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凤丨北崖沟的记忆

文摘   2025-01-30 08:43   山西  

蛇年送福 吉祥如意

HAPPY NEW YEAR

01.


北崖沟的记忆

刘秀凤

在县域的西北方向,是我的老家刘家垣,刘家垣村北,呈断崖式地貌村里人叫北崖沟。陡峭险峻,却也有着别样的壮美。在那崖上,有一块地形独特的坡地,名曰麻儿坡,我家有一块自留地就在哪里。

小时候,跟着父亲去麻儿坡的路总是充满了挑战。那是一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窄得只能容一人通过,路面上布满了细碎料角石头,一不小心就会滑倒。每次要去地里,父亲和我都会特意穿上旧布鞋,为的就是能在这崎岖的路上多一份安稳。

父亲勤劳朴实,他总是默默地操持着家里的那几亩地。麻儿坡的土地贫瘠,无论怎么精心照料,也比不上其他肥沃土地的收成。但父亲没有抱怨,每年依旧只种一季,单一的作物——硬糜子。

我曾不解地问父亲:“为啥咱们就种这一种啊?”父亲蹲在地头,抽着旱烟,缓缓说道:“娃啊,这地就这脾气,种别的不好长,硬糜子还能有点收成。”

尽管土地贫瘠,作物单一,但我对这块麻儿坡却有着特殊的感情。每年春天,当大地刚刚从沉睡中苏醒,麻儿坡就会悄悄长出许多小蒜。那小蒜,可是我记忆中难得的美食。

记得有一次,我跟着父亲去麻儿坡干活。春风拂过,带着丝丝凉意,我却满心期待着能发现那些藏在草丛中的小蒜。到了地里,父亲开始忙碌地劳作,我则像只欢快的小兔子,在地里四处寻找小蒜的踪影。

“哇,这里有好多!”我兴奋地喊着。

父亲抬起头,看着我笑了笑:“别光顾着高兴,小心别把苗给踩坏了。”

我小心翼翼地蹲下身子,用小铲子轻轻地挖着小蒜,生怕弄断了它们那白白嫩嫩的根茎。不一会儿,我的小篮子里就装满了小蒜。

回到家,母亲把小蒜洗净,切碎,和着鸡蛋一起炒。那香味瞬间弥漫了整个屋子。我迫不及待地坐在桌前,等着品尝这道美味。

“慢点吃,别噎着。”母亲笑着说。

我嘴里塞得满满的,含糊不清地说:“太好吃了,妈妈做的最好吃!”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那温馨的画面至今仍刻在我的脑海里。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渐渐长大,离开了老家,去了城市读书。城市里的繁华和喧嚣让我感到新奇,但每当夜深人静,我总会想起北崖沟的那块麻儿坡,想起那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想起父亲辛勤劳作的身影,想起母亲做的小蒜炒蛋。


新年快乐

NEW YEAR

有一年春天,我趁着假期回到了老家。我迫不及待地想去看看那块心心念念的土地。当我再次踏上那条熟悉的羊肠小道,心中满是感慨。

到了麻儿坡,我发现父亲的背更驼了,头发也更白了。

“爸,我回来了。”

父亲看到我,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我们一起在地里忙碌着,仿佛又回到了过去的时光。

“爸,我在城里总是想起这里。”

父亲停下手中的活,看着我说:“这是咱的根,忘不了的。”

那天,我和父亲在麻儿坡待了很久很久。

如今,虽然我在城市里安了家,但北崖沟的麻儿坡永远是我心中最温暖的角落。那里有我最珍贵的回忆,有父亲的辛勤付出,有母亲的关爱,有那一片充满希望的土地,还有那让人难以忘怀的小蒜的味道。




古村伏珠
根祖文化传播者!
 最新文章