙,以后可尽享天伦之乐。

自从去年搬到新院子里来,小儿子的情绪一直波动很大,医院去了几次,效果不太好。一些迷信说法不胫而走,各种版本消息纷纷扬扬。尚城整天忙于工作,家里的事根本顾不上过问,但也闹得心绪纷乱。现在,孙子健健康康生下来了,种种疑虑和迷信说法一扫而光。

通过仔细思量,他给这个长孙起名叫张喜端,表示喜气生端意思。今年可谓一顺百顺,该办的事全办了,但愿以后万事顺利。

为了加快改革开放的速度,中国大地上掀起一股与国外城市缔结友好联盟的热潮,国内大城市纷纷与欧美等国的城市结为友好城市,中日恢复邦交后,山西临汾市也积极行动,经人牵线,与日本的制秩父市结为友好城市。

秩父市,是日本奇埼玉县西部的一个人口约7万人的市,从东京乘坐特快一个半小时就会到达,在江户时代,秩父以养蚕、缫丝、高级丝绸著名。近现代以来,发展了工业,有水泥、合成纤维、精密机械、电机等,这里的水泥工业驰名日本,附近的武甲山生产石灰石,为水泥工业发展提供廉价原料。

临汾组织了一支考察团前往日本考察,成员有副市长王志权、副书记陈长禄、王天然等,张尚城也应邀为考察团成员之一。

第一次出国,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与这么多领导出访,尚城心情十分激动。踏上日本的土地,看到摩天大楼、宽阔平坦的道路、正架的立交桥等,尚城感慨不已。日本作为二战战败国,几乎是与中国同时起步发展,短短40年,人家的发展速度明显超过了自己的国家。尚城心有所不甘,考察团一行人顾不上欣赏秩父市美丽的景色,立即投入工作中去。他们去看日本庞大的现代化机械设备,那设备有三人来高,光一个轮胎就有尚城一人半高,两人身宽,站在设备前人感到很渺小。他们视察现代化水泥生产车间,车间没几个人,一袋袋水泥从流水线上鱼贯而下,比起中国粉尘弥漫的小型水泥生产厂真是先进。

晚上,日方安排考察团去观摩武术表演,武术表演很精彩,尚城的心却不在花拳绣腿上。靠人海战术,靠双脚双手打拼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国家要强盛、要发展、要建设,必须走机械化的道路,必须走现代化的道路,必须加快建设步伐。

回到新木矿泉宾馆,泡了一下世界著名的温泉浴,尚城顾不上写坚持了三十多年的日记。他穿着睡衣急切地与各位领导商讨临汾市城市建设的目标与设想。睡在舒适、宽敞、松软地榻榻米上,穿着光滑细软的蚕丝睡衣,尚城想着如何加快城市建设的步伐,怎么也睡不着。

1989年7月16日,星期日。

这是尚城生前最后一次写日记,此后,到他生病,病后去世,他再也没能拿起笔,在日记本上记下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工作的苦闷、生命的经历。

•待续 •


古村伏珠
根祖文化传播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